徽县农业信息网
这篇经验文章会给大家说说“徽县农业信息网”的内容进行剖析,期望对农友们有一些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徽县农业信息网:连接城乡,助力农业发展
徽县农业信息网的功能徽县农业信息网是徽县农业局主管的一个以信息发布、交流为主的网站,其主要功能如下:
- 农业政策宣传:及时发布中央和地方农业政策,解读政策内容,方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动态;
- 农业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 农业信息发布:发布农业市场信息,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
- 农业科技交流:建立农业科技交流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 农业产业对接:建立农业产业对接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
徽县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对于促进徽县农业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信息透明度:徽县农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全面、及时、准确,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政策动态等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组织生产和经营;
-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徽县农业信息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发布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和增加收入;
- 拓宽农产品**渠道:徽县农业信息网建立农业产业对接平台,促进农产品的**和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优化农业结构:徽县农业信息网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徽县农业信息网连接城乡,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徽县:徽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南部,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县。徽县以柿子、蚕桑、中药材、绿茶、火腿等农产品闻名于世。徽县是中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验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县。
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一种关系。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是指从农业生产到消费者的全过程,包括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旨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 李志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中国创新创业教育,2024(10):18-19.
- 王海军.农业产业链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4(8):14-15.
相关问答拓展:
1、甘肃礼县的高速出口叫什么名字?
十天高速公路甘肃陇南段规划里程208公里,从陕西略阳白水镇大石碑接线,途径徽县大河店、栗川李家河、成县红川、店村、城关、抛沙、小川、纸坊、西和县石峡、页水河,县城、石堡、长道、礼县祁山、盐官、罗堡(天水市交界处),辐射两当、徽县、成县、西和、礼县、康县等6县,区域人口达140万,将带动徽成、西礼盆地矿产和农业产业开发,形成陇南北部高速公路经济开发带。
2、陇西在什么地方?
中国甘肃省
陇西县,自古为“四塞之国”,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截至2024年2月15日,陇西县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12镇5乡,215个村,18个城镇社区、2个农村社区管委会,128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2.5万人。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36亿元。陇西县构成南山、城川、北山三块条状狭长地带,北山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城川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为中低丘陵,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陇西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仓储基地,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截至2024年,陇西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3所,申报技术实验示范及开发项目8项,医疗卫生机构239个。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汉初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魏朝初期设陇西郡治于襄武。隋改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1949年8月,陇西解放,**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成立。陇西县内拥有陇西堂、李家龙宫等多处李氏文化遗址遗迹。陇西县拥有着中药材、草食蓄、马铃薯等特色产业。
3、兰张高铁山丹县经过哪些村庄?
兰张高铁自兰州市始发,沿途经过多座城镇和乡村,其中包括过境山丹县的一些村庄。从兰州市出发,列车先经过七里河区,随后穿越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等地,最终抵达山丹县。在山丹县,兰张高铁经过了多个村庄,如北山村、梁家村、西沟村、柴庄镇等。这些村庄大多数都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在这些村庄,旅客可以欣赏到别样的农村风貌和人文景观,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和土特产。兰张高铁还在其它县区通过了许多乡村和小城镇,其中包括丰乐镇、高岭镇、靳家岭镇等。这些地方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不仅有古老的建筑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给旅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感受。
4、我是甘肃省徽县的,我有10几亩山地看种什么比较好,周期短.见效快.是种树还是种农作物.请大家给个意见?
农作物的周期都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但经济效益较低。
其实现在种植一些果树见效也很快的,比如种树,采用密植技术,第二年就能丰产,且效益高。5、甘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名单?
甘肃中职学校主要有:敦煌技工学校、甘肃新世纪科技技工学校、甘肃万通汽车学校、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技工学校、徽县农业职业技术学校、肃南县职教中心、会宁机电工业学校、白银西北信息工程学校、张家川县**语言学校、古浪黄羊川职业技术学校、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八冶技工学校、甘肃秦陇技工学校、秦安县古城农业中学、成县化垭农职业中学等中职学校。
拓展好文:甘肃徽县:畜牧产业发展成果喜人
农业科技报甘肃新闻任艺报道
近年来,在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徽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各部门通力协作,畜牧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果喜人,取得了历史性的五个重大转变和突破,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畜牧强县”迈进。
一是生产方式实现历史性转变。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150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7.5亿元。据统计,全县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2210个,畜牧合作社514家,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4个,其中:产值上亿的畜牧企业两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9个。畜牧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成功转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1%。
二是生猪产业进入全省前列。2024年兴疆牧歌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投产,徽县8万头生猪产业园2024年9月全面投产,虞关双兴农牧2万头生猪养殖基地2024年底竣工,全县生猪养殖实现跨越式发展,饲养量达到60万头。居全省前列。下一步,通过优化环境、倾斜政策、健全产业链条等方式,多措并举,用两到三年的努力,把徽县建成陇东南最大的生猪产业基地,形成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三是肉牛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徽县发展肉牛养殖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优势非常明显。伏镇600头肉牛养殖场建设已经启动,金徽农业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前期筹备和设计工作,正在加快实施进度;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对接有实力企业入驻徽县,鼓励当地企业家投资肉牛养殖,使徽县肉牛产业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末肉牛饲养量达到8万头。业务单位通过实施粮改饲、品种改良等项目,大力推广优质饲草种植加工、人工授精技术和理念,为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让肉牛养殖成为了徽县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之一。
四是中蜂成熟蜜生产全国领先。徽县中蜂养殖规模达到了7万群,2024年,蜂蜜产品获得国际有机农业最高标准德米特认证,2024年获得欧盟认证。“中蜂高端有机成熟蜜生产第一县”已经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蜂蜜研究所相关领导专家的认可。2024年徽县成熟蜜生产技术和产品规范团体标准成功发布,中蜂高箱生产技术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徽县中蜂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
五是畜牧业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已经建成投产的天康、中康利饲料厂,恒宇畜牧良种繁育场,金牛公司有机肥加工场,兴疆牧歌5万立方沼气粪污处理系统、犇犇公司沼气发电,5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以及正在扩建的中康利30万吨饲料生产线和筹建的50万头生猪屠宰场等,徽县的畜牧业从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监管,到产业链的饲料生产、良种繁育、屠宰加工、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有机种植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架构和健全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徽县畜牧业走上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依据徽县畜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徽县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80%以上;畜牧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不断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的提档升级。为建设“富庶、美丽、活力、幸福”现代化新徽县做出重要贡献。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