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温湿度控制 注意事项,重点干货内容
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一、做好规范化定植。
①施足基肥。选择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灌水性能良好的田块,利用经数月堆放腐熟并盖农膜受太阳能高温处理的猪、羊、免、鸡粪等有机肥,并加适量的化肥施入大田。每亩施肥量为有机肥400公斤,菜籽饼150公斤,复合肥(含硫)50公斤,尿素10公斤。施肥后灌水精耕细作,把肥拌入土壤,待田水自然落干后再整畦做垄。垄畦做好后,喷施除草剂。
②土壤。用绿享一号加敌百虫,进行土地杀虫,减少土地病虫害的发生。
③定植。温室栽培的定植时间应根据顶花芽的分化程度确定。通过镜检,顶花芽的分化率达到50%%可以定植。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缩茎出现明显的弓背,叶片基部的叶柄上会出现耳叶,从而达到花芽分化。根据气候条件,临安市每年的种植时间是9月中下旬。6米宽的标准温室,种植8行,株距20-25厘米。东西双行栽种,亩栽6000-8000株。种植时,将苗根颈弓背向沟边,要求将根系剪去一半,否则会导致苗木本身生长旺盛,开花量增加,导致果实变小。种植深度要求苗木芯茎与土壤表面齐平,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种植后立即浇一次定苗水,然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及时浇水,有利于存活和返青。存活后及时复膜,10月中下旬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搭棚扣膜。
二、植物管理
草莓苗种植到花蕾长出,一般要求保留5-6片叶子并保留一个芽,及时去除过多的老叶、子芽和腋芽。开花结果后,去除茎变黄的老叶和枯叶,及时去除匍匐茎,以减少消耗。去除小分枝和弱实。一般每花序梗留果7-九是增加果实,提高品质。
三、花期放蜂
草莓虽然可以自花授粉,但是温室里没有传播昆虫,导致授粉不良,果实畸形。放蜂辅助异花授粉对提高质量和产量有明显效果。放蜂应在开花期进行,开花期不应喷洒药物,以免影响授粉,产生畸形果实。并适当疏花疏果,去高留低,去弱留强。
四、肥水管理
温室草莓底肥充足,多为有机肥,追肥用量少。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忽视的。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水分,开花期土壤水分可以稍微干燥,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灌溉可以结合施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制成1000倍左右的溶液。当土壤湿度高,不需要灌溉时,肥料可以直接通过管道施入土壤。土壤干燥时,肥料可以稀释到4000倍,也可以通过管道灌溉,既省力又方便。第二年春天过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生产速度加快。为了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加钾肥,每亩施0.3%硫酸钾约5公斤。
温室管理草莓温湿度控制
草莓生长的适温度是20-28度,36度℃上述高温和5度以下低温不利于草莓的生长。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度-28℃不超过30度,晚上7度为宜。初花期保持25度,成花期保持23度。12月下旬至1月底,棚温低于5度时,大棚内应设置小拱棚复扣膜,极低温时应采用三层膜保温。棚内湿度在开花前控制在80度%以下,从开花到果实膨大控制在60%为宜。为了防止高温高湿,中午前后通风。到次年4月,温度明显上升,可以拆除温室两侧的围膜,增加通风量,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延长水果的生产周期。
温室管理草莓注意事项
均匀授粉:草莓只有授粉才能结出好的果实。如果授粉不好,会导致畸形果实或坐果不整齐,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有条件的话,花果期可以放蜂**授粉,一般每亩放两箱蜜蜂为宜。花果期可以放蜂**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的产生,增加产量。注意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5℃以上为宜。
适当疏蕾、摘叶、摘茎:草莓是一种连续开花的坐果植物。先开低级次花结的果实质量好。随着等级的增加,无效花或无效花的频率也增加。当花蕾分离到一级或二级序花开放时,应根据有限的留果量去除后期未开花的花蕾。
枝叶不断生长,生长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老叶。这些老叶不仅光合作用能力差,而且不断消耗营养物质,抑制花芽分化,影响通风透光。一些生病的叶子容易传播病菌,加重病害的发生。应及时适量去除老叶和病叶,并将其带出温室进行销毁,以便**花芽分化、**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匍匐茎会消耗大量植物的营养,导致草莓拥挤,影响通风透光。有必要去除匍匐茎,减少营养消耗。**照明和透气条件,增加产量。
3、垫果:因为草莓植物矮小,结果后果子容易垂到地上,接触土壤的果子容易受到污染和病虫害的伤害,还会导致着色不均匀,影响质量。水果和土壤可以铺地膜也可以铺稻草或秸秆。采果后,应及时清除垫果材料,方便后续施肥等田间管理。
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它不仅能营养复壮作物,还能提高质量和产量。开花时,应重点补充硼肥,并可喷洒流体硼沃丰素。果实膨大期重点补充钾肥,可喷施矿源黄腐酸钾或磷酸二氢钾。一般在晴天下午2-三点喷雾为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