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与梨锈病的区别

2024-06-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400 次
小麦锈病与梨锈病的区别

小麦锈病与梨锈病的区别

作为农业方面的专家,我深知小麦锈病和梨锈病都是常见的农作物病害。虽然它们都是锈菌引起的病害,但是它们的症状、影响和防治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一种由小麦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茎秆和穗部。小麦锈菌分为条锈菌、黑麦条锈菌和赤霉菌三种。它们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橙色、棕色的锈斑,导致小麦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导致小麦的减产甚至死亡。小麦锈病防治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农民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选用病害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小麦锈病。

梨锈病

梨锈病是一种由梨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和果实。梨锈菌在梨树叶片上形成***、橙色、红色的锈斑,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梨锈病还会直接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导致果实变小、变形、变质。梨锈病防治的关键是加强梨树的管理,保持梨园的通风透气和阳光照射,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叶,选用病害抗性强的梨树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梨锈病。

问题拓展

问题一:小麦锈病和梨锈病的病原体有什么不同?

小麦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条锈菌、黑麦条锈菌和赤霉菌,而梨锈病的病原体则是梨锈菌。这两种病原体在形态、生长条件和传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问题二:小麦锈病和梨锈病的症状有什么区别?

小麦锈病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茎秆和穗部出现***、橙色、棕色的锈斑,导致小麦叶片干枯、脱落。而梨锈病则是在梨树叶片上形成***、橙色、红色的锈斑,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问题三:小麦锈病和梨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不同?

小麦锈病防治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农民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选用病害抗性强的小麦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小麦锈病。而梨锈病防治的关键是加强梨树的管理,保持梨园的通风透气和阳光照射,及时清除落叶和病叶,选用病害抗性强的梨树品种,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方式来预防和控制梨锈病。

问题四:小麦锈病和梨锈病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导致小麦的减产甚至死亡。而梨锈病则会直接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导致果实变小、变形、变质。

问题五:小麦锈病和梨锈病的发生时间有什么不同?

小麦锈病主要在小麦生长期间发生,尤其是在潮湿、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而梨锈病则主要在梨树开花后和果实成长期间发生,尤其是在多雨、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相关拓展:

问: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芭芭农场

梨锈病的症状如下:

新稍受害症状:为害初期,病斑上会密生数目不等的小斑点,后期在病斑的表面产生灰***的毛状物,直至病部发黑龟裂。受危害的新梢病部以上枯死,在受到外界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就会折断脱落。

幼果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幼果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病斑相似,病部凹陷。为害后期,病斑表面会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进而导致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早落。

叶片受害症状:为害初期,叶片正面呈现为橙***,有数目不等的小斑点,之后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部位会逐渐变肥变厚,叶片呈现背面隆起、正面为凹陷症状,并在隆起部位长出淡***的毛状物。当病斑数量较多的时候,叶片就开始不同程度的脱落。

梨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1、锈病病菌主要在桧柏枝叶上越冬,在春季借风雨传播到梨树上,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发病。

2、梨树各品种对锈病的抗性也有差异,梨较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比较抗病。

3、锈病在4月初至5月上中旬降雨次数多、雨量大,则易流行。

问:梨锈病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梨锈病,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

1、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

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质量分数,后同)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剂、1:2:(100-160)倍式波尔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

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可在梨树发芽后开花前和落花后各喷药一次,选用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7000-8000倍液(落花后慎用)。

25%邻酰胺悬浮剂500-8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7000-80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25%肟菌酯悬浮剂2000-4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500-3000倍液。

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已唑醇悬浮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或选用混配剂,如20%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溶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传播规律

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

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

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

问: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R和r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A错误。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错误。根尖细胞中含有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但没有表达;C错误。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排列序列不同;D正确。
考点:等位基因。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突出理解、推理能力的培养。

问: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R和r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A错误。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错误。根尖细胞中含有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但没有表达;C错误。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排列序列不同;D正确。
考点:等位基因。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突出理解、推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