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蚂蚁庄园

2024-06-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617 次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蚂蚁庄园

青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抗疟疾药物,它是从一种名为青蒿的植物提取而来。青蒿素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谢过程来杀死病原体。青蒿素的研究历程和应用价值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青蒿素的历史与研究

青蒿素最早是由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屠呦呦教授是中国药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她通过对中国传统草药青蒿的研究,提取出了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青蒿素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控有着重大的贡献,因此屠呦呦教授获得了202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屠呦呦教授提取青蒿素之前,青蒿植物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就已经被用于治疗疟疾和其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并没有被分离和纯化,因此在疟疾治疗方面的效果并不稳定。屠呦呦教授的研究和发现为青蒿素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世界范围内的疟疾防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药物。

青蒿素的应用价值

青蒿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抗疟疾药物,它已经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青蒿素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使用,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谢过程来杀死病原体。青蒿素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缓解病症,是疟疾急性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除了治疗疟疾外,青蒿素还有其他的应用价值。例如,青蒿素可以用于治疗药物耐药性的疟疾。由于疟原虫的变异和耐药性不断增强,传统的抗疟疾药物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青蒿素在治疗耐药性疟疾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除此之外,青蒿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拓展百科知识

青蒿:青蒿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菊科植物。青蒿植物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疟疾、感冒、发热等症状。青蒿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通常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比较适合**带和热带气候。

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症状包括高热、寒战、贫血、头痛等,严重的疟疾还可能导致死亡。目前,疟疾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屠呦呦:屠呦呦是一位中国药学家,是青蒿素发现和研究的重要人物。她于202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女性。

参考来源

1.《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3.《全球卫生:疟疾的防治》

相关问答拓展:

1、青蒿素在农村叫什么?

青蒿素这个名称在农村并不流行,大家都称其为“蒿子草”、“草蒿子”。

青蒿素属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生长高度大约在50-150厘米范围之内,全株长大后,会产生强烈的挥发性气味。青蒿素在很多地区都有生长,尤其是在云南、广西等南方地区的荒野、山坡路旁均可见,是一种十分廉价,抗疟疾药物又十分有效的植物。青蒿长相普通,却蕴含着十分奇特的成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青蒿素疗法在治疗全球疟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青蒿跟白蒿是一样的吗?

青蒿跟白蒿是不一样的。蒿在自然界有好多种,除了青蒿,白蒿,还有艾蒿,米蒿等。在这各种蒿之间,青蒿在自然界的分布量最广,生长也更旺盛,青蒿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提取出青蒿素。白蒿也是一种中药材,药名叫茵陈,白蒿在嫩的时候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当野菜来吃,是野菜中的珍品。

3、2024诺贝尔生理学奖青蒿素的一个分子有几个原子构成?

青蒿素的一个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青蒿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即中药青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4,3-j〕-1,2-苯并二塞-10(3H)-酮。分子式为C15H22O5。

拓展好文:为什么青蒿素来自黄花蒿,而不是青蒿?

  说起青蒿素,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起屠呦呦教授2024年赴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荣誉。作为抗疟名药,青蒿素被很多朋友误认为提取自植物“青蒿”。

  在这里,存在一个混淆的概念:中医药名的青蒿vs植物学分类名的青蒿。

  植物学上的青蒿:拉丁名为Artemisiaapiacea(旧名,现已订为Artemisiacaruifolia),青蒿素含量微乎其微。

  中药中的青蒿:拉丁名为ArtemisiaannuaL.,在植物学上叫做“黄花蒿”,可以用来提取青蒿素。

  屠呦呦教授提取用的,是后者。

  《中国药典》2024年版早在明代之前,蒿草已在中医中使用,但一直是青蒿和黄花蒿不分,直到明代,李时珍书中备注了黄花蒿,但图和文字描述相差太大,在清朝《本草备要》中,附图与中药青蒿(A.auunua)十分相近。

  明《本草纲目》附图清《本草备要》附图

  根据附图和照片,虽然缺乏花序照片,但非专业人士都可以一眼看出,古籍中的重要青蒿与A.annua更相近。既然辨别起来如此简单,为何后来会出现后来许多的混淆呢?屠呦呦教授早在在1987年已发表学术论文《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进行论证:

  本身我们的先辈们用药都是对的,但是《本草纲目》各种药的植物学名的,基本都出自**人1933年完成的《头注国译本草纲目》。在**人翻译过程中,将两种药材的拉丁名硬生生给注释反了。

  屠呦呦教授在文中这样解释:

  “《头注》在中药‘青蒿’项下,却错误地注以学名ArtemisiaapiaceaHance,而在‘黄花蒿’项下,反而注以植物学名ArtemisiaannuaL.。自此就把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具抗疟疗效的中药青蒿定为A.apiacea,又把李时珍通过本人医疗实践发明为主‘小儿风寒惊热’的中药黄花蒿,定为A.annua,可见最早的错误出自《头注》。以后又因植物学名而分别称之为植物青蒿(A.apiacea)及植物黄花蒿(A.annua),并列为重要青蒿。”

  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些晕了,在这里给大家再捋一遍:

  1、古籍中,李时珍等先辈们,用的青蒿其实是ArtemisiaannuaL.这个物种,是可以大量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则是ArtemisiaapiaceaHance,没有青蒿素。

  2、在**人注释《本草纲目》中药的拉丁名时,错把两个拉丁名备注反了,传统中草药里的青蒿,在植物学里被备注成了没有青蒿素的物种;而黄花蒿,却变成了植物学里的ArtemisiaannuaL.,可以大量提取青蒿素。

  3、屠呦呦教授哎30年前已申请进行勘误。

  屠呦呦教授论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