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根腐病特效药(根腐病特效药有哪些)
说到茎基腐病,基本所有果农都谈“腐”色变、心惊胆颤!为什么大家对它如此惧怕?
因为茎基腐病虽不是不可治愈病害,但治疗成本非常高。治,太花钱!不治,果园就毁了!
今天重新整理了茎基腐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并提醒大家谨记4个字“重在预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百香果茎基腐病百香果茎基腐病是主要病害之一,在大量挂果后出现发病症状,尤其是种植2年后的老龄植株发病最为严重,有的老果园全园被毁,损失惨重。
【病状特征】
1.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主要为害部位为离地面5-10cm的植株茎基部。
2.染病幼苗表现叶片退色、脱落和整株枯死。
3.成株期染病初期在植株茎基部出现深褐色病斑,以后病部皮层产生裂痕、变软、腐烂,易与木质部脱离;在湿度大时,病皮表面常出现粉红色病原物。
4.当茎基部病斑横向扩展环绕茎干时,上部的枝蔓和叶片先出现黄化、凋萎,然后整株植株枯萎死亡。【病原菌】
大部分人认为是茄镰刀菌,该病菌好氧、怕阳光、潜伏期长。
高温高湿利于该病菌繁殖,在土壤通透性差、湿度高、排水不良和过度荫蔽的果园发病较重。
也有认为是镰刀菌和腐霉菌共同作用的结果,多雨地区主要为腐霉菌,干旱地区主要为镰刀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种苗、机械、昆虫、风雨、灌溉水等传播病原菌。
病菌在近地面处有伤口的茎基部侵入。地下害虫,人工农事操作,喷除草剂等可以引起伤口。
病菌初侵时出现褐色病斑病体逐渐扩大,表皮输管逐渐被侵蚀腐烂,植株叶片开始出现淡黄现象,后逐渐黄萎至全株枯死。【病发原因】
1、百香果自身特性
百香果抗病能力弱,因为百香果是浅根性植物,其茎蔓结构松软,根系浮生,茎基部、根部易受伤,从而导致吸收营养受阻,生长势转弱、引发病原菌侵染。
2、与管理水平有关
农户偏施氮肥,从而导致作物冒长,树体内营养亏空,抗病、抗逆能力减弱;
挂果过多,使树体内的养分透支,采果后树体存留的养分不足抗逆能力减弱,越冬会使树体受伤,易被菌源侵染。
3、土壤状况不良
土壤粘重、板结、酸化,一是容易滋生有害菌的繁殖;二是使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抗病能力差。
重茬使得土壤中茎基腐病原菌大量积累,提高发病率。茎基腐病虽危害性大,但可防可治。
防治方法百香果茎基腐病防治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病株可用药剂防治。每年5-7月是百香果茎基腐病的发病高峰期,提前进行防治。
【防治药剂】
高锰酸钾、恶霉灵、咯菌腈、甲基托布津、福美双、敌磺钠、噻霉酮、46%敌磺钠·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5g/L咯菌·精甲霜。
初发病时扒开茎基部土壤→刮除病部→药剂涂抹伤口。药剂配方:噻霉酮100毫升+恶霉灵100毫升+硫酸锌10克+水10斤。【预防措施】
1、土壤消毒:每月用药剂淋根一次,每株1-2斤/次。
药剂配方:
(1)每100斤水+敌磺钠100克+高锰酸钾5克+硫酸锌150克;
(2)噻霉酮100毫升+高锰酸钾5克+水100斤。
2、冬季清园:冬季落叶后至萌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2-5度全园喷洒,并且保持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同时防治地下害虫。
3、种苗选择:用对茎基腐病抗性较好的黄果做砧木培育的嫁接苗。
4、施肥:多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持土壤蓬松透气、改善根际环境,利于有益微生物菌群存活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菌群的目的。
百香果的茎基腐病与树体的生长势弱有直接关系,通过给作物直接补充营养、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增强酶促反应等以达到作物健壮、免疫力增强的效果。以上药剂请大家视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使用,仅作参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