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推迟开花赤霉素 赤霉素对荔枝花芽作用
荔枝是一种热带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深受人们喜爱。荔枝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开花时间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最近,科学家们发现,赤霉素可以推迟荔枝的开花时间。
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荔枝的生长过程中,赤霉素可以抑制荔枝的花芽分化和开花,从而延长荔枝的生长周期。
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在荔枝的生长过程中添加赤霉素,发现荔枝的开花时间被推迟了一个月左右。同时,荔枝的果实大小和产量也有所增加。这表明赤霉素可以有效地控制荔枝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提高荔枝的生产效益。
应用前景
赤霉素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前景。除了延长荔枝的生长周期外,赤霉素还可以促进其他水果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赤霉素还可以用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技术等方面。
赤霉素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拓展:
问:用什么药控制荔枝爆花?
一般常用的有花果灵,荔枝龙眼控梢促花素,快杀素等。问:催荔枝开花用什么农药
1、在荔枝雌花盛开期或小果期可喷洒1~5ppm2.4-D,20~50ppm赤霉素,或1ppm三十烷醇,或20~50ppm防落素,都有很好的保果作用。2、人工辅助授粉:在晴天上午9-11时,毕哗采集或摇落正在开放的手弊行荔枝雄花,放入干净的水中轻轻擦洗后过滤,然后每100公斤花粉水中加入0.1公斤硼砂、0.2公斤尿素、0.1公斤磷酸二氢钾,搅拌均匀后喷于盛开的荔枝雌花花穗上。
3、根外追肥和利用激素保花保果:在卜孙雌花盛开后10-15天的幼果并粒期,结合防治病虫,用每100公斤水加入0.3公斤尿素和0.2公斤磷酸二氢钾混匀后喷洒幼果。在种胚败育期,每100公斤水加尿素0.4公斤和保果灵25-30毫升混匀后喷洒。在采收前20天左右每100公斤水中加入1%尿素加1克九二○加25-30克保果灵混匀后喷洒。
问:赤霉素在桃树上如何使用
1赤霉素应用技术
(1)保果。赤霉素可抑制果柄产生离层,促进树体营养物质向花果运转,刺激子房膨大,从而促进坐果和果实发育,提高坐果率。生产上多用作保果剂。其方法有2种:一是喷果,多在盛花期至幼果期进行,喷施浓度依果树种类而异。梨、苹果、李、桃、梅、杏、枣、樱桃、山楂及枇杷、杨梅、龙眼、荔枝可采用10~50毫克/升。柑橘喷施10~100毫克/升的浓度均有保果效果,但随浓度增大容易诱发粗皮大果,降低品质,浓度>100毫克/升时还会使坐果率降低,并产生轻微落叶的副作用,生产上多采用30~50毫克/升的浓度保果,通常在谢花2/3、第2次生理落果前各喷1次。柿、石榴一般采用50~100毫克/升的浓度保果。赤霉素在树体内的传导作用较慢,且易引起新梢徒长。喷药时要注意对准花果点喷,做到果多处多喷,果少处少喷,无果处不喷,谢花期喷施要先摇花,以提高保果效果。赤霉素为促进型生长调节剂,可保果,但不是营养剂,与0.3%~0.5%尿素或0.5%~1%过磷酸钙(浸泡24小时,过滤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50%沼液等酸(中)性叶面肥混用,则效果更佳。二是涂果,多在柑橘强旺树、小年树上应用。柑橘谢花期至第1次生理落果(带果柄脱落)期采用200~500毫克/升涂果1次,可收到十分显著的保果效果。具体方法是:用毛笔蘸赤霉素液涂抹果面、果柄、蜜盘,为防止增厚果皮,则只涂果柄、蜜盘,不涂果面。对前期落果重的柑橘树,也可在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前采用这一方法加以补救。为提高工效,可用微型喷雾器对果点喷替代涂果。
(2)控花。果树花芽分化与树体内赤霉素含量有关,花芽分化期特别是生理分化期对树冠喷施赤霉素,可使树体内赤霉素含量增高,从而抑制花芽分化,减少翌年花量。柑橘花芽生理分化期在9—11月,树冠喷施10~200毫克/升赤霉素均可抑花,抑花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增强,花芽生理分化结束后的12月至翌年2月喷施也能减少花量。生产上多采用50~100毫克/升浓度喷施1~3次,间隔20~30天。对柑橘弱树及当年结果少、预计下年为大年的植株,可采用这一措施控制花量。杨梅、桃树在6—8月花芽生理分化期喷施20~50毫克/升赤霉素,连喷3~4次,间隔10天,也可减少下年大年时的花量。柑橘、杨梅、桃树采用赤霉素控花后,如下年营养生长过旺,可采用人工摘心,或在新梢旺长期喷施500~1000毫克/升多效唑液加以控梢,以提高坐果率。
(3)防裂果。柑橘、石榴多发生采前裂果现象。久旱遇雨,使柑橘果肉、石榴籽粒生长速度快于果皮,就会引起果皮开裂。除树盘覆盖保墒、干旱及时灌水或推行果实套袋等措施防止裂果外,裂果前或裂果发生期也可用20~30毫克/升赤霉素喷果或200~250毫克/升赤霉素涂果面的方法加以控制。喷涂赤霉素可刺激果皮生长,增厚果皮,增强韧性,从而减轻裂果。樱桃在采前3周喷1次5~10毫克/升赤霉素,可使果实坚硬,减少裂果,并能延长收获期,提高产量。喷赤霉素时加入0.3%尿素,则效果更佳。
(4)保鲜。①采前喷果。柑橘正常采收前15~20天,果皮开始由绿转黄时,可结合防病对树冠喷施10~20毫克/升赤霉素,间隔20~30天再喷1次,可以推迟果实着色和衰老,增强抗病性和耐贮性,延长挂树期。冬季温暖的柑橘产区,可采用此法留树贮藏保鲜,实行***分批采收上市。冬季气温<0℃的柑橘产区,则需在-3℃低温到来之前采收完毕,或在霜冻开始之前树冠覆盖薄膜,以防止果实受冻。柿果开始由绿转黄时喷25~50毫克/升赤霉素,可防腐并减缓变软,延长挂树期。李、梅采前2~4周喷50毫克/升赤霉素,可延迟成熟软化,调节供应期。葡萄在转色期喷施赤霉素,可使运输过程中果皮皱缩减轻。②采后浸果。赤霉素可延迟果实衰老,保持果皮硬度,控制因果皮衰老而引起的生理病害,减少损耗。柑橘贮藏,采用15~100毫克/升的赤霉素作为辅助剂,与防腐保鲜药剂复配浸果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贮藏效果。柿果采用500~1000毫克/升赤霉素浸果3~12小时,可推迟变软,提高贮藏效果。枣果采用30~50毫克/升赤霉素浸果1~2分钟,可增强抗病性,减少腐烂。香蕉在采果后,采用100毫克/升赤霉素浸果穗,可延迟成熟,减少贮运中病害的感染。
(5)促伤口愈合。对剪(锯)后造成的大伤口,要及时用利刀削平,并采用黄泥浆+鲜牛粪,或凡士林250克+多菌灵5克、黄油100克+甲基托布津2克等保护剂加以涂刷。涂刷保护剂前,先在伤面均匀涂抹1次100~200毫克/升赤霉素,或将100~200毫克/升赤霉素与保护剂混匀后再涂刷剪(锯)伤口,可以加速伤口愈合,防止腐烂。
(6)催芽。赤霉素是解除植物休眠的特效药,播种前采用赤霉素液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加快发芽速度。柑橘、樱桃种子采用200~1000毫克/升赤霉素液浸24小时,桃种子100~200毫克/升,猕猴桃种子100~500毫克/升,杏种子300~800毫克/升,苹果、梨种子20~100毫克/升。葡萄种子采用1000~8000毫克/升赤霉素液浸24小时,可代替低温(3℃)层积处理,打破休眠,促进萌芽。
(7)延迟开花时间。桃、李、梅等核果类果树开花期早,易受晚霜冻(“倒春寒”)危害而影响坐果。在易受早春霜冻危害的地区,可在10月喷施1~3次50~100毫克/升赤霉素,间隔10天1次,可使翌年开花延迟5~15天,从而避开早春低温危害。桃、李、梅等核果类果树在早春花芽萌动期喷布20~40毫克/升赤霉素,也可推迟开花时间。
(8)促根催长。枳插条,插前将其基部浸入500毫克/升赤霉素液中12小时,可提高插条的成活率。柑橘弱树、苗木在生长季节多次叶面喷施50~100毫克/升赤霉素+0.5%尿素液,可促进营养生长,起到壮树、壮苗作用。草莓抽2~3片新叶时喷100毫克/升赤霉素,可明显提前匍匐茎的发生时间,提高发生数量,增大叶面积,增强生长势,这一措施多在草莓快繁中应用。葡萄萌芽期喷5~10毫克/升赤霉素,可加快新梢和花序生长,果穗较紧的品种应用后可使果轴延长,果穗变得松散。
(9)诱导葡萄单性结实,增大果粒。喷施赤霉素,可促进葡萄无核品种的果实膨大,使有核品种无核化。生产上多处理2次:第1次在葡萄花前2~5天至盛花期,采用10~20毫克/升赤霉素喷施或蘸果穗,可使有核品种花粉、胚珠发育异常,诱导单性结实,使之无核,无核品种则可疏花并使果穗轴延长;第2次在葡萄盛花后10~15天,采用20~50毫克/升赤霉素喷施或蘸果穗,无核品种可将赤霉素的浓度提高到100毫克/升,并在花序以上留4~8叶摘心,以促进果粒增大。葡萄喷施赤霉素浓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使穗轴变硬变脆,采收或运输时容易折断落粒。
(10)增产提质。草莓在开花前2周及开花前数日各喷1次10~20毫克/升赤霉素液,可提早开花,促果梗伸长,使浆果离地生长,从而减少病害和污染,便于采收。草莓在始花、盛花和盛果期各喷1次100毫克/升赤霉素,可明显提高果实糖酸比、产量和耐贮性。菠萝在盛花期、谢花后结合根外追肥各喷1次50~100毫克/升赤霉素,可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单果重,并使成熟期推迟7~10天。芒果在谢花后幼果期采用50~100毫克/升赤霉素喷洒2~3次,可保果,并增加单果重和含糖量,提高果实品质。樱桃在果实发育期喷施3~4次10毫克/升赤霉素,可增大果实,提高含糖量和着色度。菠萝在夏花秋果、秋花冬果初花期以及春花夏果花开1/2以上时,对果实喷施70~100毫克/升赤霉素液,可使维生素含量提高,吸芽、裔芽受到抑制,果实成熟延迟10~15天,产量增加20%~25%。
(11)缓解药害。多效唑、矮壮素、整形素等延缓剂如在果树上用量过大、抑制作用过强时,可结合根外追肥喷布其拮抗剂———赤霉素10~50毫克/升加以逆转解救。对2,4-D、甲草胺、杀草丹等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喷洒10~50毫克/升赤霉素也可缓解药害程度。
(12)防止落叶。果树出现异常落叶时,可结合病虫防治和根外追肥对树冠枝叶喷施10~50毫克/升赤霉素,以增强叶功能,减少落叶损失。果树花芽分化期喷施要将浓度降到5~10毫克/升,切不可随意加大浓度,并应严格控制喷施次数,以免抑花过量造成减产。柑橘、杨梅等常绿果树,可在冬季喷施5~10毫克/升赤霉素1~2次,以减少低温干旱引起异常落叶。冬季气温低,喷药应抢晴天中午前后进行,以增强药效。
2注意事项
(1)配制方法。赤霉素的剂型有含量≥85%原粉(结晶粉剂)、40%水溶性片剂、4%乳油、20%可溶性粉剂、70%可湿性粉剂。其原粉水溶性低,使用前先要用少量酒精或高度白酒溶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的浓度。片剂、乳油、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可直接用水溶解配制。配药时切不可加热,水温不得超过50℃。赤霉素配制多采用百万分浓度,即100万份药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用毫克/升、毫克/千克、微升/升或×10-6表示,代替以前使用的ppm。
如50毫克/升,表示浓度为50/。生产上可按有效成分含量计算不同浓度的加水量:
加水量=原药剂用量×原药剂浓度÷稀释药剂浓度例1:将4%赤霉素乳油100毫升配制成50毫克/升药液,求加水量。
计算:100×4%÷50/=(毫升)=80(升)=80(千克)
例2:将85%赤霉素1克配制成50毫克/千克的药液,求加水量。
计算:1×85%÷50/=(克)=17(千克)
(2)合理混用,并把握喷布时的天气情况。赤霉素遇碱易分解失效,配制药液要用中性水,且不可与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用。高温也会使药效明显下降,夏秋高温季节喷施赤霉素应在阴天或晴天10:00前、16:00后进行,冬季或早春气温低时则以晴天午后喷施为佳。喷施量以喷湿为准,不要重复喷布,并避免在太阳强烈的中午或大雨来临前喷施,以提高药效。
(3)随配随用。配好的赤霉素水溶液不宜久贮,即使放入冰箱,也只能保存7天左右,切不可1次配制、多天使用,以免分解失效。
(4)加强栽培管理。赤霉素虽可保果壮果,加速植物生长发育,但它不是肥料,更不能代替肥料。用于保果时,树冠喷施宜结合喷施叶面肥进行,并尽可能将药液喷在果实上,同时注意加强肥水和病虫害防治,以保证果实迅速膨大对肥水的需求。如果肥料不足,会导致果树叶片黄化,树势衰弱。
(5)选择低温干燥处贮藏。赤霉素在低温、干燥状态下较稳定,遇高温则极易分解,应贮藏在低温干燥处,以防止失效
问:荔枝是怎样从树上的果子变成罐头的
荔枝常常花而不实,坐果率低。其原因通常并不主要是雌花,雄花多少的原因,而是荔枝花量太大,过多消耗树体所积累的养分,树体营养在坐果期难以支持过多幼果发育需要而出现大量的生理落果。或者,荔枝在花期,常遇到低温、阴雨,光照不足等因素,影响雄花花药活力,及雌花柱头容受能力,令授粉受精难以顺利完成而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如果你所种植的品种,基本上每年都是雌花过少而雄花过多,则尝试在每年见花芽后即将顶部2片叶连花芽剪除,将花期推迟,一般能提高雌雄花比例。提高荔枝坐果率,首先要对荔枝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保证植株在冬季进入深度的休眠而不抽发冬梢,其二在花蕾期,根据不同的品种疏除过多的花蕾,减少花量,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其三:当开花后,遇到不良的天气,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其四,在花期要注意喷雾含锌、硼、镁、钙元素,植株易于吸收和利用的叶面肥,如腐殖酸康宝,氨基酸金装绿兴或海藻素沃家福等,以提高雄性花粉的活力,和雌性柱头的容受能力,延长授粉受精时间。其五,在谢花前要根据树势、花量、计划挂果量进行根际施肥及树冠喷施叶面肥。上述提及的叶面肥,及进行主杆或主枝适度环割或喷50ppm赤霉素(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后再喷1次),提高坐果率。有关减少裂果的问题,不同品种的荔枝,其裂果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皮较薄,龟裂纹浅而宽的品种一般较易裂果。如糯米糍、妃子笑等。造成裂果的主要原因有:果实发育因内源激素不平衡而受阻;果皮发育生长因缺少某些中微量元素而硬度、韧性差,难以承受果肉发育的压力;水分***失调(不均匀);病虫危害,造成果皮坏死干裂等。荔枝果实的发育,最初是胚(种子)发育和果皮与种皮细胞增殖阶段。接着是子叶及果肉迅速发育和果实成熟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内源激素中细胞分裂速含量最高。但此时期气温相对还较低,根系的活力也相对较低,造成主要由根尖合成的细胞分裂素难以足够提供果实第一阶段生理需要而造成影响果皮细胞的增殖数量。即果皮难以形成将来能满足果肉发育后的体积空间,而容易被膨大的果肉所挤破。因此在谢花前后7天,宜向树冠喷施10~20ppm的细胞分裂。由于钙元素能与果胶结合成果胶钙,果胶钙能提高果皮的硬度和韧性,因此在整个果实的生长期间,宜多次向树冠喷含钙元素液肥,如翠康钙宝,或0.5%过磷酸钙浸出液等。水分管理要尽量平衡。在荔枝果实的发育、膨大期间,已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过量的雨水,会令果肉发育过快,与果皮的发育产生不同步,而土壤过于干旱,含水量少,气温过高,湿度过少,会令果皮发育不完整,细胞过早木栓化,降低了果皮韧性及延伸性,在果实发育的后期,果肉迅速增长时,久旱遇骤雨或长时间降雨,土壤水分剧增,空气中的湿度极高,而叶片蒸腾能力下降,大量的水分通过根系向果实输送,果肉生长的膨胀力超过果皮的承受力,造成大量裂果。在干旱或空气相对湿度低时,要注意经常向树冠***或数盘淋水,在骤雨时,要及时排除树盘积水。在树盘土壤空间注意保留一定的良性杂草,在雨水多时帮助对水分蒸腾,减少土壤中的含水量。谢花后注意对霜疫霉病、急性炭疽病等的预防,以减少因果皮的坏死而裂果。建议在花蕾期及谢花后,结合喷施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入36%纳农蔬奈克(霜脲·锰锌)悬浮剂600倍进行预防。以上请你参考。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