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冬瓜病害图片和治疗

2024-03-2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88 次
冬瓜病害图片和治疗

  本篇技术知识会给农资人阐述一下“冬瓜病害图片和治疗”的内容进行具体详细,期待对大家有一点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蔓枯病:叶片上有淡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易破裂,可用嘧菌酯+咪鲜胺嘧菌酯·百菌清等药剂来治疗。2、疫病:危害茎叶和果实等部位,叶片上会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期可能会腐烂,可用氰霜唑+百菌清等药剂来治疗。

  3、枯萎病:幼苗的根茎出现萎蔫、猝倒的现象,可用苯菌灵等药剂进行治疗。

   一、冬瓜蔓枯病1、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容易破裂、龟裂,干枯后呈现黄褐色。

  2、发病初期可选用嘧菌酯+咪鲜胺、嘧菌酯·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异菌脲、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兑水喷雾。3、茎上出现病斑后,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氟硅唑等药剂,涂抹在病斑处。

  二、冬瓜疫病1、主要危害茎叶和果实,叶片起初会出现水渍状病斑,在湿度大时,病斑扩大的速度很快,病部会迅速的腐烂。2、发病前可用氰霜唑+百菌清、嘧菌酯、丙森锌、恶唑菌酮·锰锌等药剂来预防。

  3、发病后,可喷洒烯酰·锰锌、精甲霜·锰锌、丙森·异丙菌胺等药物。三、冬瓜枯萎病1、苗期会让幼苗的根茎基部变为褐色,宜缢缩,出现萎蔫、猝倒的情况。

  成株期会出现下部叶片变黄,起初早、晚叶片可恢复,后期叶片直接枯死。2、在植株幼期或发病初期可用苯菌灵、甲基硫菌灵+琥·乙膦铝等药物治疗。

  四、冬瓜炭疽病1、叶片出现病斑,且边缘有**晕圈,随后病斑会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萎死亡。2、可用唑菌胺酯、咪鲜胺+百菌清、苯醚·咪鲜胺、溴菌腈+代森铵、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来治疗。

  五、冬瓜褐斑病1、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等部位,染病部位会出现圆斑、小型黄褐斑等,湿度大时病部会长出黑色霉状物。2、可喷施咪鲜胺+代森锰锌、唑迷·代森联、苯醚·咪鲜胺、嘧菌·百菌清、喹啉铜等药剂,兑水喷霎,7-10天喷一次。

  六、冬瓜黑斑病1、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发病是病部会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随后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2、可用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异菌脲、嘧菌酯、苯霜灵+百菌清、唑菌胺酯+克菌丹、甲基硫菌灵·硫磺+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


好文探索:冬瓜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冬瓜常见的5种病害介绍


  冬瓜为一年一生草本植物,它又叫做白瓜、白冬瓜、白瓜子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蔬菜之一。成熟的冬瓜外表呈长圆柱形状,果肉雪白肥厚,还带着瓜瓢。

  冬瓜可以炒食、煮食等,瓜条果肉还能制成冬瓜条等,具有多种的食用方法。经常食用冬瓜能有效的清热解暑、护肾利**以及降脂减肥等,深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在冬瓜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病害的侵咬,那么冬瓜常见的病害有哪些呢又要怎么防治呢接下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冬瓜黑斑病,寄生于葫芦科叶片或果实上,果实染病初生水渍状小圆斑,褐色,后病斑逐渐扩展为深褐色至黑色病斑,未见叶片染病。

  果实染病病菌来自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在田间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几天即显症。该病的发生与田间生态条件关系密切,坐瓜后遇高温、高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瓜留种。增施有机肥或施用惠满丰多元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叶面喷洒可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棚室栽培还可采用粉尘剂或烟雾剂。前者于傍晚喷撤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m2lkg,后者于傍晚点燃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00-250克,隔7-9天1次,视病情轮换或交替使用。

  冬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

  冬瓜病毒病主要为害架冬瓜,致冬瓜呈全株性系统花叶或瓜畸形,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或矮化,花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有些品种呈明脉或沿叶脉变色。病情严重的病株率高达50%,损失较大。

  防治方法:选用较抗病品种。集中育苗,或在田问铺银灰膜避蚜。田间及时治蚜,可选用20%菊·马乳油1500倍液,或25%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冬瓜田周围400m,最好不种瓜类作物。从无病瓜选留种,并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种子经干热处理,即70℃恒温处理72小时。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24%混脂酸·铜水剂800倍液、20%吗琳胍·乙铜水剂500倍液、3.85%三氮唑核苷·铜·锌(病毒必克)水乳剂600倍液、6%菌毒·烷醇(病毒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铜水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冬瓜灰霉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冬瓜灰霉病,为害花和果实,也为害叶片。花及幼瓜染病花瓣、柱头上产生水渍状斑点,扩大后褪绿继续扩展到花蒂部及嫩瓜上,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变,并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烂瓜。

  长出灰褐色霉,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子,做到从无病棚、无病株上留种,采用冰冻滤纸法检验种子是否带菌。温汤或药剂浸种。

  55—60℃恒温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再催芽,或用O。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均可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覆盖地膜,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轮作倒茬,重病棚(田)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熏蒸消毒。

  温室、塑料棚定植前10天,每55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0.13公斤,锯末O。25公斤混合后分放数处,点燃后密闭大棚,熏1夜。加强栽培管理。

  尤其定植后至结瓜期控制浇水十分重要。保护地栽培,尽可能采用生态防治,尤其要注意温湿度管理,采用放风排湿,控制灌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和侵入,白天控温28—30℃,夜间15℃,相对湿度低于90%。

  中温低湿棚平均温度21—25C,或控制大棚湿度高于90%不超过8小时,可减轻发病。

  冬瓜炭疽病属于一种植物专属**,可为害子叶、真叶、叶柄、主蔓、果实等部位。

  以果实症状最明显,为害性也大。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此外田间架材以及保护地棚室防寒设备表面都可以带菌,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一般选用果皮厚、蜡粉多的品种。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避免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种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根外追肥。雨季注意排水,果实下最好铺草垫瓜,以防止瓜果直接接触地面。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蔓、病叶和病果。从无病株、无病果中采收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1小时,捞出后清水洗净,催芽播种。苗床土消毒或无病土育苗。

  每m2苗床土用70%五氯硝基苯10g加65%代森锌20g,再加15kg细土混匀,用l/3药土垫底,2/3药土播种后覆在种子上。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冬瓜疫病俗称“烂冬瓜”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突然发生,是冬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生严重时可减产30%-50%。


精选问答:


  1、冬瓜黄叶病打什么药?

  冬瓜黄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于夏秋季节。针对冬瓜黄叶病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药物防治的方式。常用的药物有:

  甲基托布津:可用于防治冬瓜黄叶病,具有广谱、快速、持久的杀菌作用。

  多菌灵:可用于防治冬瓜黄叶病,具有广谱、快速、持久的杀菌作用。

  氧化锌:可用于防治冬瓜黄叶病,具有抑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以免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使用时机和频率,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除了药物防治外,还应注意加强冬瓜的管理和保养,提高其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冬瓜黄叶病的发生。

  2、冬瓜死果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枯萎病,该病是危害秋栽冬瓜最严重的病害。它发生在它开始开花结果的时候,导致植物藤蔓枯萎死亡。该病为真菌病,发病严重,危害猖獗,传播迅速,成片发生,全株死亡,损失惨重。为了保护茎和藤,促进开花结果,必须注意防治。

  合理轮作,避免与瓜连作,尽量实行水旱轮作。育苗选择水稻土,防止感染。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细菌越多,病害越严重,因此枯萎病的发生与冬瓜连作年限呈正相关,老菜区重于新菜区。病土营养杯育苗,高畦栽培,种植时尽量减少伤根。加强栽培管理,搞好田间卫生,搞好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增加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