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杨柳天牛的品质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4 次
杨柳天牛的品质

  这一篇汇总会给朋友们分析“杨柳天牛的品质”的内容进行详尽介绍,希望对农资人们有少许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杨柳天牛体长筒体,色泽一般较鲜明,体常被有毛、刺等。触角特别长,通常与体等长或长过身体,是这类害虫的突出特征。

  幼虫圆筒形,粗肥稍扁,体乳白色或淡黄白色。体壁软薄,头小并常缩入前胸下。

  胸足极小或消失。胸腹节的背腹两面都有骨化区或突起。

  天牛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

  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枝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

  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像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

  黄星天牛,Psacotheahilaris(Pascoe),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黄星天牛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成虫为害皮层、树叶,致枝条枯死。幼虫蛀食枝条皮层,后从上而下向木质部蛀食形成盘旋状食道,隧道中堆满排泄物,造成皮层干枯破裂及枝干干枯,植株被蛀通则枯死。

  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lineolata,为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白条天牛属的一种昆虫。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山东、陕西等省(自治区)。**、印度、**等国也有分布。

  主要危害杨、核桃、桑、柳、榆、白蜡、泡桐、女贞、悬铃木、苹果和梨等林木和果树。成虫啃食被害树新枝嫩皮,幼虫蛀食被害树韧皮部和木质部,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使林木枯萎死亡。

  谁知道水牛子的学名叫什么谢谢了。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

  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沟胫天牛亚科白条天牛族。

  锈色粒肩天牛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钻蛀性害虫。1995年被林业部确定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简介: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大多数天牛是大型或中型的种类,体长在15~50mm之间。但亦有很大的如大山锯天牛,体长可达110mm,较小的如微小天牛,体长仅05mm。

  同种个体之间有时大小变异也很大,如星天牛体长19~39mm,体宽6~14mm。

  世界上腿最长的甲虫“彩虹长臂天牛”,这种生物有何特征特性。

  内容简介:天牛没有视觉,也没有嗅觉。

  可以说天牛有味觉,也可以说没有。天牛幼虫可以品尝出橡树的味道。

  它除了吃橡树以外什么都不吃了,而它只知道橡树的味道。天牛有一种预见性,就是天牛小的时候就知道长大后会遇到什麽事情,它必须从小准备长大后如何逃生。

  所以,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它们就开始用坚硬而锋利的上颚向橡树的表层进行挖掘,一直挖到离树的表层只有薄薄一层的时候才停止工作。等到天牛成年以后,只需用上颚轻轻捅破这一层表皮就可以获得解放。

  阅读心得:读了这篇文章,知道天牛的潜能,如果等到成年以后,天牛才开始想着如何从橡树里面爬出来,显是晚了。天牛的成长让我们了解到了除昆虫所具有的感觉能力之外,它们还具有某种潜能,真是有趣极了。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谁知道这是什么虫子四条腿,会飞。在家里见的。

  彩虹长臂天牛,分类地位: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昆虫简介:体长7厘米,前足特化,超过身体长度,是天牛中最长腿的种类,其前足最长的超过身长的2倍多。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

  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

  “彩虹长臂天牛”属于长臂天牛的一种,长臂天牛:别名丑角甲虫,为鞘翅目、天牛科、长臂天牛属爬行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北部及北美洲墨西哥。

  以植物汁液为食,在已枯或快要乾枯的树干上产卵。成虫身上通常都会寄生一种名叫拟蝎的微小蛛形动物,寄生在彩色翅翼之下。

  微小的拟蝎利用这种天牛把它们带往新的食物来源,也趁机寻找**对象。属于热带美洲的大型甲虫,雄虫拥有比身体还要长的前肢,除可吸引异性外,还可用来爬树。

  身上有黑红相间,斑驳的精美斑纹,翅翼表面有黄绿色斑纹,斑斓似哗众取宠小丑的妆容,因而又被称为丑角甲虫。

  彩虹长臂天牛,体长3-8cm,前肢长度可达12cm以上。

  身体为长形,板5节,少有6节者顶色多样,头突出,前口式或下口幼虫头部多缩入前胸之内,触式,复眼发达,多为肾形,星上下角2-3节,下颚具合颚叶,下须2内叶,触角着生于额突上。虽体表颜色看上去醒目抢眼,但总能在被地衣和真菌披覆的热带林木、树干上,有效地找到藏身之处。

  活动时间在白天,夜间会被光源所吸引。雌虫喜欢在带有担状真菌的树干或木头上产卵,因为真菌提供了绝佳的伪装。

  产卵前会在树干上咬出约20cm宽的切口,产下15-20颗卵。幼虫孵化后会钻进木头里。

  天牛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中文学名:天牛拉丁学名:Cerambycidae别称:啮桑,啮发,天水牛,八角儿,牛角虫界:动物界纲:昆虫纲目:鞘翅目科:天牛科英文名:longhorn**beetles。

  目录简介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史寄主种类分布展开简介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史寄主种类分布展开。

  分布全球,但热带最多。长04~18cm,不过,若把触角计算在内,长度可增加2~3倍。

  许多成虫(如欧洲的蜂形虎天牛〔Clytusarietes〕)采花粉,体色黄、黑、橙相间,酷似黄蜂。有些虎天牛属(Clytus)的热带种类貌似蚁类。非洲的大天牛(Pterognathagigas)则像一块带有几条线(伸出的触角)的**或地衣。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

  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由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

  天牛亚科(Cerambycinae),包括肋松天牛(Rhagiumcineatum),胸窄,两侧各有一刺,鞘翅上有3条纵脊。幼虫阶段生活在松树内。

  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包括接骨木天牛(De**oceruspalliatus),肩部似著一黄斗篷,触角多结节,故又称斗篷结节桑天牛天牛(cloak**knotty-hornbeetle)。

  取食接骨木的花和叶,幼虫钻入茎髓中。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包括墨天牛属(Monochamus)的食木虫,灰棕色,长约30公厘(12吋,不包括长触角)。

  幼虫在松、冷杉树内钻孔直径达10公厘(03吋)。苹圆头天牛(Saperdacandida)是一种最严重的苹果害虫。

  绕枝沟胫天牛(Onciderescingulata,即割枝天牛)产卵在枝条内,然後沿枝条圆周割一沟,最後枝条枯死并断裂,幼虫在枯枝中发育。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原产于中国和朝鲜,是许多硬材树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对枫树、白蜡槭、七叶树(马栗)、鹿眼树、柳树和榆树。

  成虫亮黑色,有不规则的白点,体大,长19~38cm(075~15吋)。触角黑色带有白环,长38~102cm(15~4吋)。

  在夏日数月中,成年雌虫嚼碎树皮产卵,造成树木一个直径约13cm(05吋)的明显深色伤疤。待幼虫孵出後,移栖树心处,在那里取食、发育成熟,然後挖洞出来,留下95公厘(0375吋)宽的洞。

  据说光肩星天牛是跟著货板运送到北美,1996年使纽约虫患成灾,几年之後又传到新泽西、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和安大略省的多伦多。防治措施包括移除和销毁树木,隔离受传染的疫区、严格管控木材的运送,并用杀虫剂治疗,把光肩星天牛限制在隔离区内。

  是人们熟知的一类昆虫。很多人在孩童时期,曾经捕捉到或观察到天牛,对它们发生兴趣。

  有趣的是当你抓住它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如若在其腿腿上缚一根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呢。

  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赛跑、天牛拉车、天牛钓鱼、天牛赛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场的电动玩具来,玩这种“自然宠物”要有趣得多。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玩的时候,当心别被天牛强壮的上颚咬着手。在民间流行一种“天牛钓鱼”的游戏,十分逗人开怀。

  方法是在一盛水的盆中,置一鱼形小片,穿孔系线,另一头系在天牛角上,线长适度,将天牛置于另一小木条上,浮于水面,天牛四周环水,局促不安,频频挥动触角,形同钓鱼,鱼若离水,则钓鱼成功。如两虫比赛,以先钓起者为胜,十分有趣。

  天牛属于高级机体组织昆虫。相比之下,却形同离奇的造物,简直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爬行着的肠子。天牛年龄稍大些的有手指那么粗,年龄小一些的差不多只有铅笔一般细。

  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

  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发出“咔嚓、咔嚓”之声,其声很象是锯树之声,故又被称作“锯树郎”。

  中国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水牯牛”,北方有些地区称之为“春牛儿”。种类与分布此虫因种类不同,体形的大小差别极大,最大者体长可达11cm,而小者体长仅04~05cm,此虫最特别的特征是其触角极长,中国华北有一种叫做长角灰天牛的,其触角长度可达自身体长的4~5倍,普通所见的天牛,其触须亦可达10cm左右。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强有力的下巴。种类与分布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

  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

  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成虫寿命一般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

  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

  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危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

  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

  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天牛的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导致病菌侵入,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木材被蛀,失去工艺价值。

  天牛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虫,在幼虫期蛀蚀树干、枝条及根部。有一部分为害草本植物,幼虫生活于茎或根内,如菊天牛、瓜藤天牛等。

  个别种类如棉蒴天牛,则为害棉蒴。还有少数种类,幼虫不生活在植物组织内,而是在土壤中取食根部,如大牙及曲牙锯天牛、草天牛等等。

  关于成虫的食性,目前知道得不多,但已知有取食花粉、嫩树皮、嫩枝、叶、根、树汁、果实、菌类等不同习性。一般说来,花天牛类常以花粉为食。

  沟胫天牛类常食害嫩树皮、嫩枝和叶。其它亚科的成虫亦有取食的,亦有一部分可能并不取食。

  同一种类在不同地域的生活史有时亦很不同,如黄星桑天牛在江苏需三年完成一世代,而在广东则一年发生两代。由于幼虫的隐藏生活,对它们进生活史观察很有困难。

  又由于寄主植物的条件如老幼、健康、干湿程度等,对幼虫的长发育影响很大。不良条件常引起幼虫的滞育而使生活世代大大地延长。

  所以同-种类在同一地区内可能呈现不同的发育过程。文献上有许多关于长寿幼虫的记,这些大都是根据木材制成了家具后,经过若干年代,忽然发现其中尚有生存的天幼虫,或者天牛忽然羽化而此证明它在木器内已生活了很多年代。

  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证明天牛幼虫可以生活到一、二十年,而最高的2个记录是40年和45年。天牛一般以幼虫越冬,或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即上一年秋冬之际羽化的成虫,留在蛹室内到翌年春夏间才出来。

  成虫的寿命一般不长,十数天到一、二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能达到七、八个月。雄虫寿命一般较雌虫为短。

  成虫活动的时间在各种类间也各有不同,有的在白天日光下活动,最活跃的是花天牛类。有的则在夜晚或阴天活动,或整晚都能活动。产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雌虫在产前先用上颚咬破树皮(特别是沟胫天牛),然后用产卵管插入,每孔产卵一粒,也有产多粒的。

  这样形成的产卵孔,其形状大小在各种类间常有不同,有的很显着,在防治上可作搜灭虫卵的指示。另一种产卵方式不先咬孔,而是直接用产卵管在树皮缝隙内产卵。

  在少数情况下,也有产在枝干光滑部分的。士居种类产卵于土壤内。

  初孵的幼虫一般先在皮下蛀食,经过或长或短的时期后才深入到木质部分。少数种类仅在皮下蛀蚀。

  也有的种类则穿凿不深,仅在边材部为害。许多种类侵害基干或粗枝,有的在根干,有的则在枝条蛀蚀。

  幼虫蛀蚀时穿凿各种坑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弯或直,随种类而异,但也有许多种类的坑道很不规则。在坑道内常充满虫粪及纤维质木屑。

  有时虫粪木屑由虫孔向外排出,有时受害处并有树汁流出。老熟幼虫常筑成较宽的坑道作为蛹室,两端以纤维木屑封闭,在其中化蛹。

  而受害较多的树木,像桑树有天牛28种,柳树和杨树有25种,柑桔类有18种,松树有23种。天牛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还有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白筋天牛、红缘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竹缘虎天牛、深山天牛等。

  接骨木天牛(De**oceruspalliatus)典型的天牛种类、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特长,特别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如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它们壮硕的躯体和突出的两角,使人意识到牛的印象。其实天牛的体形大小也颇有变异,有的触角较短,有的体呈卵圆形或其它形状,有的则摹拟其它昆虫的形象,如蔷薇天牛属、花天牛亚科很像蜂类。

  天牛又以色彩美丽着称,但很多种类或多或少呈棕褐色,或以花斑排列,和树干的颜色相橡,而具有隐匿色或保护色的作用。大多数天牛是大型或中型的种类,体长在15~50mm之间。

  但亦有很大的如大山锯天牛,体长可达110mm,较小的如微小天牛,体长仅05mm。同种个体之间有时大小变异也很大,如星天牛体长19~39mm,体宽6~14mm。

  这两句话充分地显示出人们对天牛发生的普通性和为害性的认识。苏东坡有诗云:“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

  为牛竟何益利吻穴枯桑。”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到诗人对天牛的讥讽与感叹,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天牛的憎恶:天牛虽然有角似牛,具有牛的美名,但却没有牛那样地有益于人,而是以它们的利吻,为害桑树。天牛对植物的危害以幼虫期为最烈,成虫虽然由于产卵及取食枝叶,有时也能引起或多或少的损害,但一般并不严重。

  树木内部受了幼虫的蛀蚀钻坑,常常阻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减低产量,削弱树势,缩短寿命。在受害严重时,更能导致树株的迅速枯萎与死亡。被蛀蚀的树木常易引起其它害虫及病菌的侵入,并易受大风的吹折。

  木材受蛀害后,必然会降低质量,甚至失去它们的工艺价值和商品意义。草本植物的茎根等部受了幼虫蛀害,也同样会引起作物的减产、枯萎或死亡。

  文献上多次记载,一种天牛的成虫和幼虫有时还能侵害金属物质如铅皮、铅丝等等。1957年,贵阳某工程在从上海运去的电缆中,发现有两盘电缆的铅皮被松天牛成虫咬损,以致内部铜钱外露。

  天牛寄生有天牛的木材制成木器后,亦也能外出为害杂物。北京新华书店储运公司有一捆图书,被一种天牛幼虫侵入,在重叠的5本书内,蛀蚀了一条坑道。

  所以天牛为害的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对果树和森林来讲,它们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威胁,给人们造成的损失很大。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

  其下卵也,在小满后,必咬破树皮而藏其卵于皮内。其变虫也,在芒种后,形如蛆,吮树脂膏。

  将近夏至,渐渐钻孔而入,秋冬间大如蛴螬,身长足短,名蝤蛴,食树心,穿木如锥。明年三、四月间成蛹,变为天水牛,两角如八字形,黑色,背有白点,缘木上下,口有双钳,其利如剪,新发之条,啮之辄折。

  治之之法:须于树之本身及大枝上流出黄水之处,剔破其皮,中有卵如米粒,取而碎之,此虫便绝。如子已成虫,则须寻着虫穴(穴外必有蛀屑)。用铁丝向穴内刺死,或用铁丝作小钩将虫钩出。

  如虫已深入,非铁丝所能及,则用百部草汁灌之,无不死者。或用熟桐油灌入穴内,或用爆竹药线插虫穴,以火燃之,虫闻桐油气及药气即死。

  如已变为天水牛,则缘树而飞,但飞腾不远,宜急扑捕。”这段关关桑虫的防治法,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能力,他们的这一套方法,我们在目前基本上还能沿用。

  天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防治天牛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不少成就,也已经开始尝试了一些新的途径。化学防治这些年来试用的农药主要有敌敌畏、磷胺、乐果、杀虫眯、杀螟松、辛硫磷、螟磷畏、杀虫净、害扑威、氧化乐果、氟乙酰胺等喷洒或涂刷树干。

  在河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对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等的药剂防治中,均证明40%氧化乐果乳剂300~500倍液喷洒,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绝育法福建林科所(1980)试用10,000~30,000伦琴剂量的60C0照射双条杉天牛雄虫,与雌虫**后,不影响产卵,但卵全部不能孵化。

  虽然尚在室内试验阶段,但已表示有利用的可能性。饵木诱捕中国林科院(1980)用侧柏作饵木,在侧柏饵木上诱得双条杉天牛1,058头,最多时在四月中旬一天诱得500余头,有极明显的诱集作用。

  管林防治实践证明,天牛的防治应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提倡混交林,适时间伐,合理更新,选择树种等,都是贯彻防重于治的根本措施。生物防治天牛防治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最快的是肿腿蜂的利用。

  自从1973年在广东粗鞘双条杉天牛的虫道内,1975年在山东青杨天牛虫瘤内发现肿腿蜂以后,广东、山东、湖南、河北、北京、上海等地分别对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星天牛等进行试验。个,放疮口,疮回即止,不必再用也。


精选问答:


  1、天牛类害虫的发生特点是什么?

  青杨天牛:又名青杨楔天牛、青杨枝天牛,为害毛白杨、银白杨、河北杨、山杨、加杨、青杨、小叶杨、北京杨及柳树等。以幼虫蛀食枝杆,特别是枝梢部分,被害处形成纺锤状瘤,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以致枝梢干枯,或遭风折,造成树干畸形,呈秃头状。如在幼树主杆髓部为害,可使整株死亡。

  生活习性:青杨天牛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的虫瘿内越冬,第二年春天开始活动,成虫4月中旬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卵相继孵化为幼虫,并侵入嫩梢为害,10月上中旬开始越冬。成虫羽化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白天中午前后最多,也最活跃。成虫食树叶边缘补充营养,叶片被害后呈不规则缺刻。产卵前用上颚咬成马蹄形的刻槽,产卵其中。刻槽多在两年生的嫩枝上,刻槽位置与树龄有密切关系,2~3年生的幼树刻槽在主梢,4~5年生以上的树以树冠周围的侧枝上较多,危害严重的地区,一个枝条有几个虫瘿。初孵化幼虫向刻槽两边的韧皮部侵害。10~15天后,蛀入木质部,被害部位逐渐膨大,形成虫瘿。10月中旬幼虫老熟,在虫瘿内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有假死性,可进行人工捕捉。在有天牛蛀害的树干上开始发现外口整齐,木质新鲜的圆形孔洞,即为当年的羽化孔,表明有新羽化的成虫飞出。

  2.人工击卵,挑剔初孵幼虫:

  根据天牛咬刻槽产卵的习性,找到产卵槽,同硬物击之杀卵。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有新鲜粪屑时,用小刀轻轻挑开皮层,即可将幼虫杀死。

  3.清除虫源,及时剪除被害枝梢,并清除枯死或被害苗木,使其无产卵场所。

  4.灯光诱杀成虫:

  许多天牛成虫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5.化学防治:

  受害株率较高,虫口密度较大时,可选用内吸性药剂喷施受害树干。如杀螟松、磷胺、敌敌畏等100~200倍溶液,对成虫都有效。用80%敌敌畏500倍溶液注射入蛀孔内或浸药棉塞孔(外用粘泥封孔);或用溴氢菊脂等农药做成毒签插入蛀孔中,也可毒杀幼虫。

  6.树干涂白,成虫发生前,在树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刷白涂剂(石灰10千克+硫磺1千克+动物胶适量+水20~40千克)可有效预防成虫产卵。

  7.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2、天牛喜欢爬的树?

  1、桑天牛喜欢在桑树、沟树上2、花天牛在榆树、槐树上3、桃红颈天牛在榆树、桃树上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天牛的种类很多,世界已知种,中国也有2200种左右,分布广泛,为害普遍,几乎每一种树木,都受不同的天牛种类所侵害。而受害较多的树木,像桑树有天牛28种,柳树和杨树有25种,柑桔类有18种,松树有23种。天牛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除星天牛和桑天牛外,还有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白筋天牛、红缘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竹缘虎天牛、深山天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