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鲈鱼是如何进行养殖的鲈鱼养殖方法的介绍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8 次
鲈鱼是如何进行养殖的鲈鱼养殖方法的介绍

鲈鱼养殖方法

鲈鱼,又名海鲈、鲈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食用鱼类。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鲈鱼养殖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产业。那么,鲈鱼究竟如何进行养殖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鲈鱼养殖方法

1.水质管理

鲈鱼的水质要求比较高,要保证水质清洁、透明、富含氧气。在养殖鲈鱼之前,首先要对养殖池塘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同时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水质清洁。对于水质不佳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保证水质稳定。

2.饲料管理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食用多种饲料,如鱼粉、豆饼、玉米饼、蛋白粉等。在饲喂过程中,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喂养导致水质污染和鱼病发生。同时,要注意饲料的配比,保证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平衡。

3.温度管理

鲈鱼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6℃,不能过高或过低。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温变化调整养殖池塘的温度,保证鱼儿的生长发育。

4.**防治

鲈鱼容易患上多种**,如白点病、细菌**害等。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保证鱼儿的健康生长。

用户关心问题1:鲈鱼养殖的盈利情况如何?

鲈鱼养殖的盈利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养殖技术水平、市场需求、**渠道等。一般来说,鲈鱼养殖的利润比较可观,但也需要注意市场风险。

用户关心问题2:鲈鱼养殖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养殖池塘要保持清洁、透明,水质稳定;

2.饲料投喂量和配比要合理,避免过量喂养;

3.养殖池塘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4.对**要及时预防和治疗。

用户关心问题3:鲈鱼养殖的市场前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鲈鱼这种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的食用鱼类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鲈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百科:鲈鱼

鲈鱼,是鲈形目鲈科、海鲈属的一种淡水鱼类。体形侧扁,体表有鳞,有黑色纵带,口大,牙尖锐,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鲈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鲈鱼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关问答拓展:

鲈鱼的养殖技术及生长周期?

1、养殖模式和苗种放养量

池塘养殖加州鲈鱼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方式。混养既可以利用成鱼池、亲鱼池进行,也可以利用鱼种池进行。通常选用每0.067公顷产300-400千克的中低产成鱼或鱼种池进行,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饵料鱼为主,每0.067公顷可放规格为3-5厘米的加州鲈鱼夏花20-50尾。池塘单产加州鲈鱼,鱼种规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规格为8-10厘米的加州鲈鱼。每0.067公顷放养1 000-2 000尾,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年底出池平均规格在250克以上。

2、饵料及投喂方法

养好加州鲈鱼,关键是要有足够的适口的饵料鱼。目前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利用鱼种池培育鲢、鳙鱼苗;二是利用成鱼塘,在塘中用网拦出部分塘体养殖小鱼;三是**野杂鱼;四是**专用配合饵料。加州鲈鱼属凶猛鱼类,以活鱼为食。活鱼的投喂量若以尾数计,可以放养量的2-3倍喂之。若以重量计,一般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10%-12%。

3、饲养管理

主要抓好水质管理,水位管理和鱼池环境管理。加州鲈鱼为凶猛鱼类,喜欢食动物性饵料。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因此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不宜过肥。特别是夏秋季,由于投喂大量饵料,极易引起水质恶化,一定要坚持定期换水,注入新水。

4、鱼病防制

加州鲈鱼在池塘养殖过程中,一般病害较少。目前发现的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疖疮病和锚头蚤等寄生虫病。水霉病、疖疮病用食盐溶液药浴效果较高。对于锚头蚤等寄生虫病,一般可用(0.5-0.67)×10-6的敌百虫全池泼散,防制效果甚为理想。

加州鲈鱼养殖周期有多长

一般来说加州鲈鱼从入箱到成鱼养殖需要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进食驯化时间以及4-5次的分箱筛选,每次分箱筛选需要经过5-7天才可进行第二次,当成鱼养育到达0.5-1公斤即达到了上市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算出加州鲈鱼养殖周期大概是在在3个月左右。

鲈鱼怎么养才能存活?

1.

养殖准备

  养殖前首先要做好准备,选择面积为6-10亩大池塘,过大不易管理,过少水体不稳定,这个面积是最适宜的。水深要在2米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干净无污染、交通方便。在放苗前要对于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先将池塘水排空,暴晒池底,在使用漂白粉或石灰粉进行消毒灭菌保持水深至20公分左右,一周后即可放水1米生。

2.

鱼苗放养

  放养鲈鱼鱼苗时,每立方米水体暂养3000尾,可使鱼苗的大小而降低密度。太过密集容易造成鲈鱼死亡。

3.

投喂管理

  鲈鱼主要是低殖杂鱼喂食,在人工养殖时,饵料也是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在养殖时,它的抢食速度快,食量大,所以每次投喂表现定时定量,要仔细观察,在投喂时观察鲈鱼是否吃饱,以免浪费饵料。

养鲈鱼需要哪些步骤?

  

1、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鲈鱼怎么养大的?

鲈鱼的养殖分为淡水养和海水养。若是淡水养,要保证没有污染,池塘的面积应在5-6亩之间,深度在两米左右。投放时盐度应在4-7度之间,食物可选红虫,慢慢增加颗粒饲料,每天投喂三次。若是海水洋,水池深度要在两米以上。鲈鱼苗应从海里捕捞,投喂卤虫幼体,慢慢加碎鱼糜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