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作物早熟与晚熟的区别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23 次
农作物早熟与晚熟的区别

  这一篇经验文章会给全国农友们刨释一下“农作物早熟与晚熟的区别”的内容进行讲解,期待对大家有几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早熟作物:株高约50厘米,现有芽和开花时间较早,部分品种只有现有芽不开花,分枝大多位于茎的中上部,叶片孔较少,但孔径较大。

  晚熟作物:株高约70cm,现芽开花时间较晚,花期较长,分枝多位于茎下部,叶上气孔较多,但孔径较小。

  1、作物一般较短,大多数品种的株高约为50厘米。

  2、作物的现蕾和开花时间早,发育早,有些品种只有现蕾不开花,或者花期短。

  4、作物叶片单位面积气孔较少,但孔径较大,每平方毫米面积约121个。

  作物一般较高,节间较长,大多数品种的株高可达70cm左右。

  作物的蕾,开花时间较晚,花期较长,部分品种可连续冒出花梗,开出2-3层花。

  作物叶片上的气孔较多,但孔径较小,每平方毫米面积约228个。


好文探索:农作物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生长期要短、植株短小、叶数少。春播70天~100天,夏播70天~85天。

  籽粒小、千粒重150克~200克。

   生长期要长、植株高大、叶多。

  春播120天~150天,夏播96天以上。籽粒大、千粒重300克左右,产量较高。

   自身属于早熟品种、种植的地区的气温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水分和养分充足等。农作物一般都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比如草本作物一般是在春季播种以及萌发,到了秋季之后才可以成熟和收获,其生命周期通常是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因此也称“一年生作物”。

   农作物晚熟一般是因为光照不足、水分不足、吸收到的养分不足、温度不适宜等原因导致的。

  农作物是指在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和树木等)这两大类。

   影响作物熟制的因素一般是气温。

  例如在气温比较低的北方,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而在气温通常比北方高的南方,其作物的熟制一般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作物熟制的含义。作物熟制一般指的是根据某地的积温数,以此来确定在一个年度内一般需要种几茬作物且各自种什么类型的作物,其目的在于能够确保达到最好的种植效果。

  作物需要的三大矿质元素一般为氮元素、磷元素与钾元素。

   有生命元素之称,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缺氮后一般容易影响作物的产量。

   足够的磷元素一般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若缺磷则容易减慢作物根系生长的速度,并容易造成植株矮小,而常见的磷肥主要有磷酸钙等种类。

   充足的钾元素能够增加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反之则会提高作物受到病害侵袭的几率,而常见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等种类。


精选问答:


  1、早熟的人跟晚熟的人有什么不同?

  早熟的人和晚熟的人,在认识某一事件中反应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深有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是会逐步消灭的。

  2、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骄傲的人又很急性!这句话怎么解释?怎么理解?

  有人身体早熟,思维却晚熟。骄傲的人,往往脾气比较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