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蜜蜂养殖技术要点

2024-03-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91 次
蜜蜂养殖技术要点

  这篇农资知识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蜜蜂养殖技术要点”的内容进行分享,但愿对农资人们有些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蜂蜜。蜂蜜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中国各地养蜂人众多,养蜂占地面积不大。那么,想要养好蜜蜂需要注意什么。

  一、重点1:蜂群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养蜂,也不是所有的蜜蜂都适合本地养殖,所以蜂群的选择很重要。

  最好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当地的蜂种进行养殖。可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蜜蜂,提高蜜蜂养殖的成功率。

  在选择蜂群时,尽量选择勤奋、采集花粉多的蜜蜂。

  Point2:蜂箱的选择蜂箱的选择也很重要=蜜蜂繁殖的基本条件。因为蜂箱一般是露天放置的,而蜜蜂的基本生活都是在蜂箱内完成的,所以选择蜂箱的首要要求就是材质要结实但质地要轻。

  初学者最好选择活框蜂箱,有利于蜂窝和脾脏的交换,更便于管理和采蜜。

  3、要点三:蜂群转移蜂群转移是将收购的蜜蜂或圈养的蜜蜂转移到选定的活框蜂箱中的过程。

  一般来说,为了让蜜蜂更快适应新环境,会将蜜蜂连同巢脾一起放入蜂巢,让蜜蜂尽快恢复正常活动,不会错过之前的筑巢的地方,因为它们的巢脾已经一起搬到这里了。

  4、补饲补饲是蜜蜂在采蜜过程中的一种补饲过程。

  通常蜂蜜、糖水、花粉的人工喂养是在傍晚进行的,尤其是在采蜜量比较少的时候,比如冬天。然后,还需要补贴喂养来维持蜜蜂的生存并增加蜂蜜产量。

  这时,补贴喂养的频率一般是早晚各一次。

  Point5:奖励育种奖励育种一般分为春育期和秋育期两个阶段。春育是为了提高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秋育是为了让蜜蜂顺利越冬,提高来年的经济效益。

  奖励喂养实际上与补贴喂养非常相似。它们喂食蜂蜜、糖水和糖浆,但奖励喂养是每晚进行的。


好文探索:蜜蜂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蜜蜂养殖最普遍的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因此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而意大利蜜蜂(意蜂)则是从国外引进的蜂种,优点是易维持强群且对大蜜源有极强的采集力,相对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地区养殖。

  蜜蜂是社会性群居昆虫并完全以花为食,蜂群生活在用工蜂分泌的蜂蜡筑成的蜂巢中,整个蜂群由1只蜂王、数万只工蜂和上千只雄蜂构成,其中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雄蜂主要负责与新出房的蜂王交尾,而蜂群的劳作则几乎完全由工蜂承担,另外蜂王并不是蜂群的领导者,实际上蜂群中是由数量庞大的工蜂说了算。

  蜜蜂养殖必须要准备一系列的养蜂工具,例如蜂箱、巢脾、巢础、蜂帽、蜂扫等等,其中蜂箱是蜜蜂养殖最基本的工具,蜂箱根据蜂种不同可分成中蜂箱、意蜂箱等,根据用法不同可分为传统蜂箱、活框蜂箱等,根据规格不同可分为10框标准箱、12框方形蜂箱、16框卧式蜂箱等,另外在这里建议大家尽量用相对灵活的活框蜂箱养蜂。

  蜜蜂养殖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至少一群蜂,否则蜜蜂养殖根本就无从谈起,其中意蜂基本都是在养殖场**获得的,而中蜂的除了像意蜂那样**以外,还可收捕那些野外生存的野生中蜂群,比如在分蜂或飞逃的高发期用诱蜂箱诱捕蜂群,或者在找到野生蜂群或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但不管是诱捕还是收捕都需要掌握中蜂的习性。

  蜂群管理是蜜蜂养殖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从技术层面上看主要有分蜂、并群、介王等,其中分蜂指自然或人工将蜂群分成两个或多个蜂群,并群指因某种需要将两个或多个蜂群并成一个蜂群,而介王指蜂群失王或蜂王老化等原因重新介入或更换蜂王,另外气候变化对蜂群的影响特别明显,因此不同季节蜂群的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并有储备食物的习性,虽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人工饲喂,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饲喂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蜂群饲喂分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两种,其中补助饲喂是储蜜不足时进行的饲喂,目的是提供蜜蜂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基础,而奖励饲喂的目的是促使蜂群繁殖,多在春繁、秋繁或其他需要蜂群快速繁殖时进行。

  蜜蜂养殖和其他养殖一样都要严防病害,一旦爆发病害甚至能轻易的摧毁全场蜂,而且蜜蜂的病害实际上也比较多,例如**方面的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等,寄生虫方面的蜂螨(主要危害意蜂)、巢虫(主要危害中蜂)等,及敌害方面的胡蜂、蚂蚁、蜘蛛等,因此要求养蜂人不但要做好预防工作,而且要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妥善处理。

  1、蜜蜂养殖时要尽可能的饲养强群,原因是强群不管是抗病力还是采集力都要远远高于弱群,而饲养强群的有效办法是取强补弱或合并蜂群。

  2、蜜蜂养殖要注意防止发生分蜂热,原因是蜂群发生分蜂热时生产效率将大大降低,尤其是大流蜜期发生分蜂热对蜂蜜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

  3、蜜蜂养殖要及时更换老弱病残王,原因是蜂王能力不足时对蜂群的影响将特别明显,因此养蜂人要及时培育新王并及时替换掉老弱病残王。


精选问答:


  1、荔枝花期管理技术要点?

  1、施肥壮花

  荔枝壮花肥以株产50kg果实的果树进行计算,可株施腐熟的鸡粪7.5~10kg,磷肥1.5~2.5kg,钾肥0.5~1.0kg。在生产上应根据荔枝树体大小、产量和营养状况等进行适度增减。 在开花前20天左右,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05%硼砂,可促进花穗发育。

  2、短截花穗

  短截花穗可减少花量,提高花质,花穗短截的轻重要视品种而定,对花穗再生能力强、易抽二次花穗的品种如妃子笑、三月红可重些。一般当花穗上5%~10%的花朵开放时即可短截顶部花穗,控制花穗长度在12~15cm。同时摘除花穗上的叶片及萌生的春梢及夏梢。

  3、荔枝授粉

  阴雨天气荔枝授粉授精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借助人工辅助授粉,以此来实现坐果率的提升。另外,荔枝花期较集中,雌花盛开时间短,流蜜量较大,花期果园也可通过放蜂来促进授粉,注意花期放蜂时要停止喷施农药,以确保蜜蜂的安全。

  4、药剂保果

  第一次药剂保果在雌花开放达80%以上,花柱头上的蝴蝶须开始转黄弯曲时进行,保果药剂(1g2.4-D兑水300~400kg)可与叶面肥混合喷施。第二次药剂保果在果实如黄豆大小时进行,喷施的保果药剂为每50kg水分别加入0.15g2.4-D、1.0g赤霉素(920)、65mL氨基酸糖磷脂,混匀后使用。

  5、病虫害防治

  气温回升要重点做好蒂蛀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蒂蛀虫的防治要做好虫害发生的预测工作,根据测定的结果,在蒂蛀虫的成虫羽化期和幼虫发生期进行喷药。可于开花前用敌百虫和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

  2、小蜂箱养中蜂技术?

  小蜂箱养中蜂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养蜂方式,具有以下技术要点:

  1.选购小蜂箱:选择质量好、造型美观、结构合理、方便操作的小蜂箱。

  2.选购中蜂种: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中蜂种,如**中蜂、黑色中蜂等。

  3.放置蜂箱:选择通风、采光、干燥的场所,放置小蜂箱。蜂箱底部应搭设底板,蜂箱顶部应覆盖封顶膜或石棉瓦等材料,以保持蜂箱内温度的稳定。

  4.筑巢生产:中蜂在蜂箱内筑巢生产,需要放置蜜蜂巢板和蜂窝吸水器,提供充足的蜂蜜和水源。

  5.饲料添加:在筑巢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给蜜蜂添加蜜水和蛋白质饲料,以满足蜜蜂各种营养需求。

  6.**防治:定期检查蜂箱内的蜜蜂状况,及时发现蜂蜜饲料不足、病虫害等问题,进行治疗和预防,保持蜜蜂群的健康和壮大。

  7.采集蜜蜂产品:在中蜂巢板上形成的蜜蜂产品,如蜂蜜、花粉、蜂王浆等,经过采集、提取和加工等工序,可制成各种中药材、食品和化妆品等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养蜂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蜂蜇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