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雅连的生物性状

2024-02-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19 次
雅连的生物性状

  这篇汇总会给网友们介绍“雅连的生物性状”的内容进行全面讲授,但愿对大家有几许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雅连”,是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

  Y。ChengetHsiao)的干燥根茎。

  三角叶黄连,毛茛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Sali**),根状茎**,不分枝或少分枝,节间明显,密生多数细根,具横走的匍匐茎。叶3-11枚。叶片轮廓卵形,稍带革质,长达16厘米,宽达15厘米,三全裂,裂片均具明显的柄。中央全裂片三角状卵形,长3-12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4-6对羽状深裂,深裂片彼此多少邻接,边缘具极尖的锯齿。侧全裂片斜卵状三角形,长3-8厘米,不等二裂,表面沿脉被短柔毛或近**,背面**,两面的叶脉均隆起。叶柄长6-18厘米,**。

  花葶1-2,比叶稍长。多歧聚伞花序,有花4-8朵。苞片线状披针形,三深裂或栉状羽状深裂。萼片黄绿色,狭卵形,长8-125毫米,宽2-25毫米,顶端渐尖。花瓣约10枚,近披针形,长3-6毫米,宽07-1毫米,顶端渐尖,中部微变宽,具蜜槽。雄蕊约20,长仅为花瓣长的1/2左右。花药**,花丝狭线形。心皮9-12,花柱微弯。蓇葖长圆状卵形,长6-7毫米,心皮柄长7-8毫米,被微柔毛。

  3-4月开花,4-6月结果。

  特产四川峨眉及洪雅一带。

  生海拔1600-2200米间的山地林下,常栽培,野生的已不多见。

  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l)是毛莨科黄连属植物。

  根状茎**,节间明显,密生多数细根,具横走的匍匐茎。

  雅连为植物三角叶黄连的干燥根茎。中草药名称,又名峨嵋连、嘉定连、刺盖连。


好文探索:中药介绍—黄连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产地】味连主产于重庆石柱县,四川洪雅、峨眉等地。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为栽培品,极少野生。

  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东南部,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或橙**,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

  “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归心、肝、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泄降纯阴,主入心与胃脾经,兼入肝、胆、大肠经。

  既清热泻火而解热毒,又燥湿、除湿毒而解湿热毒,为治湿热火毒之要药,广泛用于湿热火毒之病证。与黄芩相比,其清热燥湿力较强,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胃脾,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

  【主治病证】(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疔肿,湿热疮疹。

  【配伍】黄连配木香: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连配半夏、瓜萎: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半夏辛苦而温,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萎甘寒,功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相合,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

  姜汁或吴茱萸:妙,则苦泄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