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苏打治南瓜白粉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399 次
小苏打治南瓜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导致南瓜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质,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需要使用化学农药,但这些化学农药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残留在蔬果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小苏打则是一种天然的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方法。

小苏打的作用

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能够中和南瓜叶片表面的酸性环境,从而抑制白粉菌的生长。小苏打还能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使植株更加健康。

小苏打的使用方法

使用小苏打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方法非常简单。将适量的小苏打溶解在水中,制成小苏打溶液。然后,将溶液倒入喷雾器中,均匀地喷洒在南瓜叶片上即可。建议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喷洒,避免阳光直射。

小苏打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般来说,小苏打溶液的配制比例为1汤匙小苏打+1汤匙植物油+1升水。其中,植物油可以增强小苏打的防治效果。如果南瓜叶片已经出现白粉,可以将小苏打的用量增加到2汤匙。

小苏打的注意事项

使用小苏打防治南瓜白粉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小苏打溶液不宜过浓,否则会烧伤植物叶片。
  • 喷洒小苏打溶液时需要均匀喷洒,避免漏喷或重喷。
  • 小苏打溶液不宜在高温天气中使用,否则会对植株造成伤害。
  • 使用小苏打防治南瓜白粉病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次喷洒就放弃。

小苏打是一种天然的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方法,它不仅环保健康,而且使用方便。希望大家在种植南瓜的过程中能够尝试使用小苏打防治南瓜白粉病,让南瓜更加健康茁壮。

相关拓展:

问:怎样用小苏打防治西瓜白粉病

白粉病是西瓜的常见病害,该病在南方春西瓜和秋西瓜上均可发生,以秋西瓜发生较重。在北方,露地西瓜在夏季发病,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西瓜全年都可发病。此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染病,但以生长中后期发生重。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干枯,产量和质量显着下降。主要危害作物为除侵染西瓜外,还可侵染笋瓜、南瓜、西葫芦、棱角丝瓜、黄瓜、香瓜、甜瓜、倭瓜、香南瓜、葫芦、瓠子、茅瓜等。为害症状西瓜白粉病病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以叶面居多,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整叶面布满白粉。叶柄和茎上的白粉较少。病害逐渐由老叶向新叶蔓延。发病后期,白色霉层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枯黄、卷缩,一般不脱落。当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菌繁殖或寄主衰老时,病斑上出现成堆的黄褐色的小粒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发病规律病菌在地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借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进行侵染。分生孢子的寿命短,在26℃条件下只能存活9小时,30℃以上或-1℃以下很快失去活力。防治方法选择抗品生产上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培育出无病的壮苗。田间管理(1)合理密植,采取高畦深沟种植方式。畦上覆盖地膜;重点加强瓜期后的田间管理,合理整枝,适时摘除病重叶和部分老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的重复侵染。(2)抓住西瓜爱水怕水的特性,采取干干湿湿的灌洒方式;雨后注意排水,防止瓜田受浸和田间渍水;连续降雨过后应抢晴施药,以防止该病在瓜田迅速流行蔓延。(3)做好施肥工作。以有机肥+巴内达碧卡菌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氮、磷、钾配施。西瓜后期追肥应以碧卡复合肥为主,尽量少施或不施尿素,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4)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培养健壮植株。注意及时进行植株调整,防止叶蔓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及时剪掉病叶烧毁,防止蔓延。[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重点是做好发病初期的施药工作,施药后如病情继续发展。喷施时应做到水量充足,叶片背面都要喷施,全田应均匀喷洒,防止漏喷。虫害防治在大棚内挂小黄板,切断病原菌的传播源。

问:红木香白粉病怎么治?

白粉病的治疗方法

1、家庭种植绿色防治

牛奶法:找了一个小喷壶,用牛奶(就是普通的瓶装牛奶)和水1:10的比例掺兑好,先把犯病严重的叶子掰掉,然后往植株和叶子上喷稀释的牛奶,尽量全部喷到。之后每隔3-5天喷一次。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小苏打法:白粉病,在碱性状态下不能存活!每50g小苏打50kg水可以有效防止白粉病!

白酒法:(第一天喷,第二天***清洗,如此重复)

(1)取40度以上的白酒若干毫升,按1:1000倍的比例,对白酒原液对水稀释;

(2)然后,灌入手动喷雾器中,对病株进行喷洒。喷洒用量以白色锈状物被冲洗干净为准。这种防治效果很明显,一旦病株上的锈状物被冲洗掉之后,白粉病再也不会发生。

(3)这一防治措施用于南瓜、茄子、黄瓜等蔬菜会有相当好的效果,还有草莓也可以。它不仅是防治剂,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保护剂。

2、农药防治

(1)有机硫类杀菌剂:代森锰锌、丙森锌等(表面杀菌、预防)。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及病菌孢子萌发,阻止病菌侵入。该类药剂除对白粉病有效外,对作物的大部分病害均有防治作用。

优点:此类药剂不易产生抗性

缺点: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杀伤作用很少,用药量相对较大

(2)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四氟醚唑等(内吸杀菌、会抑制作物生长)。

三唑类杀菌剂都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等特点,兼有保护、治疗、铲除和熏蒸作用。该类药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因而干扰菌丝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苯醚甲环唑对白粉病具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注意不能和铜制剂混用,会降低杀菌能力,发病初期用药效果好,建议苯醚甲环唑搭配醚菌酯使用;

三唑酮长期使用后白粉病对三唑酮逐渐产生抗性,而且三唑酮药害和抑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腈菌唑和四氟醚唑与三唑酮相比药效更强,用药量更少,安全性高,抑制作用小,腈菌唑和四氟醚唑无论是治疗作用还是保护作用均明显优于三唑酮。

三唑类药剂使用注意用量,使用过量容易起到抑制作用,另外长期使用也容易产生抗药性。这几种杀菌剂生长抑制顺序: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

(3)仿生物植物源杀菌剂: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烯肟菌脂、嘧菌脂等(内吸杀菌、安全、起效慢)

该类药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其活性高,持效期长,对花、果实安全,对蜜蜂低毒,作用机制是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从而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与三唑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作为三唑类杀菌剂的替代药剂来治理白粉病的抗药性。

(4)其他杀菌剂: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氟唑菌酰胺、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哈茨木霉菌等。

乙嘧酚磺酸酯: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抑制病菌孢子形成。对蜜蜂低毒,可在作物全生长期使用,可全面有效控制白粉病病菌的各个发育阶段,具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

氟唑菌酰胺: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能,深层清除病菌,持效期长,对蜜蜂毒性低,可在花果期使用。作用机制: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

枯草芽孢杆菌:其主要吸附在病原真菌的菌丝上,伴随菌丝共同生长,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溶菌物质,从而消解菌丝体。一般会致使菌丝断裂、解体或细胞质消解;或者是次生代谢产物会溶解病原菌孢子的细胞壁,导致细胞壁穿孔、产生畸形等,是防治白粉病的有效生物药剂,比三唑酮防治效果好。

寡雄腐霉:是植物致病真菌的天敌,具有广谱、高效、抗病、促长、增产、环保的特点。寡雄腐霉通过寄生作用有效杀灭致病真菌,通过抗生作用抑制致病真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其可定植在植物根系表面,并可进入根系维管束,从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植物根系病害。可以有效预防白粉病。

哈茨木霉菌:主要用于防治田间和温室内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等叶部病害,作用机理是阻断病源菌繁殖生长所需能量传递,增加渗透性使真菌孢子干枯,通过损毁细胞膜来破坏孢子萌发管的生长。

(5)成品复配杀菌剂

苯甲·氟酰胺:为苯醚甲环唑和氟唑菌酰胺的混配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使用适期长,持效期长,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醚菌·啶酰菌:醚菌啶酰菌是新型白粉病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对花果安全,在幼苗期,开花期,幼果期都能使用,可与三唑类药剂轮换使用,延缓对三唑类的抗药性。

唑醚·氟酰胺: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和氟唑菌酰胺,对蜜蜂低毒,花果期使用安全。增强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降低抗性风险。

氟菌·肟菌酯:有效成分为肟菌酯+氟吡菌酰胺,杀菌活性高,内吸性较强,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对蜜蜂低毒,但是使用的时候一定注意摘了果再使用,最好先小面积试用,不少用户反映露娜森伤果,剂量过大很容易产生药害。

吡萘·嘧菌酯:有效成分为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具有显著的健康作物的功效,高效持久;叶绿增产,收获期长;作物安全,使用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