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豆灰霉病发病条件 大豆灰霉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496 次
大豆灰霉病发病条件 大豆灰霉病发病条件有哪些

大豆灰霉病是大豆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防治大豆灰霉病,我们需要了解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

一、发病条件

1.高温高湿。大豆灰霉病的发生与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一般在25℃以上、湿度大于85%的环境下易发生。

2.受损组织。大豆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大豆受损组织上,如烂豆、裂豆、病虫害等。

3.病原菌。大豆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霉菌,它们一般生长在植物残体和土壤中,可以通过风、水、工具等途径传播。

二、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应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秸秆、杂草等植物残体,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大豆灰霉病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相关问题


1.大豆灰霉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大豆灰霉病会降低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2.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和使用生物农药等。

3.大豆灰霉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大豆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包括高温高湿、受损组织和病原菌等。

4.大豆种植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大豆种植前应该做好土地整理、施肥、消毒等准备工作,为大豆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对环境有影响吗?

大豆灰霉病的防治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使用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问答拓展:大豆灰斑病主要是苗期发病,大豆灰斑病发病的特征是什么?

大豆灰斑也就是俗称的褐斑。它能危害大豆的叶、茎、荚和籽粒,但对叶和籽粒的危害更严重。起初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然后逐渐扩大为中部的灰斑和周围的褐色斑点,形状和颜色与蛙眼非常相似,故该病又称为蛙眼疾。大豆灰斑病可引起黄叶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它会导致种子斑驳,影响大豆产品的质量。苗期发生灰斑时,子叶产生半圆形凹斑,呈暗褐色。天气干燥时,病害蔓延缓慢,低温多雨条件下斑迅速发展,可蔓延至生长点,使顶芽褐化而死。大豆生长后期,成熟植株叶片受损,产生红棕色斑点,然后扩展成不规则形状。与正常部位分界清楚是区别灰斑与其他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气候潮湿时,病叶背面病斑中间产生灰霉病层。病情严重时,几个病斑连成一片,最终使病叶干枯脱落。茎感染后产生椭圆形斑点,中心褐色,边缘红棕色,荚果感染后出现圆形褐色斑点。谷粒感染后,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斑点,边缘呈褐色,中心呈灰色。

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农业控制。合理轮作避免嫌弊连作,清除田里的豆渣,及时清除田里的杂草,做到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翻深;种子处理。杀菌剂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降低灰斑的危害,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0.3%-0.4%;在种植管理的后期,农民可以采用迪克逊粉进行一系列防治措施,如果有大面积病害,也可以采用多敏灵大面积喷洒来控制灰斑。除上述两种农药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于农田大面积喷洒,农民需要控制重要的施用时间,主要是在大豆生长的出荚期和满荚期。大豆灰斑病不仅危害大豆的种子和叶片含数,还会危害大豆的茎和荚。正确认识有害症状,可以为防治提供条件。

大豆灰斑病危害种子的主要途径是种子携带病菌。播种后,患病种子长成的幼苗,在危害较轻时,萌发后会看到病斑。严重的话可能会死在苗期。对叶子有害的时候,染病的时候,叶子上会有斑点,大部分是圆的,颜色会褪绿。随着疾病的传播,斑点变大,不规则或椭圆形,颜色变成灰色或灰褐色。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斑点周围有一圈褐色的斑点,如图,有火烧的感觉。叶子背面翻过来会有一层灰色的霉层。特别严重的话,整片叶子都会干枯死掉。茎杆感染灰斑时,首先出现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红棕色,中间棕色,分布密集。仔细观察,会有黑点。

豆荚感染灰斑时,豆荚表面也会出现灰斑。和茎一样,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颜色为红棕色,中间为灰色。有时,会出现模具层。大豆种子带菌是灰斑病传播的重要渠道。种子播下细菌后,幼苗很可能会有病斑,然后随着不断的生长,细菌的危害程度会不断增加,导致田间正常的大豆幼苗,也会被感染。一般情况下,种子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留种子,一个是农资商店购买的种子。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先说自留种子的情况。一些农民认为去年种植的大豆产量很高。今年想继续种植,使用自留种子可芹老族以降低一些成本。如果有一个轻微的灰色斑点,收获的大豆种子可能含有细菌。

问答拓展:灰霉病为害表现什么症状?怎样防治?

灰霉病属真菌病害,是草莓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危害尘码严重,病害发生年份可使草莓产量损失50%左右。
灰霉病发病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朵和果梗。在浆果成熟期,颂知为害症状非常明显。受侵染的浆果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呈油浸状,后扩大到整个果实,果肉组织变软,失去香味和色泽,使整个果实腐烂。果实表面形成一层灰色绒状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带到其他植株上再侵染。该病在气温20℃左右的阴雨连绵天气条件下发病野兄消最重。在地势低洼,植株过密,杂草丛生,通风不良,潮湿的地段上发生严重;在空气干燥,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发病较轻。
病菌以菌丝形式在叶柄、枯叶、病果和落果中越冬,也可以菌核的形式越冬。该病的适应性很强,在2~30℃下均能生长发育,但以17~26℃最为适宜。空气湿度大有利于发育,在空气干燥的条件下,也能保持一定的生活力。
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枯叶、烂果和落果,以减少病源;②要合理密植,经常去除老叶,枯叶,为通风透光创造条件;③蕾前用50%速克灵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④从花序出现开始喷布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即可防治灰霉病。

问答拓展:灰霉病发病条件是什么灰霉病是什么病菌

1、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Botrytis)的真菌引起。
2、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腊雀唤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通常有一个发病中心然后向周围扩展,发生后如不及时防治,蔓延较快。
3、该病一般从植株伤口及衰老器官或枯死组织侵入,蔓延至幼果。残败花器是主要侵染源,生产中多通过人工授粉进行传播,所以说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也是用药防治的关键时期病菌发育适温10~23℃,最高30~32℃,最低4℃,适湿为持续90%以上的高湿岁渗条件。
4、遇连阴天多,气温低,棚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放风不及时,发病重。棚温高于31℃,孢予萌发速度趋缓,产孢量下降,病情不扩展。
5、以菌核在土壤或病残轮凯体上越冬越夏,温度在20~30℃。病菌耐低温度,7—20℃大量产生孢子,苗期棚内温度15—23℃。弱光,相对湿度在90%以上或幼苗表面有水膜时易发病。花期最易感病,借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从伤口、衰老器官侵入。如遇连阴雨或寒流大风天气,放风不及时、密度过大、幼苗徒长,分苗移栽时伤根、伤叶,都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