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区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271 次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区别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区别及其防治

南方锈病

南方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上。南方锈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水稻锈菌、玉米锈菌和小麦锈菌,它们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大规模感染。南方锈病的发病特点是病斑呈现出***或橙色,严重时会导致作物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南方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伤害。我们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加施肥量、掌握好灌溉量等。

本地锈病

本地锈病是指在当地长期存在的一种锈病类型,主要发生在作物的叶片和茎秆上。本地锈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小麦条锈菌、玉米锈菌、水稻锈菌等。本地锈病的发病特点是病斑呈现出棕色或黑色,其形状呈现出条状或点状,严重时会导致作物减产或死亡。本地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喷洒、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及时更换种植品种,避免同一种植品种连续种植,以免病害发生。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区别

南方锈病和本地锈病都是锈病,但是两者在病原体、发病特点以及防治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病原体为水稻锈菌、玉米锈菌和小麦锈菌,发病特点是病斑呈现出***或橙色;而本地锈病则是在当地长期存在的一种锈病类型,病原体主要有小麦条锈菌、玉米锈菌、水稻锈菌等,发病特点是病斑呈现出棕色或黑色。在防治上,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防治措施

南方锈病和本地锈病的防治措施都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加施肥量、掌握好灌溉量等。对于南方锈病,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或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如利用拟青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来控制病害;物理防治是指利用高温、紫外线等物理因素来控制病害,如利用高温烘干土壤等。

南方锈病与本地锈病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南方锈病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多大?

南方锈病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的减产或死亡。南方锈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水稻锈菌、玉米锈菌和小麦锈菌,它们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大规模感染。我们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防治。

问题二:本地锈病如何预防?

本地锈病的预防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加施肥量、掌握好灌溉量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及时更换种植品种,避免同一种植品种连续种植,以免病害发生。

问题三:南方锈病如何防治?

南方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伤害。我们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加施肥量、掌握好灌溉量等。对于南方锈病,我们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

问题四:本地锈病如何控制病害的传播?

本地锈病的控制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增加施肥量、掌握好灌溉量等。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以避免病害的传播。

问题五:南方锈病的化学防治对环境有何影响?

南方锈病的化学防治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伤害。在进行化学防治时,我们需要严格掌握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

问答拓展:玉米得锈病用什么药好呢?

可选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进行。
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主要侵染纯庆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亮裤岁出铁锈色敬睁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问答拓展:玉米南方锈病,南方锈病怎么防治

病叶上会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堆颜色为橘黄,病原菌侵染后,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很快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南方锈病是一个在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地区最常见的病害,流行速度快影响产量严重,比普通玉米锈病更危险。

一、玉米南方锈病

1、病叶上一般会产生夏孢子堆,在叶片正面比较多,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颜色从金***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发病初期是***状隆起,表皮破裂后就会散出金***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会布满孢子堆,导致大量叶片干枯,李枝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

2、玉米南方锈病夏孢子堆的颜色为橘黄,病原菌侵染后,会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而且还会很快发展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南方锈病和普通锈病不同的症状是它的夏孢子堆生于叶片正面,数量多,分布密集,很少生于叶片背面。即使叶背会出现少量夏孢子堆,但仅分布于中脉及其附近。

3、玉米南方锈病是一个在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地区比较常见的病害,它的流行速度快而且对产量的影响很严重,比普通玉米锈病更危险。这个病害的病原菌一般会在南方沿海地区冬季种植玉米的地区进行越冬,在一个生长季节长距离随暖湿气流从南向北由夏孢子传播。

二、南方锈病怎么防治

1、一定要科学合理安排鲜食玉米的播期,避开或推迟南方锈病的高发期,这样就能减轻南方锈病发病程度及危害。根据调查,春枣卖播鲜食玉米基本上不发南方锈病或者发哪岩敏病很轻,可以不防治。夏播玉米如果在7月25日以前播种,就会导致南方锈病发生重,在7月底到8月上旬播种,南方锈病的发生就会比较轻。

2、一定要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但不利于南方锈病发生的生态环境。种植鲜食玉米是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较高的地块,沟行布局必须要合理,易通风、采光。

3、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在植株发病初期可以喷施20%三唑酮EC1500倍稀释液,或43%戊唑醇SC2000倍稀释液,或10%苯醚甲环唑WG2000倍稀释液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交替施用,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

问答拓展:为什么近年来玉米锈病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如何控制?

我国高发的玉米锈病有两种,分别叫做“普通型”和“南方型”,普通型锈病发生较广,但危害较小;南方型锈病一旦感染,减产非常严重。但“南方型”并不是只会在南方产区发生哦,北方玉米种植区同样要警惕。
普通型锈病的病斑为圆形到细长型,咖啡色,可出现在叶片上下两面,而南方型锈病在则是产生淡***长形、卵形或梭形小脓疮或病斑,一般只产生在叶片上表面。
如果实在不能分辨也没关系,综合来说,发病初期,叶片锋颤上产生淡***小斑点,稍微突起,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越来越多,随后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红褐色锈斑,隆起的***斑点表皮破裂,撒出黄褐色的粉末,后期成为黑色斑点。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上述病斑,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大量叶片干枯。严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秆干枯,致使果穗营养不良,出现小穗秕粒甚至不结实,最后导致减产。
玉米锈病的病源是一种真菌,它主要是通过气流进行传播的。在有病原菌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合适的气候是造成玉米锈病流行爆发的主要因素。玉米普通锈病在温暖高湿天气适于发病,气温为16~23℃有利于病害发生;南方锈病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发病严重,温度为27℃时最适发病。降雨是影响病害的重要因子,降雨次数多,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传播和侵入,可加重病害的发生为害。
在管理方面,排水不畅易产生积水的低洼地块、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的地块易发病。过多使用氮肥会降低作物抵抗力而加重病害发生。
除此之外,种植的品种对于感病情况的差异也是很大的。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甜质型玉米的抗病性也较差,而马齿型品种则较抗病。玉米叶色及叶片的多少与玉米锈病的发病轻重也有关系,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碧基亩。
目前容易感染普通型锈病的玉米品种有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2、掖单13、丹玉13、铁单8号、西玉3号、沈单7号、郑单958等;容易感染南方型锈病的玉米品种有郑单14、郑单958、掖单12、掖单13等。
首先就是尽量避免锈病的高发环境了。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锈病高发条件主要是高湿。那么我们一定要在整个生育期防止水渍,避免大水漫灌。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水,可以提高作物抗病力。
在施肥上,避免氮素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注意中耕松土,防止土壤过分板结。如果连作使病原菌在土中积累,会使土壤带菌量增大。与非禾本科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
如果锈病已经发生,为防止病害扩散蔓延,就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了。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0.2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玉米锈病的防治关键是掌握防治时期,在感病品种面积大且阴雨连绵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做到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病叶期及时防治,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次数视防治效果而定,一般间隔7~10天,连喷2~3次即可控制病害。若喷后24小时内下雨,应当在雨后补喷。
除此之外,悔森种植抗病品种是玉米锈病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准备种植玉米的种植者们可以参考鲁单50、农大108、中原单2、鲁单981等品种,抗病性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