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的调查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43 次
小麦条锈病的调查方法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它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小麦条锈病。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来控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一、外观观察法

小麦条锈病的病斑先是淡***,后变成红褐色,形成条状或半环状。我们可以通过对小麦叶片的外观进行观察,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了小麦条锈病。

二、病原学检测法

我们可以通过在小麦叶片上进行病原学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了小麦条锈病。病原学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检测出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三、病情调查法

通过对小麦田间的病情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和趋势。病情调查需要有系统的调查方法和标准,可以通过制定调查表格和样本采集来实现。

四、遥感技术法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卫星等设备,对小麦田间的病情进行高效、精准的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和图像信息,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关问题:1、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药、合理轮作等。

2、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长期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长期的发病规律有所不同,一般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较为严重。

3、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是条锈菌,它是一种真菌,能够在小麦叶片上形成红褐色的病斑。

4、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

5、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关拓展:

问: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小麦的条锈病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关于当前如何有效防治小麦条锈病。我们提示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强病情监测

各级农技推广、植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工作,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执行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调查范围,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

二是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

三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为有效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2、抓好早期预防

一是在认真推广种植抗耐性品种和切实推广禾果利、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的基础上,搞好早期预防,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减轻小麦条锈病田间防治压力。

二是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通过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见一株防一片、见一片防一块",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

3、药剂防治措施

亩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l5~20克或l5%的三唑酮75克加水40-50千克或亩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做到挑治与普治相结合。

小麦条锈病与纹枯病、叶枯病混发时于发病初期,亩用12.5%禾果利15-2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加水40-50千克喷防,7天防一次,连喷2次,效果优异,既防条锈病,又可兼治纹枯病、叶枯病。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防治时间: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等。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以及大田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1、防治时间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发病率达到5%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时间。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与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高峰期避开;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严密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掌握有关种植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

(2)化学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于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大田则采用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若病情严重,可在10天后进行第2次喷药,做到“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以降低环境污染。

二、小麦条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起,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结露、下雨和降雾等。

2、条形柄锈菌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较低,其中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宜温度7-10℃;侵入适宜温度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