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29 次
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

小麦锈病转主寄主

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它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更是增加了小麦生产的困难程度。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概念

小麦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上形成红色、***或褐色的锈斑。而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是指,小麦锈菌在小麦上生长繁殖后,还会在一些非小麦植物上生长繁殖,这些非小麦植物就成为了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使得小麦锈病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

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影响

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对小麦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增加小麦锈病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使得小麦锈病的防治更加困难。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使得小麦生产的成本增加,因为除了对小麦进行防治外,还需要对转主寄主进行防治。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还会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田间管理

加强农田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2.适时施肥

合理施肥,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和传播。

4.防止病菌传播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株,防止病菌在田间传播。

小麦锈病转主寄主的相关问题

1.小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锈病的症状是在小麦叶片上形成红色、***或褐色的锈斑。

2.小麦锈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小麦锈病的传播方式有风传、种子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3.小麦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锈病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小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如何防治小麦锈病?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采取增加田间管理、适时施肥、种植抗病品种和防止病菌传播等措施。

5.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对小麦生产产生什么影响?

小麦锈病的转主寄主现象会增加小麦锈病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使得小麦锈病的防治更加困难,同时还会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拓展:

问:什么是小麦的抗锈病

小麦锈病
担子菌中几种锈菌寄生在小麦上所引起的病害。受害小麦在生长发育期主要病状表现在叶子或秆上出现鲜***或红褐色的粉泡状病斑。显微镜下观察时,可见病斑中为很多单细胞的夏孢子,称夏孢子堆。它们是由侵入到小麦植株内的菌丝体上产生的。小麦锈病在整个生活史中,除了产生夏孢子外,还产生其他类型的孢子,最多的可产生5种孢子,但仍以夏孢子危害严重。夏孢子侵害和蔓延得很快,它从侵入新植株到产生出新的夏孢子只需8~12天。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小麦锈病有3种:一为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的条形柄锈菌(小麦条锈病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发生在叶鞘和穗上,夏孢子堆小,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虚线状,鲜***。该病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另一种为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鞘、茎秆和叶片基部,严重时也发生在麦穗的颖片和芒上。有时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夏孢子堆红褐色,长椭圆形,散生,不排列成条。该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生活史中有2个寄主,一为小麦,在其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再侵害另一类植物,即小檗或十大功劳的叶片上,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以后锈孢子又再侵害到小麦上,进行新的循环。但这5种孢子中,对小麦危害最重的仍是夏孢子。全国各地均发现过此病。第3种为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隐匿柄锈菌引起的病害。病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在茎秆或穗部。夏孢子堆圆形或近圆形,桔红色。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问:农业问题:四季豆锈病的转主寄主都是些什么植物?

锈病分布广且危害性大,多见于禾谷类作物、豆科植物和梨等。

四季豆锈病的防治:1、收获后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焼毁。
2、实行与叶菜类、瓜类等非豆科蔬菜轮作。
3、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
4、加强田间管理,施足肥水,不偏施氮肥。
5、及时摘除病叶、老黄叶,并要带出豆田或烧或埋。

问:梨锈病病原菌的转主寄主是()。

参考答案:桧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