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红锈病用什么药 人参红锈病用什么药最好
人参红锈病用什么药?——以专家角度看待农业问题
一、人参红锈病简介
人参红锈病是由红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人参的叶片上。患病的叶片会出现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红色或棕色斑块。严重时,病斑会覆盖整个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导致人参生长不良、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二、人参红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人参红锈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田间管理
在人参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秸秆等病源,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干燥卫生。
2.选用抗病品种
在人参种植过程中,要选择抗病品种,降低患病风险。
3.使用药剂
在人参红锈病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三唑酮、硫酸铜、多菌灵等。其中,三唑酮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能快速有效地控制人参红锈病。
三、如何正确使用药剂?
虽然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参红锈病,但是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对人参产生负面影响。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在使用药剂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正确使用。
2.控制药剂浓度和用量
在使用药剂时,要控制药剂浓度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3.注意药剂喷洒时间
在喷洒药剂时,要选择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的时候进行,避免药剂随风飘散,造成污染。
四、人参红锈病用什么药?——拓展问题
1.人参红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人参红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的红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不规则的红色或棕色斑块。
2.人参红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人参红锈病会影响人参的生长和品质,导致人参生长不良、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3.除了三唑酮、硫酸铜、多菌灵,还有哪些药剂可以用于人参红锈病的防治?
除了三唑酮、硫酸铜、多菌灵,还可以使用氧化锌、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4.人参种植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病害?
人参种植中还有黄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常见的病害。
5.除了药剂防治,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人参红锈病?
除了药剂防治,还可以通过做好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等措施来预防人参红锈病。
问答拓展:人参的红皮病很严重,怎么防治人参的红皮病?
人参红皮病:亦称“水锈病”,参农俗叫“小红孩”,是现阶段人参,高丽参,种植中产生比较广泛而且日趋比较严重的病害,轻则为10-30%,重则可以达到80-100%,比较严重严重危害人参的生产量和品质。
产生规律性:人参红皮病产生的缘故比较繁杂,一般觉得是是非非浸染性病害。土壤换气能力差,铁、锰离子成分高是人参红皮病产生的关键缘故;参根表层独有的桔红色病菌,也可能是造成此病的要素之一。翻耕比较晚,土壤常未充足熟成及多雨季节工作等导致土壤环境湿度大、换气能力差,使土壤长期性处在复原情况,及其地形低洼地是造成病发的关键缘故。
病症:人参红皮病的主要表现特点是参根外皮展现不一样水平的淡褐色并伴随烂掉,人参地面上部发生枯萎,也是有的人参主茎地面上部不发生黄萎状况,仅仅被害的根处表层展现不一样水平的淡褐色,经常出链宴链现裂痕,单单从地面上部无法分辨有没有红皮病产生。
预防方式:尽早翻耕和用隔年土种参当初秋天栽参商业用地应于初春开展翻地或刨地,经较长的时间风轻轻吹日晒淋雨做到熟成,改进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换气性,使二价铁离子空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降低红皮病的病发概率。
应大棚孙力提倡营销推广用隔年土种参,尤其是田地栽,务必休闲娱乐1-2年。用隔年土种参,是隔年历经2个三伏天,可祥轿使土壤充足熟成,又能使土壤中的铁、锰离子空气氧化,清除产生红皮病的要素。运用多原素土壤调理剂,人力提升微生物菌种的生态体系,执行微生物修补工程项目,从而改进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热土安”施入土壤后能促进二价铁、锰离子尽早空气氧化,清除隐。
以上便是人参红皮病的病症及预防对策,该病害参根级别减少,常导致非常大的财产损失,期待大伙儿可以合理的管理方法以防导致多余的损害。
问答拓展:帮忙啊!我是养殖人参的但现在人参上面全是红色的锈斑,我该怎么办啊?重谢
锈腐病是人参的一种重要根病,此病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其发病率,野山参为25%左右,园参为30-40%,个别严重的可达70%以上。从幼苗到各年生人参均能感染此病,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结冻期除外)。锈腐病对人参的产量和质量有严重的影响。1、病状
人参锈腐病危害人参的主根、芦头、芽苞。根上病斑起初为黄白色小点,逐渐扩大或融合,最终病斑呈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铁锈样黄褐色病斑,边缘稍隆起,中央微胡模陷,多数与健部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一片,并深入内部组织,导致干腐或染其它病菌,进而引起软腐。参根感病后,地上部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不展大腔、叶上出现红褐色斑点,以至全部变红而枯萎死亡。参根受害轻时,仅表皮下几层细胞发病,根内部仍然完好,没有须根,刮去腐烂组织后,其余仍保持健康状态,地上部与健康植株无明显区别。参根受害重时,侧根(支根)烂掉,受病部位呈黑褐色,严重者,由于细菌从伤口侵入而加速烂掉,使根全部烂掉,同时,在烂根上也发现有白蜘蛛。芽苞受害后变为黄褐色,腐烂不能出苗。芦头被感染后,也可造成缺苗。茎及茎部发病,起初为淡褐色条斑,后来向上下蔓延,变为红褐色,严重时,茎及茎基部烂掉,植株死亡。
2、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通气透水性能好的参地,防止土壤湿度过大。清除土壤中残留的树根。土壤要充分熟化。
(2)移栽前,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进行土壤处理,用量为10-15克/㎡。也可以在移栽前用甲基溴进行土壤消毒,用量为50克/㎡或用维博亩进行土壤消毒,用量为100克/㎡。
(3)防止裤仿缓碰伤参根,挑选无病一无伤口参苗栽植,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参苗可用50%多菌灵400-600倍液或代森锌200-300倍液或多抗霉素150-200ppm浸渍8-15分钟,稍晾干后移栽。发现病株及时挖掉,病穴处用生石灰消毒。
(4)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防治人参锈腐病效果显著,用量为20克/㎡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人参红皮病?
(1)人参红皮病又名水锈病,属多发性、常发性疑难病害。其症状是人参根皮变成黄褐色或褐色,表皮变厚变硬,轻者病根在土壤条件得到改善时可逐渐恢复,地上部茎叶无任何症状。重者表皮有裂纹,须根枯死,圆高茎叶萎蔫,参根随之腐烂。红皮病多发生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较大的地块。由于土壤持水量大,通气性变差,土壤处于缺氧状态,促成还原反应,当土壤含有大量铁离子时,由根泌出的氧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呈凝胶状膜覆盖在参根表皮上,呈红褐色。该病在有些地方发病率高达80%以上,给人参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失。(2)防治方法①整土用隔年土栽参,在休闲期间多次耕翻,并细打土,使土橘游尺壤充分熟化,减少人参生长过程中有机物腐熟而大量耗氧,可使低价可溶性铁、锰物质随雨水的淋溶渗透到土壤耕层以下,减少铁、锰的含量。这是红皮病防治极为重要的措施。还要因地制宜适当高做床,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避免低洼积水地栽参,若低洼地,地形平坦,重发区的地块,做床高度可达35~40厘米。勤松土创造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磨迹若有机质含量太多,黑土层太厚的地块可掺1/3的活黄土,改善黄土物理性状,可减轻红皮病的发生。
②调水夏季是红皮病的盛发期,人参对水分需求的规律则是喜水且要保持相对稳定。故夏季的水分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应做好防旱排涝,控制好床土含水量,防止雨水滴在床面上,防止土壤水分过大。
(3)控光光照强度过大也是导致红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7月中下旬是发病高峰期,应根据人参的年生、季节、生育期的需光规律,搞好调光控光。
(4)施用土壤调节剂可采用生石灰土壤调节剂防治红皮病。但生石灰的施用量要因地制宜。重发区、易涝地、低洼地、黑土比例较大的地方,要适当加大剂量。一般地方剂量为每平方米250克,要选择细度好,色白的优质生石灰。在施用时期和方法上,要做到早施,最好在打土或倒土时施用,并掺拌均匀,切不可在移栽和播种同时施用,以防烂种(特别是催芽种子)。
人参红皮病是一定土类的特征性病害。病因是由多种生态条件并相互作用所致。所以只采用单项措施防治红皮病是不能奏效的。因此采用综合性防病措施是控制降低红皮病的有效途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