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山药白锈病如何防治 山药白锈病如何防治最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97 次
山药白锈病如何防治 山药白锈病如何防治最好

一、山药白锈病的症状和危害

山药白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嫩茎。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一些小的白色点状或线状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这些斑点逐渐扩大,融合成大片的白色病斑,严重时病斑会覆盖整个叶片和嫩茎。病斑上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粉末状的孢子,这是病菌的繁殖体,会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到其他山药植株上,导致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山药白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叶片和嫩茎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影响山药的生长和产量。

2.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叶片和嫩茎的功能减弱,影响山药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山药的质量下降。

3.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的叶片和嫩茎变干变黄,影响山药的观赏价值。

二、山药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山药白锈病的重要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2.保持通风透气

山药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透气,避免植株间距过密,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3.合理施肥

山药生长过程中,要合理施肥,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4.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措施

山药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病害,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杀菌剂,剪除病叶等。

三、如何应对山药白锈病的发生

1.如何识别山药白锈病

山药白锈病的症状和危害已经在前面介绍过了,因此在山药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山药的叶片和嫩茎,及时发现和识别山药白锈病。

2.如何处理受感染的山药植株

一旦发现山药植株受到了白锈病的感染,应及时剪除受感染的叶片和嫩茎,减少病害的扩散。

3.如何使用杀菌剂

如果山药白锈病已经严重,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治疗。使用杀菌剂的时候,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山药植株造成伤害。

4.如何预防山药白锈病的发生

预防山药白锈病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措施。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通风透气、合理施肥等多种方法,预防山药白锈病的发生。

四、山药白锈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1.杀菌剂使用要注意剂量和方法,避免对山药植株造成伤害。

2.使用杀菌剂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3.预防山药白锈病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措施。在山药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透气、合理施肥等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

4.及时发现病害,采取措施。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加重。

5.在山药种植中,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和种植方式,避免病害的发生。

五、相关问题


1.山药白锈病如何预防?

山药白锈病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通风透气、合理施肥等多种方法,预防病害的发生。

2.如何处理受感染的山药植株?

一旦发现山药植株受到了白锈病的感染,应及时剪除受感染的叶片和嫩茎,减少病害的扩散。

3.山药白锈病可以使用哪些杀菌剂进行治疗?

山药白锈病可以使用多种杀菌剂进行治疗,但是使用杀菌剂的时候,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山药植株造成伤害。

4.山药白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山药白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叶片和嫩茎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影响山药的生长和产量;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叶片和嫩茎的功能减弱,影响山药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导致山药的质量下降;病害严重时,会导致山药的叶片和嫩茎变干变黄,影响山药的观赏价值。

5.如何识别山药白锈病?

山药白锈病的症状和危害已经在文章中介绍过了,因此在山药生长过程中,要经常观察山药的叶片和嫩茎,及时发现和识别山药白锈病。

问答拓展:夏季种植山药时应该如何预防病害呢?

山药,是中医药的名称。本品为盾叶薯蓣的干燥根茎。11月至12月,切根、清土,用竹刀刮去表皮,晾干或晒干。选用粗山药,用水浸泡,加点火,盖上棉被,保持湿润闷热,然后放在木板上,揉成圆柱形,两头一起切开,晾干后磨光。主治,健脾、补肺、强肾、益精。治疗脾虚泄泻、慢性痢疾、虚寒咳嗽、口渴、遗精、***、***。滋补脾胃,促进津液和肺,补肾和收敛精。用于脾虚、少食、持续腹泻、肺虚咳嗽、***遗精、***、***、虚热口渴。

在阳光明媚的山区野生,喜温,性寒,在北方稍覆盖即可越冬。由于山药是一种根深叶茂的植物,栽培区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菜松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土壤呈酸性时,易产生分枝和根瘤,影响根系的产量和质量;如果碱性太强,根就不能充分生长。为了中和土壤的酸性,应在南方较酸性的土壤上施用石灰栽培。

每年10月挖出地下根,将根茎上部折下15-25cm。根茎稍微暴露在阳光下蒸发水分。2-3D暴露后,伤口愈合,放入室内或室外挖掘储存。坑的深度和悄激氏覆土的厚度不应冻结路头。河南坑深40cm,覆土6cm,寒冷天气覆土10cm。保持湿润。次年4月,将其取出,行距30~45cm,株距18~20cm沟栽。芦苇头被放在犁沟里,上面覆盖着泥土。球茎繁殖,在四月中旬,将去年秋天收集的球茎从坑中取出,然后在阳光下播种。行距30cm,株距10-15cm,沟深6cm。将球茎放入沟中,覆土启散6cm,约一个月即可发芽

田间管理出苗后,应搭设支架,使茎、藤向上生长。脚手架材料不受限制。竹子,高粱秸秆和树枝可以使用。5月至8月,应***追肥,以粪肥、稳定肥为主,可结合浇水或在根系周围撒施。如果浇水后下雨,土壤太湿,根系就不会向下生长,形成叉根。雨季应注意排水,适当浇水。浇水过多也容易引起锈病,使早期落叶,影响根系产量。白铅册锈病和褐斑病是害虫防治的主要病害。防治,设置支护,做好通风,不得种植在危险潮湿的水域。

问答拓展:白锈病的最佳防治配方,是什么菌引起的

发病初期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地喷洒50-60L的药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一共喷洒1-2次。

一、白锈病的最佳防治配方

1、发病初期时,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亩地喷洒50-60L的药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一共喷洒1-2次。

2、在病害盛发的时期,喷洒75%百菌淸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每隔5-7天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3、病发时,使用53%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一共喷洒2-3次。

4、使用浓度为10%的盐水进行选种,将种子中的空粒、瘪粒、病籽去除,然后使用种子总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5、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2-3年);施肥时,避免偏施氮肥,并注意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采收后,深耕深翻土地,及时清除掉田中的病残体。

二、白锈病是什么菌引起的

1、白锈病是由白锈菌(大孢白锈菌)引起的,白锈菌在0-25℃均可萌发,其孢子囊萌发最低和最适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25℃。除侵染白菜类蔬菜外,还侵染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危害作物叶片。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18℃。

2、病症:发病初期时,在染病叶片背面长出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表面略有光泽,当疱斑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在染病叶片正面则呈现出黄绿色边缘不明晰的不规则斑,有时交链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转呈黑色。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

问答拓展:请问老师们,白锈病用什么药来防治

蔬菜白锈病(叶片反辩李面有白色漆状孢状物),建议烯酰吗啉或者霜斗闷脲锰锌或者甲霜灵锰锌或者霜霉威盐酸盐或者乙磷铝锰锌等等交替使用(霜霉病农药同时可以防治白锈病),叶片光滑不沾药,最好混合有机硅助剂。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携销迟分。这是植保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