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绿叶蝉打什么药
这篇农资经验会给广大网友剖析“茶树绿叶蝉打什么药”的内容进行概括性分析,期望对农资人们稍微有点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茶树绿叶蝉一般可打吡虫啉10%可湿粉。使用方法可参考以下方法:每亩茶园用20-30克吡虫啉10%可湿粉(或2.5%敌杀,2.5%功夫乳油30-40毫升,25%阿克泰水溶剂4-8克),用50公斤水或24%快灵水制成1000-1500倍喷雾。
好文探索:专打茶小绿叶蝉的农药_茶叶绿叶蝉打什么药最有效?
假眼小绿叶蝉,俗名叫浮尘子,是我省各茶区茶树上主要的害虫之一。受其危害,轻者芽叶受损、产量降底,重者芽叶被毁,造成失收。
针对茶叶绿叶蝉,打什么药最有效呢今天茶文化网来介绍一下。
以若虫、成虫刺吸嫩梢芽叶汁液,雌成虫且在嫩梢内产卵,导致输导组织受损,养分丧失,水分供应不足。
芽叶受害后表现凋萎、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变以至枯焦,节间短缩、质地变脆,全年中尤以第二轮茶受害最重。
假眼小绿叶蝉具趋嫩性,只危害嫩梢芽叶,性畏光怕湿,晨早霜水未干时不太活动,太阳出来后逐渐向篷内转移,它的成虫是逐渐孕卵的,卵是逐日产出,每日产1~2粒,因此决定了它的发生代数是不整齐的,归结起来它在发生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采用生态调控的方法,另一个是靠化学农药控制的方法。
1、生态调控所谓生态调控,就是利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如修剪、采摘等,充分保护自然天敌,发挥天敌作用,控制好小绿叶蝉的发生,例如我省雷州半岛的海鸥农场、勇士农场就是采用生态调控的办法,在7000多亩茶园中不打农药,十多年来长期把小绿叶蝉控制在不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之下。
芽叶受害率低、虫口密度低,蜘蛛种类多、数量多,缨小蜂寄生率高,完全控制住了小绿叶蝉。这种方法省事、有效、成本低,不会造成茶叶农药残留污染。
采用生态调控的方法,实施初期会有一定风险,即停止施药初期虫口会有一定程度上升,但不用害怕,当寄生蜂、蜘蛛等天敌种群数量上升时,便能起到控制作用。
2、化学农药控制化学农药控制的方法,这是各地茶园普遍采用的方法,效果是有的,但也有较大弊病。
用药以后杀伤了天敌。据调查,凡是用过农药的茶园,便很难找到缨小蜂,蜘蛛的数量也迅速降低,天敌的作用便难于发挥。
而小绿叶蝉发生不整齐,卵又产于嫩梢中,打一次药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而要经常打药,这样便造成了恶性循环,愈打药愈要依赖药。
一些茶场采一次茶就打一次药,每年要打很多次药,虫子仍然发生多,而成本增大了,农药的残留也增多了。
各地应克服盲目依赖化学农药的思想,尽量少用农药,即使要用农药也要选准农药,做到对症下药,以减少农残和降低成本。
当前,专打茶小绿叶蝉的农药中效果较为理想的农药有天王星、功夫、硫丹、巴丹、吡虫啉等。
具体用法是:10%吡虫啉15~20克稀释成4000~5000倍液,35%硫丹50~75毫升稀释成1000倍液,98%巴丹40~50克稀释成1000~2000倍液,2.5%天王星每亩用25~40毫升加水稀释成1500~2000倍液,2.5%功夫每亩用25~35毫升,加水稀释成2000倍液喷雾。以上各种药可任选一种,掌握在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前施药。
精选问答:
1、豆角开花期有飞虱可用苦参碱来喷吗?
豆角开花期有飞虱是可用苦参碱来喷的。
用大蒜油1000倍+苦参碱1000倍喷雾,每次间隔7-10天。防治蚜虫、飞虱、螨虫等虫害,减少病毒传播媒介数量,降低上病概率。
蔬菜上病后,最好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进行移苗、整枝、抹头等农事操作时,避开发病植株,事后喷施一次氨基寡糖素300倍+青枯立克300倍,钝化病毒,减少病毒传播,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感染。
2、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蚜虫有效吗?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可以杀死许多不同类型的害虫,包括蚜虫。蚜虫是一类喜欢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通常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来消灭蚜虫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化学农药,可以通过喷雾或涂抹的方式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时要注意剂量,过量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可能会对植物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使用时要注意使用方法,例如选择正确的喷雾器和喷洒方式,以及避免在植物上进行过多的喷洒。
3.在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之前,最好对目标害虫进行充分的调查,以确定最适合的使用方法。
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蚜虫有效,但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并确保对目标害虫进行充分的调查。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