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葱灰霉病发病症状 大葱灰霉病发病症状是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190 次
大葱灰霉病发病症状 大葱灰霉病发病症状是什么

大葱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大葱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该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症状表现为大葱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霉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缩、变黄甚至死亡。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大葱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

大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原菌会迅速繁殖并感染大葱,进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同时,大葱生长过程中的叶片老化、伤害等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地防治大葱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大葱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落叶、枯叶等。

2.合理施肥,保持大葱生长的健康状态。

3.及时修剪大葱叶片,防止其老化和积水。

4.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对于大葱灰霉病,可以选用有效成分为氟吡呋喃的农药进行喷洒。

三、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评估

对于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

1.观察大葱叶片上是否有灰白色的霉层,以及叶片的生长状态。

2.对大葱进行定期的病害检测,记录病害的发生情况。

3.进行大葱的产量统计,比较防治前后产量的变化。

四、大葱灰霉病防治的经济效益

大葱灰霉病的防治,不仅可以保障大葱的生长和产量,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因病害导致的大葱减产和死亡,提高大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五、大葱灰霉病的预防措施

为了更好地预防大葱灰霉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选用健康的大葱种苗进行种植。

2.保持大葱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病害检测。

3.加强大葱的管理和维护,及时修剪叶片和进行病害防治。

六、大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周期

大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周期,一般是在大葱生长期的5月至9月之间。在这个时期,大葱叶片生长旺盛,也是病害易发生的时期。我们需要加强大葱的管理和防治措施,保障大葱的生长和产量。

七、大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费用

大葱灰霉病的防治,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具体费用包括农药费用、劳动力费用、设备费用等。根据不同的防治方法和防治程度,费用也会有所差异。

八、大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效果如何提高

为了更好地提高大葱灰霉病的病害防治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加强大葱的管理和维护,保持大葱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

2.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防治。

3.加强农民的防治意识,提高防治效果的实施率。

问题:

1.大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大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同时大葱生长过程中的叶片老化、伤害等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2.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保持大葱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合理施肥、及时修剪大葱叶片、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等。

3.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答:大葱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观察大葱叶片上是否有灰白色的霉层、对大葱进行定期的病害检测、进行大葱的产量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

4.大葱灰霉病的防治可以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答:大葱灰霉病的防治,可以保障大葱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大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带来更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5.大葱灰霉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大葱灰霉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选用健康的大葱种苗进行种植、保持大葱生长环境的卫生清洁、加强大葱的管理和维护等。

问答拓展:请问怎样区分分葱灰霉病'霜霉病'疫病

灰霉病大葱叶片发病有三种主要症状:即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其中白点型最为常见,叶片出现白色至浅褐色小正铅斑点,扩大后成棱形至长椭圆形,潮湿时病斑上有灰褐色绒毛状霉层,后期病斑相互连接,致使大半个叶片甚至全叶腐烂死亡。干尖型病叶的叶尖,初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至灰褐色,后期也有灰色霉层。湿腐型叶片呈水渍状,病斑似水烫一样微显失绿,斑上或病健交界处密生有绿色绒霉状物,严重时有恶腥味、变褐腐烂。
霜霉病花茎表面形成一层疏松的绒毛状霉层,白色到淡紫色。干燥时叶片变为污白色或淡***,逐渐枯死。有时只有叶片尖端部分发病,变白枯死。局部侵染的叶片和花茎上,产生卵圆形、圆形病斑,扰迟大小不一,白色或淡***,边缘不明显,潮湿时表面生绒毛状霉层,干燥时变为枯斑。叶片中下部发病,则叶片上方***干枯。霜霉病的诊断特征为病斑黄白色,表面生有白色到淡举李好紫名绒毛状霉层,病叶软化易折。后期病部有时孽生腐生性真菌,出现黑霉,需注意鉴别。

问答拓展:葱!!灰霉!用什么药!!

葱灰霉病被害叶片上初生白色至浅灰褐色旦桐的小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相互融合成椭圆形眼状梭形大斑。鳞茎发病,湿度大时启渗,病斑密生灰褐色绒毛状霉层或霉烂、发勃、发黑。可悄迟脊以用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甲嘧菌酯,丁子香酚,抑霉唑,多抗霉素,咯菌腈,氟唑菌酰胺等加入有机硅防治。

问答拓展:大葱、洋葱、大蒜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特点?如何防治?

引起葱属植物灰霉病的病菌是主要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4个种:葱腐葡萄孢、葱细丝葡萄孢、灰葡萄孢、葱鳞葡萄孢。
(1)发病症状①大葱。灰霉病最初发生在叶片上,出现1~3毫米近圆形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湿度大时,在病斑上生出灰色霉层。
②洋葱。灰霉病病菌在苗期即可侵染洋葱植株而进入潜育期,由于育苗时通风透光良好,致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田间发病主要为害洋葱叶鞘及鳞颈部等部位,并多始于近地面的外部叶片,尤其是有伤口或常有水珠的叶片上。初期在外部筒状叶上生白色至灰白色斑点,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数扰乎发展,逐渐扩展连成片,进而使洋葱叶片卷曲、***或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灰色霉状物,内部已腐烂。从而导致植株死亡。该病扩展迅速,3~5天便可蔓延至全田。
③大蒜。灰霉病多发生于植株生长后期。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色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3~0.5毫米,一般先从叶端向下扩展,导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白色至浅灰褐色,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大蒜灰霉病发生严重对,可由叶片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遍及整株,致使叶片变褐色或呈水渍状腐烂。易拔起,病部可见灰霉及菌核。(2)发病条件该病菌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薯悉播蔓延,病菌散落,致新生叶染病。发病适温15~21℃。(3)防治方法①合理轮作。应避免连作或与李让非葱蒜类作物轮作。如可采用水稻或玉米与葱蒜类轮作,实行2~3年轮作方式,可有效减轻该病发生。
②选育无病壮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壤中性微偏砂,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作育苗床。同时,苗床管理中要及早喷药防控,尽量减少带病苗传入栽培田。
③加强田间管理。应注意合理密植,避免因植株过于拥挤而产生有利于发病的遮光,冷湿条件;翌年早春浇返青水、鳞茎膨大水及追肥时,应依据天气预报,适时适量,做到看天、看地、看庄稼及早进行相应精细管理。
④土壤处理与精细整地。定植前随翻地,清除土壤中上茬作物的残根、老叶、烂叶等,以减少菌源。在栽植前7~10天应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每667米2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千克或50%福美双2千克,在翻地时均匀撒施于田间。
⑤合理施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以氮肥为主的基肥配方。每667米2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钾复合肥60~80千克为宜。早春浇返青水时,可在过去以氮素为主的基础上每667米2增加6~8千克速效钾肥,以强壮植株,增加抗病性,从根本上减轻灰霉病的为害。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轮换喷淋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