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防控先进个人 条锈病宣传标语
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条锈病的防控一直是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个人在条锈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围绕条锈病防控先进个人进行探讨和分析。
先进个人的技术手段
先进个人的经验总结
先进个人在条锈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他们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引入新的科技成果,提高防控效果。他们注重与农民的交流和合作,积极传授先进的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农民的防病意识和技能水平。他们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中的成果,推广到更广泛的农业领域。
先进个人的贡献和意义
先进个人在条锈病防控方面的贡献和意义不可忽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有效地控制了条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扩展问题
问题一:
条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条锈病的发生和传播与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病原体等因素有关。
问题二:
答案:
问题三:
条锈病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答案:
条锈病的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加强病害监测等。
问题四:
条锈病的防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条锈病的防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推广难度大等问题。
问题五:
未来,条锈病的防控方向是什么?
答案:
未来,条锈病的防控方向将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防控,以及绿色防控和可持续防控。
问答拓展:徐世昌的导师简介
徐世昌,男和兆桥,1955年生,辽宁沈阳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获博士学位。1981年至199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任教,并从事作物高产栽培、抗性生理、遗传育种等研究;1993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研究室副主任、所党委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植物病虫害抗性检测监督测试中心(北京)抗病性检测室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抗病虫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现主要从事小麦条锈病抗性评价与检测、抗病遗传机制及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抗病基因分析及分子标记与定位、外源基因导入及新基因发掘、有效基因转育与利用、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创建、病害综合防治等研究。“十一、五”期间,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实用分子标记建立及其选择效率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创建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麦抗条锈病温敏微效基因发掘、定位及利用研究”、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类麦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生物多样性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方法及遗传学原理和流行学机制研究”、农业部“948”项目“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的转育”;参加了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小麦种质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鉴定评价”、农业部专项“农作物病虫害疫情监测与猜橡防治”、农业部专项“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生态治理技术研究唤猛”、农业部专项“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鉴定”、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标准化试点”项目“作物种质资源抗病虫鉴定”、中丹(麦)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丹两国小麦条锈菌毒性进化研究”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与示范”等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和SCI源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制订行业技术标准1项,审定新品种3个,通过省级区试品种1个,参加省级区试品种8个;共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2024年被评为中国农科院“文明职工”;2024、2024-2024年度评为中国农科院“优秀***员”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优秀***员”;2024-2024年评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文明职工标兵”。
问答拓展:小麦的生产中,有哪些病虫害需要预防呢?
2024年小麦病虫害以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三病一虫”和恶性杂草为主攻对象,兼顾小麦条锈病。抓住关键时机防控防治,提高防效,减轻病害对小麦的危害,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01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
一是适期用药。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物巧一般发生地区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若小麦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
二是合理选药。积极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替代多菌灵、多酮等抗药性强的药剂品种,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升级换代;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慎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单剂。
三是科学施药。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要用足药量和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其中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
四是干燥入库。适时抢收,去除病粒,干燥入库,防止湿籽入库增加毒素污染风险。
02小麦白粉病
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即小麦拔节孕穗期,对早发重发田块,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1-5%的田块单独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病株率达15%或上部三张功能叶病叶率达20%,结合赤霉病防控,一并用药进行防闹轮治,重发地区第一次防治后隔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要用液蚂信足药量和水量,喷匀喷透,药剂品种可选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氟环唑等。结合小麦赤霉病防治时,慎用吡唑醚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03小麦纹枯病
2月底至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拔节初期,纹枯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10%开展防治;对重发田块,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7-1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已唑醇、井冈霉素等单剂或复配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施药。
04小麦条锈病
在加强田间监测的基础上,对早期零星发生区,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压低菌源基数,降低后期流行风险。
在穗期病叶率达5%,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
05小麦蚜虫
重点抓好穗蚜防治,对百穗蚜量达500头或有蚜穗率达5-10%时,及时组织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呋虫胺、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吡蚜酮等。
06麦田杂草
准确掌握防控时期。早春掌握在禾本科杂草齐苗后进行防治,阔叶杂草防治严格掌握在小麦拔节期前用药,小麦拔节后禁止使用除草剂;要在日均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防除,避免在低温寒潮前后用药,低洼积水田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科学选择药剂品种。要根据草相以及抗药性等情况,选用对路药种。对以罔草、看麦娘属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唑啉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等药剂防除;对以猪殃殃、繁缕等为主的阔叶杂草,可用氯氟吡氧乙酸、2甲4氯钠、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等药剂防除;对禾本科与阔叶杂草混生田块,可选择上述两类药剂组合用药;严禁选用长残留期除草剂,避免影响后茬作物。
问答拓展:李振岐的成就与荣誉
个人荣誉
1949年,李振岐因积极护校获解放大西北纪念章。1965年,他所领导的植病教研组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曾作为代表出席省群英会。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85-1989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1990年,国家教委给颂缺他颁发成绩显著荣誉证书。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他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系统研究了天水地区和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发生软件,提出了综合治理策略和技术方案,对控制两地区1990和1991年及其以后病虫流行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秦岭植物锈病,小麦条锈菌毒性变异的分子机理和大型真菌的生态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论野衫辩文150多篇;主编、合编、合著专著7本。先后获国家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省部级奖5项。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贡献
李振岐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的贡献者。
1950年以来,李振岐主要从事小麦锈病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和省、部课题,发表论文108篇,主编专著3本。
1950-1956年,他与刘汉文共同主持,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防治途径。在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利用太白山不同海拔高度为实验基地,将纵向立体实验研究与横向跑面广泛调查结合,较快地查明了陕、甘、青地区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海拔高度界线和条件,明确了病菌的越夏方式、地区和范围,传播途径,越冬方式和条件,以及春季流行规律,并发现陇东等早播冬麦区为秋季菌源基地和传播桥梁地带。此项研究获1978年全国和省科学大会奖。1956年碧蚂1号小麦品种丧失抗条锈性后,给中国小麦生产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李振岐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全国协作分工要求,自1956-1990年,结合中国六批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实际,塌衫主持并系统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发现陇南为“越夏易变区”,病菌小种毒性变异为引起变异的主要原因,山区低温为引起变异的重要诱因,半山为变异的关键地带,并提出了控制对策。这一研究结果为解决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项研究的部分成果1987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