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期锈病防治
小麦拔节期锈病是小麦生长期间重要的病害之一,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十分严重。如何科学防治小麦拔节期锈病是农业专家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小麦拔节期锈病介绍
小麦锈病是由锈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分为条锈、黑锈和白粉锈三种类型。其中,条锈和黑锈是小麦生长期间最常见的锈病类型。小麦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锈病发生的高峰期。
二、小麦拔节期锈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小麦对锈病的抗性程度不同,在种植小麦时应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小麦抗锈品种,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合的品种。
2.合理施肥
小麦在拔节期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合理施肥是防治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施肥时要注意掌握好肥料种类和用量,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病害发生。
3.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拔节期,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杂草,保持土壤湿度,避免气温过高或过低。
4.使用化学药剂
在小麦拔节期出现锈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三、小麦拔节期锈病防治常见问题
1.小麦拔节期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拔节期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面出现红褐色或黑色的斑点,严重时叶片会脱落,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不良。同时,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小麦拔节期锈病如何预防?
预防小麦拔节期锈病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同时,科学使用化学药剂也是防治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3.小麦拔节期锈病如何治疗?
在小麦拔节期出现锈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在治疗时要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影响。
4.小麦拔节期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拔节期锈病会导致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小麦的种植效益。
5.小麦拔节期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拔节期锈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使用化学药剂等。
问答拓展:小麦的锈病要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尤其要选择抗条锈和叶锈的小麦品种,如京冬1号、8号,京引1号(春麦),京核3号、陇春8139(春麦)等,并注意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轮换。
②在锈菌的越夏基地麦收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也可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③冬麦播种不要太早;采用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及时浇水,以补充因孢子堆表皮破裂而损失的水分。
(2)药剂防治。①拌种。播种可选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克,拌种50千克;或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60克,拌种50千克。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以免剂量过大影响出苗。
②叶面喷雾。秋季和早春,病叶率达5%即需防治。可每667米2用25%三唑酮或12.5%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60千克喷雾。也可用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
问答拓展: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答拓展:小麦返青拔节期如何预防病害?农户有哪些小妙招?
一喷三防,防治对象是纹枯病,地下害虫,和麦蜘蛛,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加水50--75公斤麦底部喷施,间隔10再喷一次。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每亩40---50克麦基部喷施。小麦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缺苗,防治地下害虫是保障小麦全苗壮苗丰产的基础。防止措施以拌种为主,拌种药剂有50%1605乳油,75%3911乳油、辛硫磷、40%的氧化乐果等。拌匀后堆闷六小时以上即可播种。
病害方面有“烂根四病”——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还有病毒类的“黄花叶病毒病”和“矮花叶病”,以及锈病,白粉病,以及“赤霉病”之类潜伏下来的真菌。等等。虫害方面危害叶片的主要是蚜虫、红蜘蛛、吸浆虫、麦叶峰,危害根系的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它们常造成小麦缺苗断垄,对后期产量影响很大。
如果染上根腐病麦苗会成片早枯,病株银根不或茎基腐烂呈现“青枯”状死亡,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寄生菌,病菌可以在种子内外及病残体上越冬、越夏。根腐病是苗期的最主要的病。返青-拔节期,纹枯病、锈病等病害和红蜘蛛,建议用阿维哒螨灵加上苯甲丙环唑或苯甲嘧菌酯喷雾防治。
在使用禾草灵时要选择野燕麦、看麦娘初中期进行喷雾,在晴天但温度不能太高,防止量大或高温时影响小麦的生长。拔节后决不允许再使用禾草灵和除草剂,以防药害,出现杂草,人工进行拔除。这一时期常发多发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黄矮病、红蜘蛛、地下害虫等,其中纹枯病是发病较严重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