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病主要特征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却给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小麦叶锈病是一种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病害,其主要特征是在小麦叶片上形成黄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这些小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的斑块,最终导致叶片枯死掉落,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小麦叶锈病的危害程度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极为危害的病害,其危害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叶片枯死掉落,从而降低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2.对小麦的品质造成影响。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籽粒变小、变形、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小麦的品质。
3.对小麦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从而降低小麦的经济效益。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麦叶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叶锈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2.合理施肥。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养分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小麦叶锈病的发生。
3.做好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危害程度。
4.使用化学药剂。在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拓展问题
1.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是小麦叶锈菌。
2.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麦叶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
3.小麦叶锈病的危害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麦叶锈病的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的抗病能力、病害发生的时间和病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4.如何选用抗病小麦品种?
选用抗病小麦品种需要考虑品种的抗病能力、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
5.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有哪些危害?
化学药剂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化学药剂的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引起过敏反应、中毒等。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小麦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它的叫法也不一样,如叶锈病和薯猛秆锈病等,但性质是一样的。发病时受害部位出现***或褐色的孢子顷搭堆,这些孢子通过空气不断传播,传播速度快,受害面积极广,到后期孢子堆颜色逐渐变为黑色。它对小麦的影响极大,影雀手拿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使麦粒秕瘦,影响产量和品种。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可以喷施高收增产套餐,可以防病治虫,还可以促苗壮苗。
问:小麦叶锈病叶锈病有什么症状?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
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
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埋扰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
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
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
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胡腊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加入25克“天裤液滑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