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用农药喷药水 为什么不能用农药喷药水的原因
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业生产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和保护作物。使用农药喷药水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它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农药喷药水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农药会杀死不仅是害虫,还会杀死其它的生物,例如蜜蜂和其他有益昆虫。这些生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作物的生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农药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从而影响周围的环境。长期的农药使用可能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死亡,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生长。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使用农药喷药水也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农药可能会在作物上残留,从而被人们食用。这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生殖问题和神经系统问题。农药可能会通过空气和水源传播,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长期的农药接触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问题、皮肤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替代方法
虽然农药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和保护作物,但是使用农药喷药水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农民可以采用其他替代方法,例如使用天敌、轮作、混种和有机肥料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和保护作物,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使用农药喷药水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例如采用替代方法和加强监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同时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农药是一种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化学物质。农药不仅可以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农药的主要作用是杀死或抑制害虫、病菌和杂草,但是它们也会对人类造成危害。这些危害包括:
- 中毒: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或食入而进入人体。如果摄入过量,会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 致癌物质:一些农药中含有可能致癌的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的风险。
- 对儿童和***的影响:儿童和***对农药的影响更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神经系统和智力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农药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污染水源:农药可能通过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水源,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 破坏生态平衡:农药会杀死不仅是害虫,还会杀死许多有益的昆虫,这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土壤污染:农药可能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污染,这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替代方案
为了减少农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替代方案可供选择:
-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使用天然肥料和天然防治措施,而不是化学肥料和农药。
-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使用天然的敌害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菌。
- 旋耕和轮作:旋耕和轮作可以帮助减少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从而减少对农药的需求。
农药是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都有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农药,采用替代方案来保护农作物。
问答拓展:为什么在刮大风,下雨,高温等情况下不宜使用农药
农药对害虫、病菌和杂草的防除效果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常常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刮大风、下雨、高温、高湿等气候条件下,使用农药会影响药剂的残效期、降低药效、增加对环境的污染或增加产生药害的机会。所以,有些地方老农说:“看天时,巧用药”,这是农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1)大风
在刮大风天气不宜使用农药,治虫、防病和除草的效果一般都比较差,其原因:第一,刮大风易使药剂吹走散失,尤其以喷洒粉剂为甚,还能加速药剂的挥发,施药也不能达到均匀;第二,由于植株枝叶受到风的影响,相互振动和摩擦而造成药剂机械性的流失;第三,喷洒的药粉或喷雾的雾点易随风飘扬,不能很快降落和均匀附着在所要防治的林木的体表上,同时还污染大气;第四,风大,药剂容易飘落到施药操作人员的身上,增加了中毒的机会,对施药人员很不安全。
(2)下雨
雨水能直接冲刷掉药剂,造成流失,这册灶孝样除要影响杀虫、杀菌州稿和除草的效果外,还会造成污染河流、水域,以致发生水生动物中毒死亡的事故。在阴天或快要下雨的天气里,切不可施用农药。不同的农药品种和剂型对雨水的冲刷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敌百虫抗雨水冲刷性差些,而乐果、久效磷、三唑酮、多菌灵等,由于它们具有内吸作用,药剂能被植物吸收到体内,雨水对它们的影响就要小了。在剂型中,以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最不耐雨水冲刷,容易流失,而乳油农药由于在植物上能形成一层油膜,对雨水冲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3)高温
一般来说,高温会促进农药的分解,缩短农药的持效期,降低防治效果,增加药害等。其主要原因:第一,高温使用农药能加速农药的化学分解;第二,高温紫外光线也强些,也会加速药剂的分解;第三,气温高,能促进药剂有效成分的挥发;第四,在气温比较高的天气,药剂的化学活性比较强,农药的毒性也要大些,而林木在炎热的天气下新陈代谢作用比较旺盛,叶子上的气孔开放多而大,药剂喷上去很容易进入到体内去,容易发生药害,例如,石灰硫磺合剂、乳油和一些除草剂,在高温下使用,都有这种现象。在高温的天气里,如确实需要使用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浓度要低些外,应尽量不在炎热中午使用农药,以避免发生药害和施药人员发生中毒事故。
当然辩指,也有不少农药在较高的气温条件下,反而会提高药效,增加防治效果,特别是一些有机磷和有机硫制剂的农药,例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对硫磷和硫磺等,都有这些现象。例如,用40%乐果乳油防治棉蚜虫,气温在15℃时,对水稀释倍数只有2000倍,若气温达到25℃时,其稀释倍数就可达3000~4000倍。
(4)高湿
高湿并不同于雨水的冲刷作用,雨水冲刷主要是造成药剂的机械流失,而湿度主要是引起药剂的化学分解作用,使药剂失效或发生药害。比如空气中湿度大,雾气重,露水多的时候,不宜施用波尔多液等。因为这些药剂和湿度大的空气接触与碳酸气的作用,容易增加水溶性的药量,增加药害。再者湿度往往和温度是关联的,许多农药在高温下分解,可为高温所催化(而微生物农药要在高温情况下使用,方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阳光对药效也是有影响的,主要是紫外光线对许多种农药都有分解作用。例如乐果、五氯酚钠、辛硫磷等,遇到阳光就容易分解。好多种农药都用棕色玻璃瓶包装,就是为了避免遇光分解。
问答拓展:喷洒农药的误区,你知道吗?
1、用井水配液
井水中带有钙、镁等矿物较多,他们与药水易起化学变化转化成沉淀,致使农药原来的物理情况,进而降低药力。
2、不良气候下施药
起风打药会使农药飘落;下雨天施药,药水会被降水冲洗减少了药力;高温下施药,易产生重要和中毒了。因而,最好施药时间:早上8点、11点,中午4点、6点,天气晴好、轻风合适施药。
3、乱用农药
应依据农作物类型、预防目标和药物特性的姿陆差异而采取对应的农药,保证对症治疗,与此同时还需避免盲目跟风扩大施药量,易导致虫害饥册脊耐药性提高,减少了防效,还很容易发生肥害!由于虫类身体的祛毒酶的占比和活力会在高韧性的农药威逼下具有高些的基因变异率和表述率。
4、开花期打药
粮食作物和桃树在开花期施药,非常容易产生肥害!假如在此刻施药,药水(或药面)非常容易进到花盆陶瓷,破坏力或杀掉蜂花粉和花药等;与此同时,进到花盆陶瓷的药品还会继续将蜂花粉冲落,比较严重危害授粉牢固,导致虚假率提高。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开花期施药的正确时间,例如:
稻谷开花期服药应在授粉完毕、颖壳已合闭的中午3时之后开展。棉絮早上开花,在开花期施药,应在下午4时之后。黄豆早上6时开花,8时~10时为开花成熟期,中午开花很少,有黄豆施药应取在下午三四时之后为宜。麦类、豇豆等农作物不适合在开花期施药,应在花时或花后开展。
5、采前施药
粮食作物施药一定要留意“安全性观察期”,即最后一次施药至放养、获得(采摘)、应用、耗费农作物前的阶段,自打药后到含量降至较大容许含量所需时间间隔,以避免农药残余过道而导致人和动物中毒了。
现阶段的普遍农药的观察期规范为:
农药杀菌剂——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天;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7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7天;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5天;50%加瑞、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2~3天;64%消毒矾可湿性粉剂3~4天。
灭虫剂——10%氯氰菊酯乳油2~5天;2.5%溴氯菊酯2天;2.5%时间乳油7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10%快杀怪乳油3天;20%氰戊菊酯乳油5天;20%甲氰菊酯乳油3天;10%马扑立克乳油7天;25%喹硫磷乳油9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
6、一药并用
长期性服用一种或一种制剂的农药,容易使虫害、病原菌或野草造成抵抗性,减少防效。其缘故与乱用农药一样,会造成植物体内祛毒的基因变异率和表述率上升。因此在应用农药时应当各种类型或制烂渗剂更替应用。
问答拓展:农药使用七禁忌,分别是什么呢?
打农药的七个禁忌是经过经验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主要有以下七点:
(1)不能用井水配药,因为井水跟普通的自来水不一样,没有经过过滤的井水中含有钙、镁等一些矿物质,我们都知道,农药都是一些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会和这些矿物质产生反应,从而降低药效甚至改变药效。
(2)不能用不干蚂羡净的水勾兑农药,有些农民喜欢用河水直接勾兑农药,这是不对的,现在的河水中有许多污染物甚至一些化学元素,会破坏农药的药性,降低农药对病虫害的作用。
(3)不能在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因为在雨天和风天打穗物李完农药后,农药会被雨水或者大风冲刷掉,直接降低农药的效果,并且农药散落到土壤后还会对土壤造成一定影响。在高温下喷药会降低药的药效,还可能会让打药的人中毒。因为高温下,农药容易挥发,人体吸入后容易中毒。
(4)不能滥用农药,要因病施药,根据农作物猜迟的病虫害去使用相应的农药,因为不同的农药针对的农作物的药效都是不同的,不同类别的农药的使用在不同的农作物上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给果树驱虫的药不能给麦田使用是一个道理。
(5)不能在农作物开花的阶段喷药,农作物和果树在开花的时候施药,这个阶段的农作物抵抗力低,并且是授粉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喷洒农药是非常容易发生药害。
(6)不能在农作物已经成熟或者采摘前进行施药,农药喷洒完成之后,在果实上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残留如果没经过清洗直接食用,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食物中毒,所以农作物成熟之后,是不能喷洒农药的,就是为了防止果实上有农药残留。
(7)不能长期使用一种农药针对中病虫害,因为一种药对一种作物,连用或者长期使用最易使害虫产生抗性、降低防治效果,会使得以后的再次产生病虫害的时候,农药的效果大大降低,所以同种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重要的农药交叉喷撒,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