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关于菊花白锈病的防治 关于菊花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59 次
关于菊花白锈病的防治 关于菊花白锈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白锈病的防治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但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害侵袭。其中,菊花白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菊花的生长和观赏价值。在菊花种植过程中,防治白锈病是十分重要的。

白锈病的症状

白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在叶子表面形成白色或***的斑点,叶片逐渐变薄,枯萎甚至死亡。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菊花的整个生长过程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

1.保持环境卫生

白锈病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因此首先要保持菊花的生长环境卫生。及时清除落叶、枯枝等垃圾,减少病害的传播。

2.选用抗病品种

在菊花种植过程中,应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抗病品种可供选择。

3.进行药物防治

在菊花生长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防治。常见的药物有铜制剂、三唑酮、多菌灵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要按照说明书进行,不可滥用,否则可能会对菊花造成更大的伤害。

4.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在菊花生长过程中,应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及时修剪、浇水、施肥等,保持菊花的健康生长状态。这样可以增强菊花的自身免疫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问题拓展

1.菊花白锈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菊花白锈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病害的传播。

2.菊花白锈病的发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菊花白锈病的发生率与气候、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有关。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因素,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除了白锈病,菊花还有哪些常见的病害?

答:除了白锈病,菊花还常见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治这些病害。

4.如何提高菊花的自身免疫力?

答:提高菊花的自身免疫力可以从加强养护管理、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等方面入手。这样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5.菊花白锈病的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菊花白锈病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使用量、频率,不可滥用药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以降低病害的传播。

问答拓展:菊花白锈病怎么治啊?

菊花白锈病具有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危害程度重等特点,切花菊一旦染病几乎完全失去观赏作用和商品价值,尤其是在切花菊种植户那,有谈锈色变之称。

一、发病症状

首先在染病叶的叶背产生很小的变色白斑,然后隆起呈灰白色的脓包状突起,蜡粉状渐渐变为淡褐色,叶正面则为淡***至黄绿色的斑点,且轻微凹陷,病症严重时整叶布满病斑,造成叶片早期枯死;如果控制不当,会导致大面积歼郑发生。

二、生活习性及发生条件

病原菌能在5℃至35℃存活,最适合温度为12℃至24℃,高于24°C时难萌发,所以夏季较少发生;湿度高于85%非常利于该病发生和传染;该病原物对强光照比较敏感,在弱光下发生非常严重;故此,在早春时节、密闭大棚、通风不畅、阴雨连绵的环境下极易发生。

防治办法:

根据病原菌的习性,秋冬季越冬前夕,将枯枝和地面杂草等清理,消灭大部分病源。

种植密度不可过密,增加光照,保持通风良好,(此方法还可防治蚜虫爆发,很多花友抱怨蚜虫频繁,这也是重要原因)

发病后治疗

尤其是南方春季雨水潮湿,应做到及时发现,并将病叶等摘氏冲颂除

喷洒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等杀菌药即可。

养菊花需要注意什么,怎么养才好

一、适宜土壤

在养殖菊花时,可选好适宜的土壤,要求土壤土质疏松、腐殖质丰富,可用肥沃的沙质土壤来栽培养护,定期松土促进呼吸。给菊花配土时,可用6份腐判念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养上两年左右换次盆土,保证好土壤肥力。

二、光照温度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能耐阴,但喜阳光,它属于短日照植物,所以每天的见光时长需在10小时以下。选好菊花的养殖位置,可养在光线充足的位置,促使多见阳光,满足好光照需求。菊花的生长适温在18-21℃左右,冬季时要注意保暖,促使菊花能安全越冬。

三、浇水施肥

菊花耐干旱,但是生长中长期缺水的话,同样不利于生长,不同生长期需注意合理浇水,幼苗期要减少浇水,等到生长旺盛时期需增加浇水。在菊花定植时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定期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孕蕾期施加磷酸钙或0.1%翠姆磷酸二氢钾溶液。

四、合理修剪

随着菊花的生长,应注意合理修剪,把菊花的枯枝烂叶修剪掉,在花期过后,要注意修剪残花。

五、病虫害防治

在养护管理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防止病虫害。

问答拓展:我种了一百多亩菊花,菊花叶子上有白色斑点怎么办,有什么方法?

菊花叶子有白bai斑点,应是菊花白粉病。主要是植株种zhi得太密,光照不足,排水不dao良,湿度大、通风不良所致。
菊花白粉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白粉病的初始阶段,叶子上面会有比较多的***白粉斑点,位置是在叶子的正面,而它的其他部位也很容易感染,病情姿锋严重的叶片会发生扭曲变形或枯黄脱落,病株发育不良;影响开花。
防治方法:不宜栽植过密,可将过密植株疏除,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喷洒20%粉锈宁乳油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并注意以上药剂的交替使用。只要防治及时,白粉病不会形成为害。
栽培技术
盆土
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经2-3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浇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壶向菊花枝叶冲册州及周围地面***,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小,须严格控制浇水。浇水最好用***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株死亡。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时散蔽,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一次伯示麦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更鲜艳一些。

问答拓展:菊花白锈病防治方法(菊花白锈病)

1、白晶菊蚜虫。
2、白晶菊茎腐病。
3、菊花白锈病防治方法。
4、杭白菊菊花的病虫害及防治。
1.白晶菊在遭受叶斑病侵害后,叶片上会有褐色的病斑,还会基冲不断的扩大,若不处理就会导致植株死亡。
2.在初期就要赶紧用多菌灵进行喷洒防治,通常是10天用药一次。
3.菜青虫时常见的虫害,养护不当的时候会发生,可以使用灭扫利来喷杀。
4.还有蚜虫也会侵害他,少量的话可用毛刷将其刷除,数量多派锋搭的话尘拿可用马拉松乳剂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