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出锈病的粉锈磷
小麦出锈病的粉锈磷
引言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害。其中,小麦出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小麦的减产和品质下降。而粉锈磷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出锈病。本文将从农业专家的角度出发,结合百度seo最新优化规则,对小麦出锈病的粉锈磷进行深入探讨。
正文
一、小麦出锈病的症状及危害
小麦出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它会在小麦叶片上形成红色或***的锈斑,导致小麦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小麦出锈病还会导致小麦籽粒的品质下降,影响小麦的商业价值。
二、粉锈磷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粉锈磷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锈菌的细胞壁合成,从而引起锈菌死亡。与传统的农药相比,粉锈磷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出锈病,而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小。
三、粉锈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粉锈磷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可以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小麦叶片上即可。但是在使用粉锈磷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粉锈磷的使用量应该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病害程度来确定,不要过量使用。
2.在喷洒粉锈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粉锈磷。
3.喷洒粉锈磷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避免阳光直射,影响粉锈磷的效果。
拓展问题
1.粉锈磷的使用是否会对小麦的品质产生影响?
粉锈磷的使用不会对小麦的品质产生影响。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小麦出锈病,而且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也没有负面影响。
2.粉锈磷的使用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粉锈磷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的残留量很低,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
3.粉锈磷的使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粉锈磷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的毒性很低,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4.粉锈磷是否可以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粉锈磷可以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但是在混合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5.粉锈磷的使用是否需要特殊的许可证?
粉锈磷的使用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农药管理规定,需要取得农药使用许可证才可以使用。
小麦出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可以通过使用粉锈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粉锈磷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可以保护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小。在使用粉锈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相关拓展:
问:小麦灌浆期出现叶片上有铁锈粉请问专家是什么病
小麦灌浆期出现叶片上有铁锈粉是小麦锈病(1)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只是相对的。在当地比较抗病的小麦品种,种植数年以后,不易感病的锈病生理品种逐步退位,而易感病的锈病生理品种逐步产生,发生面积逐步扩大,为害加重,使小麦抗病性丧失,成为感病品种。
(2)铲除杂草,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翠姆复合肥等,在分蘖到拔节期追施草木灰、钾肥,在拔节到抽穗期喷施磷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拌种是控制首辩菌量的重要手段,拌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拌麦种50kg,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g拌种30kg,凉干后播种。
(4)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比较多,目前应用较广的药剂是三唑酮,建议使用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如用12.5%氟环唑悬浮剂每亩50~60g,或25%丙环唑乳油者逗缺每亩30~40g,或25%苯甲?丙环唑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持效期更长、安全性更好。
后期田间发病较重时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克/亩。发病的田块需喷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可控制病害。也可用50%硫磺·甲硫灵悬浮剂500~700倍液,或亩用20%烯肟·戊指厅唑醇悬浮剂15~20g对水喷雾。
问:小麦锈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斑形状又分为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小麦锈病在全国主要麦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植株枯死,不能抽穗,历史上曾给小麦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一般发病越早损失困者越重。(渗迹1)症状识别
“丛尺并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短褐斑”,这是区别三种锈病的口诀。条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粉疱,即夏孢子堆,呈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叶锈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秆锈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可为害叶片及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后期病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2)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使秋苗发病。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或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易感病的品种发病较重。春季气温偏高和多雨年份,植株密度较大,以及越冬病菌量或外来病菌较多时,易发生锈病流行。
(3)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二是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按种子重量0.03%的有效成分拌种,或12.5%特谱唑按种子量0.12%的有效成分拌种。三是叶面喷药。发病初期每666.7米2用20%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2.5%特谱唑15~30克,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问:小麦地粉锈灵如何使用
粉锈宁,托布津各百分之50混合,50克1袋,参百分之80的灰土拌匀,播种时,一亩小麦种加少许的水拌2袋,对于防小麦赤霉病有很好的效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