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栽培新技术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平菇的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病虫害防治、生产成本高等。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了平菇生产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围绕平菇生料栽培新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平菇生料栽培新技术的优点传统的平菇生产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壤和肥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还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而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则是一种无土栽培技术,不需要使用土壤和肥料,而是利用生物质材料作为基质,如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等。这种栽培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了平菇的质量和产量。
平菇生料栽培技术还具有节水、减排、环保等优点。相比于传统的水耗量大、废弃物排放量高的生产方式,生料栽培技术可以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平菇生料栽培新技术的应用平菇生料栽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生物质材料进行处理和消毒,使其成为适合平菇生长的基质。同时,还需要加入适量的营养物质,如玉米粉、麸皮、豆粉等,以提高平菇的产量和质量。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保证平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还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平菇的健康和品质。
拓展百科知识1.生物质材料:是指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如秸秆、麦草、木屑、动物粪便等。
2.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防、控制和治疗的过程,以保证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3.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资源,使未来的世代也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食用菌,2024,36(06):48-50.
2.李军.平菇生料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食用菌,2024,37(09):48-50.
相关问答拓展:
平菇生料熟料能放在一起出菇吗?
只要它的菌丝都发育好了,到了能出菇的水平。放到一起出菇是没有问题的。平菇栽培分为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模式。熟料栽培发菌比较容易。成活率比较高。生料栽要求的技术比较难。尤其是培养基的发酵技术要掌握好才可以。目前我国使用的比较多。
发酵料栽培平菇需要哪些原料?发酵料栽培平菇?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为了提高生料栽培的成功系数,需在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杀菌剂和杀虫剂。通常在料中拌入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0.1%的敌敌畏,并适当加大用种量。
熟料栽培安全可靠,适合于工厂化生产,但熟料栽培费工、费时,消耗能源,大规模露地种菇较难采用。
发酵料栽培兼有生料栽培工艺简易、投资少、便于推广利用和熟料栽培安全可靠的优点。只要掌握了简易的堆料技术,就可以在不消耗能源、不添加灭菌设备的前提下,以任意规模堆料发酵。利用培养料堆沤时产生的高温(60~70℃)杀死料中的害虫(包括虫卵)和青霉、曲霉、木霉、毛霉等常见杂菌,且发酵料更利于平菇菌丝腐生发菌。所以,利用发酵料种菇将是近期内平菇生产的方向。
袋栽平菇常见出菇方式及优缺点是什么?袋栽平?平菇栽培中最常用的就是生料袋栽方法。然后还有发酵料袋式栽培。熟料袋式栽培。主要是以袋式栽培为主。
平菇栽培多久后长出菌蕾,管理措施有哪些?在平菇栽培中,发菌阶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栽培成败的关键。
1、温度: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开始恢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3—27℃。所以温度管理应尽可能达到或接近这个范围。生料栽培或开放式栽培,培养料中还有其它微生物活动产生呼吸热,料温将比室温高出2-3℃甚至更多。所以要密切注意料温变化,采取相应的散热措施,降低培养室的温度。
2、湿度:这个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0%以下,菇房和菌床都不能***,湿度大了污染率高。
3、光照:菌丝生长阶段,光照对菌丝生长不利,尤其不能让直射阳光照上菌床。培养室的窗子要挂上黑色窗帘。除检查用光外培养室不要随意开灯。
4、空气:空气对平菇菌丝生长也很重要,虽然菌丝生长阶段能耐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抑制菌丝生长,严重缺氧菌丝会老化窒息而死。培养室若通气不良,菌丝的呼吸热散不掉,会致使料温上升,烧坏菌丝。
5、膜床:接种以后7—10天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在这之前是杂菌污染的危险期。这阶段原则上不能揭膜,只有在料温超过30℃,不揭膜就会烧坏菌丝时,才能揭膜通风降温。
菌丝长满菌床表面后,每天应揭膜透气10—20分钟。因为随着菌丝量的增多,呼吸热和二氧化碳的量也多,所以需要揭膜透气。
二、平菇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一般要再经7天后熟期培养,方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1、菌丝长满后要把菌袋堆放成排,一般堆4-7层高。当袋口处有小菇蕾形成时,除去袋口报纸,小菇蕾形成初期,可少量多次向菇棚(房)空中喷雾状水,保持地面湿润,但切忌向菇蕾***。
2、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喷雾化水,并宜少喷、细喷、勤喷,同时保持地面湿润,当菇盖长到3cm以上时才可***到菇体上。出菇期间,菇棚(房)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85~95%。
3、平菇长到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完一潮菇后,要停止***3-7天,以促进菌丝生长和菌包转潮出菇,当菌包有菇蕾出现时再进行适当***,以刺激新一潮菇体的形成。
不装袋平菇种植方法?平菇不装袋种植,一般采取大床种植。大床种植通常都是生料栽培,适合稻草等草料作为栽培原料,适合种植风尾姑、佛罗里达等高产抗杂菌品种。特点是,灭菌简单,花费人工少,技术要求低,技资少,产量高。
由于,新鲜平菇,贮存难度大,不适合长途运输,导致销路不畅,是种植户的最大困难。小批量种植效益高,大批量种植要考虑销路问题,避免蒙受经济损失。
具体操作方法是。
①场地的准备。可以选择大棚栽种,室内栽种,林下露地栽种等等方法。场地平整,地面撒洒石灰粉消毒。地面覆盖畦形地膜备用。
②栽培料的准备。栽培料以稻草为主的栽培,要按稻草干重每100斤,准备麦麸或米糖10斤,石膏3斤,硫酸镁3斤,尿素0.5斤,磷酸二氢钾0.5斤。稻草切成5~10㎝长。一切原料都要新鲜无霉变。
③栽培料的灭菌。每百斤稻草栽培料浇清水35~40斤,手捏草料无水滴下,手上有水迹为宜。再将稻草和麸皮搅拌均匀,堆成高堆压实,上面覆盖农膜,高温发酵灭菌2~3天,再翻堆发酵一次。将原堆表层未发酵的稻草翻到堆料中间,把已经发酵好的熟料放在外层压实,盖上农膜发酵2~3天备用。
④栽培料上床。将高温发酵草料摊开散热至20℃左右为宜上床。按100斤稻草配平菇菌种5~8斤,尽量掰成蚕豆大小菌块。在畦地地膜上零星散一层菌种。将所有栽培料混合搅拌均匀后上床。第一层草料10㎝厚,撒洒一层菌种。菌种用量是总量的一半。再铺第二层稻草,厚10㎝,撒洒剩下的全部菌种,均匀布满表面,用石灰水浸泡过的木板压实床面。大床应该做成大约1米宽的畦地,覆盖农膜发菌。
⑤发菌管理。草料上床后5~10小时,检查床温防止高温,料温超过25℃,掀开农膜散温。温度恢复25℃以下后,覆盖农膜。发菌10天后,大床全部变成白色的菌丝体时,每天早上掀开农膜通风1小时,发现床面有黄水珠时,用无菌棉布吸干。发菌25~30天后,每天加大通风次数,每次1小时,2~5天,大床表面就会出现白色的菇蕾,就要进入出菇管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