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灰霉病怎么防治 油菜灰霉病怎么防治
油菜灰霉病是油菜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油菜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当前百度SEO最新优化规则下,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油菜灰霉病。
油菜灰霉病的病因分析
油菜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灰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和强烈的侵染力,可引起多种作物的病害。油菜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原体和宿主植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油菜灰霉病主要在温湿条件下发生,高温干旱时病情减轻。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良、通风不畅也容易诱发油菜灰霉病。
油菜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油菜时,应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这是防治油菜灰霉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2.加强土壤管理。油菜灰霉病的发生与土壤有关,因此加强土壤管理是防治油菜灰霉病的关键。应注意调整土壤酸碱度、保持土壤透气性、保证适当的排水和通风等。
3.合理施肥。油菜灰霉病的发生与植物营养状况有关,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
4.及时防治。在发现油菜灰霉病的初期,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清除病残体等。
油菜灰霉病防治常见问题
问题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杀菌剂?
答:选择杀菌剂应根据病害的类型、发病程度、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常见的杀菌剂有多菌灵、敌菌隆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问题二:如何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答: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应根据土壤性质、植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考虑。应注意平衡施肥,避免单一施肥造成营养失衡。
问题三:如何进行土壤调整?
答:土壤调整应根据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应注意适当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
问题四:如何预防油菜灰霉病的发生?
答:预防油菜灰霉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抗病品种、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问题五:如何判断油菜灰霉病的病情?
答:油菜灰霉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苗期叶片呈现灰白色,叶片边缘出现黑色小点,叶片逐渐干枯。在发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油菜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等,以提高油菜的抗病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关拓展:
问:油菜常见的灰霉病应该怎么防治呢?
油菜的灰霉病并不是最主要的危害病种,原因是灰霉病常见于大棚设施农业的蔬菜生产中,一般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所以相对来说,油菜生产具有耐寒性,在南方冬季一般来说虽然低温,同时也比较干燥,因此油菜灰霉病的发生发展还不显著,在生产中一般重视霜霉病、菌核病、白锈病等病害的防治工作,而较少面对灰霉病!
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子侵染而引起的,这是一种真菌型病害,一般是在条件合适时危害作物的嫩叶、茎部等处,发生时叶片枯死,发白,背部有白色或浅灰色菌点或菌斑,与霜霉病症状有点类似。但两者虽同属真菌型病害,但也有区别,一是引起的病原菌不是一样的,二是发生的条件也不尽相同。霜霉病在低温下就可以发生发展,所以进入冬季,油菜种植主要面临的是霜霉病!
但灰霉病在油菜种植中也是需要注意和应对的!第一,在油菜利用设施大棚进行育苗期需要密切注意,在在湿度高而保温效果不够的话就容易引起油菜苗期的灰霉病害发生。
第二,在来年开春后,会有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这个条件就容易引发油菜发生灰霉病。那个时候一般油菜已经开发结荚,危害性不太明显,但一旦发生,还是能影响产量和油菜品质,也要及时诊断并采取对策!
由于灰霉病和霜霉病等真菌型病害在防治时,选取的药剂能够取到同时防治的效果,所以,不论油菜发生了其中哪种病害,及时用药基本上都能取到好的效果!
最好的方式仍然是重在预防!在育苗期如果采用大棚,要在保温前提下,注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防止一些灰霉病这类真菌型病害对油菜幼苗的危害!
而大田在油菜栽培时,注意合理密植,同时起垄和开沟都是防弯模止油菜地湿度过大的办法,都是降低油菜病害发生发展的必要栽培措施!
如果油菜真正发生了灰霉病,可以根据当地农资部门能够提供的真菌型高效农药按说明或专业人员指导下用药!如常规的菌核净、福美双和速克灵等都可以埋明。
现在有比较成熟的生物菌技术,也可以采用一些生物菌的办法来防治油菜包括灰霉病等系列病害,具有广谱性,效果明显,同时埋液缓还环保无公害,值得一试!
问:菜心灰霉病怎么防治?发病原因是什么?
菜苔灰霉病,应该避免多雨高湿条件,防止植株徒长,保持田间通风透气性差,种植密度不易过大,防止叶面结露等。及时清除病株,并集中带出田间销毁。同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腐霉利+百菌清;代森锰锌+嘧菌环胺;啶酰菌胺等喷雾。发病原因:菜心灰霉病病菌属友余弱寄戚拿生菌,喜低温、高湿、弱光条件,阴雨连绵或冷凉高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植株生势衰弱者往往病势明显加重。通常过度密植,施氮过多或不足,灌水过勤过多,棚室通透不良好仔滚,贮藏窖内湿度过大等情况,皆易诱发病害。
问: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1)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种子40-60分钟。(2)大剂量臭氧空棚灭菌:在幼苗移栽前,关闭放风口,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
(3)选用良种,严把育苗关:选用抗病良种能提高番茄抗灰霉病的能力。根据栽培试验,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佳粉1号、上海903等品种较抗灰霉病。育苗应选用无病新床土,最好是多年未种过番茄的葱、蒜或粮食作物的土壤,注意不要在病区温室取土育苗或分苗,以防幼苗感染病菌;
(4)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早熟栽培品种,单穴定植,一般每亩栽植4000~5000株,株距30~35厘米。同时,施用以腐熟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植株过密而徒长,影响通风透光,降低抗性;
(5)清洁田园:定植前要清除温室内残茬及枯枝败叶,然后深耕翻地。发病前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黄叶、老叶,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毁,保持温室清洁,减少初侵染源。在田间操作时也要注意区分健株与病株,以防人为传播病菌;
(6)降低温室内湿度:高垄栽培,采用滴灌供水,避免大水漫灌,浇水最好在晴天早晨进行,忌阴雨天浇水,可有效降低室内湿度。另外,在垄沟里铺一层干麦秆草,不仅可缓释地表水,而且能缓和作物生长层气温变化,减少因高湿大温差所造成的结露,并有吸潮作用;
(7)变温通风:据研究,31℃以上的温度可减缓葡萄孢菌孢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选在晴天上午稍晚放风,使温室温度迅速升高至33℃再放风。当温室内温度降至25℃以上,中午仍继续放风,下午温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5~30℃,当温室内温度降到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室温下降,夜间温室温度保持在15~17℃。阴雨天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
(9)去除残留花瓣和柱头:研究表明,番茄灰霉病对果实的初侵染部位主要为残留花瓣及柱头处,然后再向果蒂部及果脐部扩展,最后扩展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应在番茄蘸花后7~15天(幼果直径在1厘米左右)摘除番茄幼果残留花瓣及柱头。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番茄的果柄,另一只手轻微用力即可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苗期:定植前在番茄苗床用药,可选择对苗生长无影响的药剂或消毒剂,例如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进行喷施,同时选择无病苗移栽。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谨慎用药,选择50%异菌脲或20%嘧霉胺兑水喷雾,5—7天用药一次,进行预防。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用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腐霉·福美双等喷雾防治,5—7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具体参考上述方案二,摘除病残体后,对设施进行熏棚,次日使用《霉止》50ml与内吸性强的化学药物复配,如40%嘧霉胺悬浮剂或碧秀丹或丙环唑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或乙霉多菌灵,兑水15公斤,5天用药1次,复配时需用中药杀菌剂为母液。如41%聚砹·嘧霉胺水乳剂800倍液+10—15g或碧秀丹(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发病中期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在灰霉病发病中期,有较多的病叶、病果,且少数病枝出现病害症状,此时病菌得到初步繁殖,菌量较多,一般防治不利、不及时,将会进入迅速蔓延阶段。此时采取药剂治疗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物理防治是摘除病果及严重病叶、病枝等,以减少病菌存量(从经济角度说,适用于设施农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操作时,应注意避免病菌霉层即孢子到处散发,仍然残留设施内,一般操作方法为:用塑料袋套住病体摘除或空手轻轻摘除后随手放入袋中,归集后带出设施外。然后按照病害初起时治疗方法进行防治。喷药时,采用托喷方式,并做到三要:即一是对于大棚前檐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的背面要重点喷。按照药剂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一般连用2—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四、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量的确定在灰霉病危害严重时,空气中、发病植株器官表面及内部病菌大量存在,危害症状表现为:病体多且病症重,如:病果大量布满霉层,且出现明胶状;病叶多、病斑大且已蔓延至植株中上部;病枝数量多。该时期进行三步综合防治:先摘除病体(如上所述)、再熏棚、再喷施。熏棚目的是杀死空气中(露珠、雾气)及柱子、墙体、棚膜等设施上的病菌及其孢子。熏棚后次日使用本公司药物喷施(具体方法同上)。连用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3天,即能控制病情,在存在再发条件及预防必要的情况下,再转入预防阶段。如个别时段、个别地区的设施内湿度大,湿度对灰霉病发生影响大,而温度影响小(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在病害处于初、中期,病势发展速度较慢时,采用熏棚加喷施的综合防治方法,在不摘病体的情况下(基于节省人力考虑),亦能达到预期效果。灰霉病为低温高湿时常发病害,除做好相应的农业措施外(白天保持通风干燥),也要结合使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于发病前或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喷雾,兑水喷雾,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发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同时可结合有机硅增加附着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