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栽培技术培训内容
油茶栽培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树种,是一种经济作物,也是一种高效的林果树。油茶的果实可以榨油,油质清香,口感好。油茶的种植技术对于油茶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以下是几个油茶栽培技术的要点。
1.土壤选择和施肥
油茶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营养,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地进行种植。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的类型和油茶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在生长初期,应以氮肥为主要肥料,促进油茶的生长;在开花和结果期,应增加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施肥,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2.种植方式
油茶的种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播,一种是育苗移栽。直播适合于土壤条件优越、水源充足的区域,育苗移栽适合于土壤条件较差、水源不足的区域。种植前应先整地、施肥、翻耕,然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种植,保证油茶的生长和通风通透。
3.病虫害防治
油茶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进行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油茶叶螟、油茶树蝽、油茶花叶病等。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捕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4.经济价值
油茶的果实可以榨油,油质清香,口感好,可以作为食用油或者化妆品原料等。同时,油茶的叶子、花朵等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油茶还可以用作防护林和绿化工程,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以上是几个油茶栽培技术的要点,希望对油茶的种植和生产有所帮助。
拓展百科知识:1.油茶(yóuchá)
油茶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山茶科油茶属,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油茶的果实可以榨油,油质清香,口感好,是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
2.施肥(shīféi)
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向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以满足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病虫害防治(bìngchónghàifángzhì)
病虫害防治是指对于植物生长期间出现的病虫害,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参考来源:1.沈阳农业大学.油茶栽培技术[M].沈阳: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4.相关问答拓展:
1、岗松种活的最佳方法?
1、及时采挖
岗松盆景在种植之前,需要选择最佳的采挖季节,广州地区在大寒至立春之间最合适,此时的松桩处于休眠期,树液基本停止流动,针束有待复苏,气温在10-15度之间,成活率最高。
2、处理松桩
在岗松树桩上盆之前,需要对树形进行修剪整形,将过多的枝干、松针剪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避免受损的根系负重过大,然后准备好透气且呈酸性的壤土,并向其中混合三分之一的山泥。
3、上盆栽植
岗松在处理好之后,把粗泥放置于盆中间,再把树桩放进盆中并扶正,注意泥团不能松散,四周紧贴泥沙,用剩余的土壤填满空隙后,压实全部土壤,切忌根部悬空,最后淋水两次。
4、后期养护
上盆后的岗松应该摆放在避光且通风的位置,不要随意更换环境,等新芽长出后,逐渐增加日照强度,并且要坚持每个月追施一次肥液,一年后再疏枝定托,修剪造型。
2、岗松种子哪里有卖?
岗松种子可以在一些种子商店、岗松种子可以在一些种子商店、农资店或者互联网上**到。您可以在当地的农资店或种子商店进行咨询,看看是否有岗松种子的**。如果当地没有**,您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找到可靠的种子供应商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种子时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种子的品质和可靠。
3、下山岗松种活的办法请老师指点一下?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新造林种植,油茶低产林改造要点一、新造林新造林八大技术措施:1、林地选择当岗松,背阴杉,向阳山坡种油茶
4、什么是篱笆?
篱笆[释义]: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常见于我国北方农村以及欧美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用于保护院子。
[拼音]:líba篱笆的种类按制作的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种:1、植物篱笆:灌木篱笆、岗松篱笆、黑芒篱笆、白芒篱笆、柳篱芭、海草篱笆、禾草篱笆、芦苇篱笆、竹子篱笆等。
2、金属篱笆:具有复古的风格,常见为尖角形的,呈现皇家韵味,清新典雅。
3、塑料篱笆:与传统意义上的篱笆有较大区别,多用于园林与公共场所。兼具美观大方、时尚尔雅、经久耐用的特点(比较常见)
5、岗松可以嫁接罗汉松吗?
罗汉松可以嫁接,通常在春天的2月末到3月初进行嫁接,这个时候罗汉松的枝条开始复活,嫁接后的成功率很高。
罗汉松在嫁接前需要准备锋利的刀片,在接穗和嫁接部设置袋保湿的塑料保鲜袋,消毒刀片的医疗消毒酒精,捆扎穗的尼龙绳等。
2、嫩芽处理:罗汉松嫩芽切断后,去除嫩芽底部的叶子,接穗长度在3厘米左右,同时树枝根部侧平坦,40度斜平即可。
3、进行嫁接:罗汉松在嫁接时用艺术刀在砧木上竖起切口,切断外表皮,然后用螺丝刀撬开切口,把罗汉松的接穗插入切口。
拓展好文:油茶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油茶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物种中种子含油率较高、具有栽培利用价值的物种总称。浙江是油茶传统栽培产区,适宜栽培物种主要是普通油茶和浙江红山茶。全省现有栽培面积约260万亩。油茶籽油是健康高档食用油,市场价格在120元/千克左右,正常盛果期油茶林分年亩产茶油40—50千克,产值4000—6000元。
推广良种
目前,浙江红山茶尚无良种审(认)定品种,适宜浙江省种植的普通油茶良种主要是长林和浙林系列无性系品种:长林4号,国S-SC-CO-006-2024,树势旺盛,树冠球形开张,丰产稳产,果桃形,青偏红;长林40号,国S-SC-CO-011-2024,长势旺,抗性强,丰产稳产,果椭球形,果皮青带红;长林53号,国S-SC-CO012-2024,树体矮壮,枝条粗硬,叶子浓密,丰产稳产,果单生,卵球形,果柄有突起,黄带红;长林18号,国S-SC-CO-007-2024,长势旺,耐瘠薄,枝叶茂密,稳产,果扁球形,红色;长林3号,国S-SC-CO-005-2024,长势中等,枝叶开张,枝条细长散生,叶长卵形,丰产稳产,果桃心形,青偏黄;长林23号,国S-SC-CO009-2024,长势旺,枝叶茂密,丰产,果球形,黄带橙色。
种植范围
浙江省全境丘陵山地和平原台地均可种植。
土壤要求: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的酸性壤土、沙壤土、轻黏土土地最为适宜。
环境要求:普通油茶适宜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浙江红山茶适宜海拔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
栽培技术
整地:在造林前3—4个月进行,先清理杂灌后整地。油茶造林整地方式主要有全垦整地、梯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等。
品种选配:油茶为虫媒异花授粉结实植物,不宜单品种建园,应选3—5个品种搭配种植,单一品种成块面积不宜超过半亩。
挖穴与定植:挖穴需根据立地条件、良种特性及管理水平确定初始密度。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高的可按4米×3米株行距定点挖穴,也可早期可按2米×3.5米密度定点挖穴(8年后通过间伐措施调整为4米×3.5米)。地力较差的造林地可按3米×3.5米密度定点挖穴,后期不再调整。挖穴规格要求50×50×50厘米。定植前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10千克或专用有机肥3—5千克作基肥。宜在苗木萌芽前气温不低于零度的秋冬季种植(11月—翌年2月底),容器苗可适当延后。尽量在下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栽植。栽植时,选用2年生良种**根苗或容器苗,按品种配置方案(配置品种不少于3个)分品种行状或块状种植,要求适度深栽(嫁接口可以埋入土内5厘米)、苗木扶正、根系舒展、根土紧实,最后在植株四周覆填松土,覆土高出周围地表10厘米左右,呈馒头状。
抚育管理技术:油茶生长抚育管理分幼林和成林两个阶段,幼林阶段主要是促进树体生长以形成合理冠层和发达根系,为开花结实做准备,幼林的管护以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快速形成丰产树冠和稳产树型为目标;成林阶段是油茶高产、稳产的重要阶段,抚育管理重点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
密度调整:当相邻两棵树侧枝交叉超过20厘米时(郁闭度>70%),及时调整林分密度。密度调整可采用行间品字形删减植株方式。盛产期最终密度以50—70株/亩为宜。
中耕除草、垦复:提倡以草抑草。适宜草种有鼠茅草、三叶草、苜蓿等低矮的牧草、绿肥。未实施以草抑草的林地应在6月份以前或9月份后进行林地除草工作,并于采果后结合施肥在树冠外(20厘米)由浅及深进行垦复。
病虫害防控:油茶最常见的有炭疽病、软腐病、半边疯等病害和蛀茎虫、蓝翅天牛等害虫,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诱杀以及低毒高效药剂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
典型案例
金华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
基地位置及规模:金华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面积400亩。
经营业主:金华东方红林场
经营情况:基地依托中国林科院**带林业研究所建有油茶种质资源保存基地、良种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及油茶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试验示范林。基地收集保存有油茶种质资源1500余份,建有长林系列良种采穗圃100余亩,育苗基地80余亩,良种应用示范林100余亩。
种苗供应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