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方案详解
水稻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方案详解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种植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科学高产种植栽培技术方案。
土壤要求
水稻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土壤pH值应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在1.5%以上。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需要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和化肥。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例如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等特点的品种。同时应注意选用优质的种子,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田间管理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耕和平整土地,保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在播种时要注意密度和深度,每亩播种量应在75-100公斤之间。在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施肥、浇水等,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纹枯病、螟虫等。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化学药剂可以喷洒在水稻上,生物防治可以采用放置昆虫捕捉器、释放寄生性昆虫等方法。
灌溉管理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注意灌溉管理。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后期逐渐减少灌溉次数和量,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用户关心问题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要求、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方面。
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纹枯病、螟虫等。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可以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水稻品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知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中的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制剂。农药的使用可以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参考来源:
1.《现代农业技术》
2.《水稻栽培技术》
问答拓展:水稻怎样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种植方法可参考以下方式:进行播种前,先将种子在太阳下面晒过,并进行消毒,将种子浸泡60小时蚂埋以上后直接进行催芽,当80%以上的种子都发芽后将其播种;播种完成后要在种子上面添加一些覆盖物,以保证秧田的湿度和温度,同时也可以施加一些肥料帮助其生长,在炼苗期间要注意加强管理,防止出现死苗现象。水稻种植如何才能高产?惠农网有为农民朋友总结过很多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中学习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惠农网小编又将为大家新增一套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大家一起来看看有什么不同。
一、水稻育苗技术
1.选种
要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力强、分蘖力强的品种。目前适宜的品种有龙粳31、龙粳46等品种。
2.扣棚作床
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3月15日左右开始扣棚增加地温,棚室选择应以大棚育苗为好,当棚内*壤化冻10cm左右开始作苗床,将苗床地整平,搂出残根杂物,中间步道用砖铺上。
3.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3天,然后风选或1.13比重盐水选种,去除秕谷,选后的干种子可用15%护苗种衣剂进行包衣,可有效的防治青枯病、立枯病、恶苗病、绵腐病,每50斤种子用1斤种衣剂兑0.5-0.8斤水,在塑料布上均匀混拌,拌后阴干成膜,3天后再进行浸种,浸种时水过种子5cm左右即可,不能搅拌。用包衣剂包衣,其它的调酸消毒药剂不需再用。当水温15℃左右,一般浸种5-7天既可催芽。
催芽可用恒温催芽器,温度恒温28-32℃,一般24-30小时一批,催芽时可用网袋装籽,上、下可调换一、两次既可。待芽长1-2mm时,降温到15-20℃,凉芽6小时左右即可播种。
4.播种
播前床*要用微喷浇足底水,不积水,播期的确定应根据插秧的时间和速度应***分批播种。一般床面温度12℃以上,既可播种,我县大约在4月10-15日之间,用播种器调好播量,匀速播种,每盘播芽籽150-200克,用覆*器覆*0.7cm左右,最厚不超1cm,然后封闭灭草。
二、苗床的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
(1)播种到出苗:以封闭保温保湿为主,温度控制在30-32℃,超过35℃时要开口通风。当出苗50-70%时应及时撤出地膜。
(2)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在25-28℃,最高不超过30℃,注意通风炼苗,
(3)1.5叶期-2.5叶期:棚内温度在20-25℃,注意高温期间通风炼苗,注意好大风寒流,高温天气的管理,严防高温徒长。
(4)2.5叶至插秧期:应根据当地温度情况,逐渐转入昼夜揭膜,提高秧苗素质。
2.水分管理
播种至出苗,除个别*干需补水外,一伍春般不浇水,如床面有积水,要揭开地膜,晾床防止湿害。出苗揭去地膜后少量补浇一次,一叶一心以后床*如发现表面发白或中午稻叶卷曲,早晚叶尖吐水少或不吐水应进行浇水,浇水时间以早8点之前为好,每次浇水一定要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
3.防立枯病
首先用移栽灵每平方米2-3ml兑水4-5公斤,在播种前浇到床面上,或在一叶一心到2.5叶期每平方米用移栽灵2-3ml喷洒防治立枯病。
4.苗床追肥
一般在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1.5-2克,稀释100倍根外追肥,施肥后用水洗净叶面,以免烧伤叶片,起秧前再施送嫁肥。
三、本田管理
1.整地施肥
翻地前施农家肥每公顷30-45吨。化肥一般为每公顷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100-150公腔物耐斤,尿素250-300公斤。氮肥40%、全部磷肥、90%钾肥作底肥,在耙地前施入,其余氮肥的65%作蘖肥、35%作穗肥施入。其余的钾肥作穗肥施入。提倡秋翻、春耕,进行旱耙或旋耕,然后灌水进行水耙,达到寸水不露泥的插秧状态。沉降3-5天后插秧。
2.插秧
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即可插秧。插秧应集中在5月10日-25日水稻高产期内。插秧规格:机插秧采用9×3-4寸;手插秧要深浅一致,深度不超过1厘米,行直、穴匀、不窝根。人工摆插深度1.5厘米。
3.平衡施肥
(1)蘖肥
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蘖肥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6月10日前),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利用低位分蘖;当水稻第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依品种而定,一般为6月17-20日),用其余蘖肥作调节肥施用,也就是第二次蘖肥。
(2)穗肥
幼穗分化,开始施用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2叶刚刚露尖时(7月5日前后)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一次颖花分化,增加一次枝梗数,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7月18-20日)再施用其余穗肥。
4.节水灌溉
要加强田间基本建设,建立节水灌溉模式。水层管理应满足“壮根、增温、通气、节水”等促进生育的要求。
(1)浅水促蘖:插秧时池内保持花达水,插秧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扶苗返青,返青后,水层保持3.3厘米,增温促蘖。10叶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法,增加*壤的供氧量,促进根系下扎。
(2)晒田壮杆攻大穗: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6月28日到7月8日),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的地块,撤水晒田7-10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挺色淡,达到控上促下,促进壮杆;
(3)深水护胎、浅水灌浆。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当预报有17℃以下低温时,灌15厘米深水层护胎。其余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每次灌水4-5厘米,自然落干后再灌水,黄熟期停水。
5.防除病虫草害
根据不同的杂草群落选择除草剂,最有效的杀灭杂草,可用丁草胺加草克星或苄嘧磺隆等药剂防除杂草。防治稻瘟病: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测预报,控制发病中心。根据气候条件在7月初公顷用使百克或施宝克进行药剂防治稻瘟病;对发生潜叶蝇的地块,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750克,对水450公斤喷雾。施药前将水撤至5厘米,1天后灌正常水;防负泥虫:公顷用2.5%敌杀死乳油225-300毫升,对水225-300公斤喷雾,或用其他杀虫剂进行防治。
四、收获
完熟期收获。精收细打,减少割拉打损失,损失率不超过2%。
问答拓展: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北方水稻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一、栽培技术
1、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2、浸种
水稻种子发芽吸水达到自身质量40%时,对发芽最为适宜。吸水所用时间与当时温度有关,水温10℃时需10-15天,15℃时需6-8天,20℃时需4-5天。在浸种催芽过程中,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养分容易溶解损失,时间过短又不利于充分吸水。一般浸种水温应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包括当时气温、本田整地情况)而定。浸种的同时用咪鲜胺杀菌消毒,用芸苔素调节种子活力。浸好种子的标准是:稻壳颜色变深,稻谷呈半透明状态,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种胚。米粒易捏断,手碾呈粉状,没有生心。
3、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去种子间的水分,浸好种子堆放在一起,以高温32℃破胸,当有80%左右的种子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催芽,当芽长到1-2mm时温度降到15℃-20℃晾芽,待播。
4、播种
播量:机播中苗每盘播芽种150g左右,摆盘,装配制好的营养土,播种方法是采用播种器进行播种,封闭除草和覆膜用新马歇特,或丁扑乳油进行封闭灭草。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出苗。出苗后立即撤掉地膜,防止烧苗。
5、秧田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需5-7天,出苗后每长出1叶需7天左右,在水稻秧田管理过程中,着重协调好氧气、水分、温度的关系,是水稻旱育壮秧的技术关键。温度过高、徒长,形成水苗,缺氧形成白化苗。低温拿弊亮缺水形成小老苗。忽冷忽热引发青枯病,立枯病等。
温度控制在20℃-32℃之间,水稻旱育苗中普遍存在密、湿、热三害问题,应坚持消宽宁稀勿密,宁干勿湿,宁冷勿热的管理原则,浇水要在早、晚进行,一次浇透,减少浇水次数,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要用冷水浇苗,水温要在15℃以上。
通风炼苗,应选择晴天上午9-10时开始通风,下午2—3时闭膜保温,缓慢打开通风口,逐渐加大通风量。
6、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根据当地土肥站测验数据,结合水稻栽培所需的不同营养元素科学施肥225~300kg/hm2,一般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t/hm2,水田基肥施用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水稻插秧后3-7d,结合水田灭草,将丁草胺、草克星等灭草剂与尿素混拌施用,施尿素75kg/hm2。
二、病虫害防治
1、稻恶苗病
又称白秆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藤仓赤霉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的串珠镰孢。从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病株徒长,瘦弱,黄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极易识别。病株基部节上常有倒生的气生根,并有粉红霉层。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种子带菌。选用无病种子或播种前用药剂浸种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2、稻纹枯病
对发病稻田,应掌握孕穗期病株率达30%—4%时施药。药液要喷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泼浇法,田里应保持3厘米一5厘米浇水层。施用井岗霉素时,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或在施药后两小时内不下大雨时进行。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剂25克,任选一种,对水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400千克泼浇。
3、稻飞虱
应掌握小若虫高峰期,每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施药防治。药时应注意先从田的四周开始,由外向内,实行围歼。喷药要均匀周到,注意把药液喷卜陪在稻株中、下部。使用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或20%叶蝉散乳油15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75千克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对水5千克-7.5千克低量喷雾。
三、收获
水稻进入黄熟后期,达到90%的籽粒黄熟,即可进行收割。收割时捆小捆,摆“人”字架进行风干,6~7d翻转1次稻捆。再晾6-7d,当水稻籽粒含水量降到15%~16%时即可进行脱粒。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北安管局锦河农场)
问答拓展:水稻如何提高产量,水稻高产种植管理技术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米价虽然不高,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每年都要种水稻。而水稻种植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呢?让我们了解一下。科学选种
农业生产者在选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能够适应生长环境、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种子和樱激。农业生产者在购买种子时,需要多方面进行检验,在有质量保证的销售点购买种子,以便更好地保证种子质量,为水稻种植提供有利条件。农业生产者购买种子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一般采用98%巴丹粉和3%多菌灵溶液浸种,以提高种子的性能。
播种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机械化播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播种方式的不同,具体播种时间要求也不同。例如,直播稻的播种时间通常早于插秧稻。分布在丘陵地区的水田基本上都是人工播种,包衣稻种均匀地撒在箱体表面。为了保证均匀的种子密度,在田间整育过程中可以将田间划分成网格。播种后20-25天,及时检查补充田间秧苗,移栽补稀,使水稻植株分布均匀,个体生长平衡。
现场管理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田间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水稻植株的生长发育。在施肥方面,主要以农家肥、尿素和磷酸二铵为基肥。当发现水稻长势不好或出现黄叶时,应进行追肥。追肥量应控制在每667m2米施1kg尿素。另外,水稻孕穗期要注意施肥,每667m2可施硫酸铵7.5kg,保证产量。对于灌溉工作,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来决定,在密切关注水稻生长的基础上实施合理的灌溉。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会受到杂草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毒死蜱、丁草胺等除草剂来防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
(1)纹枯病。在纹枯病处理中,可喷施5%井冈霉素100ml和50kg水,以减轻纹枯病对水稻植株的危害。它还可以通过早期施肥和良好的田间唤袜管理来预防纹枯病。
(2)稻瘟病。由于稻瘟病严重阻碍水稻生产,农业生产者需要重视稻瘟病的发生。可选择抗病品种或化学拌种,避免稻瘟病的发生。用80%抗菌剂浸种2000次,可有效防治稻瘟病。针对病稻,可选用40%乙胺嘧啶乳油1000次喷施,以达到颂培良好的治疗效果。
(3)二化螟。二化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产卵量大、速度快,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在二化螟的防治中,可以放置诱捕器进行虫害,也可以放置性引诱剂诱捕雄性二化螟,从而减少雄性数量,间接减少卵量。
(4)稻飞虱。稻飞虱种类繁多,有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农业生产者在防治稻飞虱时,可使用40公斤的25%农药以喷雾的形式进行喷洒,以防治稻飞虱,保证水稻产量。
以上是关于水稻产量的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稻的需求和品质要求都有所提高。如何提高水稻种植效果,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是十分必要的。关于水稻种植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