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 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珠三角城市的农业资源
珠三角城市的农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多个城市。这一地区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珠三角城市群周边的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包括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的农产品。
二、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珠三角城市的农民逐渐向城市转移,土地流转趋势明显。规模化经营逐渐成为主流,大型农业企业兴起,农业产业链逐渐完善。
2.多元化生产模式逐渐形成
农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珠三角城市的农民逐渐从传统的粮食、蔬菜生产转向水果、花卉、药材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
3.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珠三角城市的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新技术不断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提升。
三、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前景
虽然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珠三角城市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优质种子、高效农药、智能化农机等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珠三角城市应该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3.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珠三角城市应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和排放。
珠三角城市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推动珠三角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
[1]李振勇.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业信息,2024(08):13-14.
[2]陈承运.珠三角城市农业现代化道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4,36(33):1-2.
[3]陈志强,杨刚.珠三角城市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24,30(25):5-7.
相关拓展:
问:珠三角指的是哪几个城市?
珠三角是指广州、佛山、肇庆、深圳早没、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弊岩,是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另外,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发展的龙头,是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
扩展资料:
珠三角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带,租睁御属**带海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年日照为2000小时,四季分布比较均匀。年平均气温21.4-22.4℃,其中封开、德庆、广宁、怀集、鹤山、惠东、博罗平均温度较低,深圳、珠海平均温度较高。
珠三角年平均降雨量1600-2300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量集中在4-9月。冬季盛行偏北风,天气干燥。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风,高温多雨。
珠三角位于西江、北江、东江下游,包括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诸河4大水系,流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河网区面积9750平方公里,河网密度0.8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有100多条、长度约1700公里,水道纵横交错,相互贯通。
密集的河网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水资源总量3742亿立方米,承接西江、北江、东江的过境水量合计为2941亿立方米。三角洲流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鸣门、虎跳门和崖口等八大口门,注入南中国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江三角洲
问:珠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珠三角是指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银慎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珠三角西部、北部和东部则是丘陵山地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南部海岸线长达1059公里,岛屿众多,珠江分八大口出海,形成相对闭合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独特地形地貌。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区,明清时期称为广州府。范围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珠三角西部、北部和东部则是丘陵山地环绕,形大搏茄成天然屏障。南部海岸线长达1059公里,岛滚察屿众多,珠江分八大口出海,形成相对闭合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独特地形地貌。
问:珠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珠三角由香港、**、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清远、肇庆组成。
问:珠三角哪个城市最好?
1、珠海珠海作为珠三角的重要城市,这些年去珠海养老的人越来越多,这得益于珠海的环境、配套、医疗等,首先珠海是我们国家比较早的经济特区,经济比较发达,旅游资源也丰富、空气质量优良,整体生活节奏比较慢,城市的绿化率和公园拥有量都很高。
近年珠海也在加大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医疗配套也很不错,这些都证明了珠海是养老的上佳选择。
2、成都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使这里自古就是一个巴适的地方。
成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灾害相对较少。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上千年来使这里始终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三千年的风云变幻,成都已然成了中国最具烟火气的城市。
3、金华
金华是一座知名度并不高的城市,金华是浙江省辖地级市,它下属的义乌市和横店镇比它更出名。金华古称婺州,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金华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还获得了其它方面的许多殊荣,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可见这里的环境是非常宜居的。
这里守着义乌小商品和横店影视城,经济发达,文化生活丰富,繁华的城市,温暖的地方。
4、威海
山东威海是我工作过的地方,这座被称为“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是知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目的地。
威海近年的知名度很高,是中国首座国家卫生城市,也是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也是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的生活成本不高,气候温和,城市干净,胶东半岛美食丰富,特别是海鲜深受大家喜爱。
威海作为海滨城市,现在来这里买房养老的人很多,所以这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走在威海的大街上,微风中弥漫着大海的味道。
5、绍兴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许多人也是从鲁迅的作品中知道了绍兴,这座位于杭州湾南岸的城市,已经有2500年的建城史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城市,也是联合国授予人居奖的城市。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这里因为历史和文化的熏陶,富有诗意,在街巷中享受烟火,在黄酒中寻味历史,在摇曳的木船上感受鲁迅笔下的故乡情怀。如果你退休后来这里,必将是一种文化的享受和慢生活的滋润。
6、曲靖
曲靖在云南的知名度比不上大理和丽江,甚至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但是它可是云南GDP第二大的城市,共10次上榜中国宜居城市,这在中国城市中也是少有的。
曲靖的历史非常悠久,三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造就了这里丰富的人文景观,当然风景也是非常优美,比如罗平油菜花,是每年三四月中国最亮的景点。
在曲靖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就去看风景,闲散的生活很满足,也很知足。
7、扬州
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千百年来吊足了多少人去扬州的胃口,这座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曾经繁华一时,甚至超过当时的都城长安,据说隋炀帝修运河就是为了方便去扬州享乐。
扬州有句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指的就是扬州人的生活状态,早上去吃早茶,晚上就泡澡堂子,生活惬意而无争。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一座瘦西湖足以代表了扬州的灵魂和气质,而著名大和尚鉴真就是从这里东渡**,增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如果能在扬州养老是一种福分,可口的淮扬菜,如文思豆腐、翡翠烧卖、砂煲鳝鱼等回味无穷。
话说“人生只合江南老”,扬州古来的富庶之地,在这里仿佛时间被无限拉长,退休后可在这座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里过闲适的生活。
8、六盘水
六盘水以避暑著称,有中国凉都的美誉,这里没有酷暑,也无严寒,气候舒适,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6%以上,让身在雾霾之地的人充满向往。
六盘水的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很高,山林花卉、飞禽走兽,一副自然和谐的场景。近年来这里旅游养老的老人也很多,但是大家对它还是缺乏了解,需要走进它做深度体验。
9、宜春
宜春,一座**的城市。宜春是温泉之都,这里的温泉富含硒,世界少有,每年来这里泡温泉的人很多,大街上到处是拿着木桶泡脚的人,这也是宜春的一大奇观。
宜春的温泉温汤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水温常年保存在68℃~72℃。这里还是世界地质公园,以高山草甸著称的武功山,每年的帐篷节吸引了许多户外爱好者。
有当年嫦娥奔月地的宜春明月山,这里的高空栈道惊险**。
来宜春体验露天泡脚,感受奢侈与壮观。夜晚赏月,向往瑶池与浪漫。慢慢泡,慢慢聊,与时光一起慢慢变老。
10、绵阳
绵阳是四川的地级市,它的知名度不如四川的乐山,但却是四川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小城曾经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最佳范例奖,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绿化率高,生活成本低,而且房价也不贵,当地的房屋平均价大多都在7000元左右。
钟灵毓秀的绵阳人,在以水为脉的城中,享受着水韵的滋润,也不断更新着新的烟火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过成诗篇。
问:珠三角城市群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和东北城市群是中国正在形成的四大城市群带。四大城市群的教育发展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高等教育相当发达1990年四大城市圈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93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83.07%,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化进程,到2024年该比重降为79.06%。1990年,四大城市圈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为173.74万,占全国84.23%;2024年,在校生规模为877.88万,依然高达79.19%。四大城市群的教育优势集中地体现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2024年,四大城市群研究生在校生规模达到人,占全国总数的83.28%。2024年,中国教育发展数据显示,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达到2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北京和上海两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0%以上,进入普及化阶段。据统计,2024年江苏、山东和湖北等省高等教育规模超过100万,北京、河北、湖南、广东、四川等五省超过80万,其中只有湖北例外,其余6省市均在四大城市圈内。四大城市圈经济结构合理、就业环境比较宽松,即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也是高层次人才就业的重要市场。环渤海地区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从1990年至2024年,这一地区高等学校规模占全国比重一直保持在27%以上,占全国四分之一强;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呈现地方化和均衡化趋势。这一地区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略有下降,2024年占全国26.98%。与此同时,其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却日益增强。2024年,环渤海地区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招生数量和在校规模分别占全国34.17%、32.67%和32.92%。全国近38.50%的博士毕业于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2024年全国60%以上的博士毕业和在校生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其中博士毕业生有38.50%在环渤海城市群、23.98%在长三角地区;两城市群博士在校生分别占全国的36.57%和23.55%。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经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高地。泛珠三角地区的扩大,纳入了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全国贫困地区和教育不发达的海南省,不但没有提供其教育优势,反而使地区间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背负了沉重的经济、人口负担。这是否有利于以香港和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的发展,即泛珠三角的优势是否大于珠三角,有利于深入研究,并通过发展才能识别。
(二)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中国四大城市群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相对较少,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城市群包括了470个城市,占2024年全国城市总数的71.65%;人口规模达万人,占全国总规模的69.28%,人口规模相当于3个美国、比欧洲(不含俄罗斯)总人口7.289亿还多1.663亿。15-64岁人口规模占全国的67.68%,人力资源总量占全国的77.68%,高出其人口规模比重10个百分点。具体而言,泛珠三角地区人口规模占全国的36.71%,人力资源总量占32.50%;环渤海城市群人力资源占全国的24.03%,长三角地区占11.29%,大东北地区占9.86%。四大城市群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推进器。四大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人口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具有发展潜力、发展活力和发展能力的地区。
(三)劳动力文化素质较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大专文化以上者占全部人口的5.15%,整体人口文化结构处于以文盲半文盲、小学、中学文化为主的低层次阶段。特大城市高层次人才拥有量继续居领先地位,北京大专文化以上者比例达到20.31%,上海和天津分别为14.16%和11.59%,已高于中等发展国家水平,成为中国城市群教育发展的“领头羊”。
(四)城市群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国城市群教育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群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二是城市群内部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群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发祥地,教育发展水平领先。东北城市群之间教育发展和人口文化素质差距较小、均衡度高。与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人口文化素质积淀欠丰富,高层次人才培养差距明显。四大城市群内部都存在教育发展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教育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一般相差20-30年的发展阶段。以珠三角为例,泛珠三角城市群扩大成“9+2”模式,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同时也进一步暴露出泛珠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劣势。在全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大背景下,1990-2024年泛珠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全国比例呈现下降趋势。2024年毕业生规模占全国的16.50%,在校生占全国的17.67%。其中博士毕业生和在校生分别仅占全国的12.38%和13.38%,仅相当于大东北城市群的规模存量。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珠三角地区包括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省、市、自治区,其中西部省区有5个,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特点突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