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猪的优点 沙僧的优点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46 次
猪的优点 沙僧的优点

这篇文章会给农资人说明“猪的优点”的内容进行周详介绍,但愿对大家有几分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猪的优点

猪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之一。在农业方面,猪具有以下优点:

1.繁殖能力强

猪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母猪一年可以生产2-3胎,每胎8-12头猪仔。而且,猪的怀孕期只有114天,生长速度快,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出栏的标准体重。

2.适应性强

猪的适应性非常强,可以适应各种气候和环境条件。它们的食性也非常广泛,可以食用各种植物、动物和副产品,如玉米、豆饼、鱼粉等。同时,猪还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养殖方式下生长,如散养、围栏养殖、笼养等。

3.肉质鲜美

猪肉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肉类之一,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猪肉的价格相对较低,深受人们的喜爱。

4.经济效益高

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养殖周期短,收益周期短,而且猪的肉、皮、毛、骨等部位都可以加工为各种产品,如火腿、腊肉、肠衣、皮革等,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拓展百科知识

  • 猪的分类:猪属于哺乳动物,是畜牧动物中的一种。按照形态特征和用途等方面的不同,猪可以分为肉用猪、母猪、种猪和观赏猪等几个品种。
  • 猪肉的营养价值:猪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猪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牛肉、羊肉高,脂肪的含量比鸡肉、鱼肉高。
  • 猪的养殖方式:猪的养殖方式有散养、围栏养殖、笼养等多种,其中散养是最自然的养殖方式,而围栏养殖和笼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参考文献:

《畜牧学》

《养猪技术》

《猪肉加工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1、农村个体养殖户未来前景?

2024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预计至2025年,这一数据将提高到65%。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是否养猪行业就会全部改为大规模养殖?我们不妨从规模化养殖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出发,来探讨未来农村个体养猪行情究竟会如何?

规模化养殖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

在2024年非洲猪瘟发生之前,我国养猪行业TOP30市场份额的占有量大约在15%左右,但非洲猪瘟加速了我国养猪行业的洗牌,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和生猪产能恢复政策的双重**下,寡头加速了资本布局,预计未来10年,TOP30将会占据猪肉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受非洲猪瘟影响,养猪产业**度飙升

规模化养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饲料问题。尽管目前国家已经推出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方案,但方案的落地人需要时日,目前生猪养殖仍然主要是“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也就是说生猪养殖的饲料中60%是玉米,那么按照我国的养猪规模,需要消耗多少玉米?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

从行业公认的饲料消耗量来看,从一头仔猪到育肥出栏,大概需要的饲料量为500斤即玉米300斤;一头能繁母猪按一年产猪仔2次算,一年需要消耗饲料1000公斤,即玉米600公斤。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4年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161万头,生猪存栏4.07亿头,那么就养猪基本需要消耗8600万吨玉米。

实际上,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2月19日发布的《2024年全国饲料发展概况》统计,2024年猪饲料产量为8922.5万吨,玉米消耗量大约为5350万吨。换句话说,在生猪产能完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如果全部采用规模化饲料配方养殖,还需要增加将近3250万吨的玉米消耗量,大体需要增加一个吉林省的年玉米总产量。

我们都知道,去年玉米价格之所以大幅涨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受灾减产引起的。所以,如果要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考量,完全规模化并不现实。

个体散户养猪的优点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趋势,但消灭散户个体养殖既不可取也不可能,个体散户养猪也未必全是缺点,其实散养有着许多天然的优势:

减少饲料用粮:在我国的养猪史上,猪肉本来就是家庭生产的副产品,既保证了猪肉的供应,也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副产品等非常规饲料,减少饲料用粮。如此看来,鼓励家庭养殖不但可以平抑猪肉价格还能保障

2、中国是什么时候提倡农村搞养殖?

中国农村传统养殖历史悠久,广大农民有丰富的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养免的经验,**提倡农村搞养殖是在六七十年代,当时全国正在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农村很重视粮食生产,更需要大量的农家肥,而猪粪的需要量更大,当时不具备搞规模养殖的条件,农村家庭养殖就得到了提倡。

3、在农村饲养母猪能致富吗?

在农村养母猪是有钱赚的。

1.在农村养母猪根本不求销路,因为农村每家每户每年都要养1——3头猪

2.母猪每年产猪仔为每年两次,每次大概8——10头小猪。

3.以我村为例,我村有200多户,每年需要打概饲养600——700头小猪。以这样计算,要养40头母猪才能供应得上。

4.以每年产700头每头900块来算毛收入就有63万,去掉一些成本也有个40万左右,

5.如果能力比较雄厚,可以加大母猪饲养,因为在山区,没隔三五里就有一个村庄,所以销路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农村现在都是直接现金交易,不要愁被赊账的现象。这样你就有**了。

6.猪仔的出栏期一般为30——40天左右,过了出栏期,就不会那么累,又可以轻松一点。

7.母猪本身的抵抗力要比肉猪强,这样风险又没那么大,以我看来在农村养母猪是大有钱赚,

4、农村中除了有畜牧业还有什么业?能干什么?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一直在看我脑子里想着。我是一名“三农”创业者,返乡创业已十多年,瞌嗑碰碰,苦辣酸甜,有许多的困惑,也有不少的思考,现实中听到最多的就是题主这样的提问。那么,农村中除了有畜牧业还有什么业?能干什么?我来试着回答,谈三点看法:第一,种植业。

有了更多的需求,也有可以加工的产品,加工已经显得非常必要的。第三,服务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行业,即农业服务业。

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很强,需要向规模化发展,一个人没有三头六臂,无法自己全干。需求社会化分工配合,专人专干。产前种子、化肥、农药,产后收藏、加工、**、物流等等。只要实现了规模化,就有了有很多专业化的事情可以做。农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转型越来越迫切,有些事情已经在做,许多专业已经分化细化出来,还有就是深化了。过去强调的是专人专干,现在需要的是分工合作。看清楚了,就会有很多事情做,能做很多事情。至于能干什么,要干什么,这需要因人而宜,根据愿意、需求和条件来选择确定。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希望能帮上您的忙,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三农”创业者,心系“三农”,一枝一叶总关情,欢迎互相交流。

拓展好文:中国的猪对比外国的猪,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如今我国会养本地猪的养殖场已经不多了,除了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特殊本地猪之外(比如金华两头乌是金华火腿的原料),大部分猪场都被杂交品种或者是外国的良种猪占据。那么如果单纯比较优劣的话,外国品种的猪和国内品种的猪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请看下文:

  第一、增重速度

  外国猪>本地猪

  这一点是大部分养殖户选择饲养外国猪的主要原因,毕竟大家养猪都是为了赚钱,又不是为了搞公益,自然是什么猪长得快就养什么猪。以外国的一些主流品种为例,比如约克夏、长白、大白等,平均下来每天可以增重680克左右,一般来说只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够达到出栏的标准。而中国的本地猪,即便是增重速度比较快的太湖猪、东北**等,每天的增重也很难达到1斤。

  第二、饲养报酬

  外国猪>本地猪

  饲料成本在整个养猪过程中大概可以占到一半,所以选择养什么猪,很大程度上要看饲养报酬。即什么品种的饲料利用率高,就选择什么品种来饲养。这一点来说,外国品种同样要优于国内品种。平均换算下来,外国良种猪的料肉比大约为3:1左右,而国内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本地猪,料肉比也就能达到3.5:1的水准。

  第三、瘦肉比例

  外国猪>本地猪

  不管有多少人说肥肉比瘦肉好吃,但就市场的反馈来说,瘦肉的出货速度要远远快于肥肉。所以对于屠宰企业来说,他们就更喜欢收购欧瘦肉率比较高的猪。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也就必须投其所好了。众所周知,瘦肉率低脂肪过厚一直都是我国本地猪的特点,这点上来说,自然是跟外国的良种猪没得比了。

  第四、猪肉品质

  本地猪>外国猪

  不吹不黑,你要说什么猪肉好吃,那肯定是本地猪要比外国猪好吃的。咱们就不用提什么金华两头乌或是陆川猪这样的专门为吃肉而生的猪,即便是非常常见的河北黑猪、里岔黑猪,其猪肉品质也要远远强于外国品种。本地猪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杜洛克、约克夏之流远不能比的。

  第五、适应能力

  本地猪>外国猪

  这点基本上就不用多做解释了,本地猪的环境适应能力如果还比不上外国猪,那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即便抛去水土不服的因素,国内大多数品种的本地猪在耐热、耐寒、耐粗饲、抗病等方面也要远远强于外国品种。别的不说,养本地猪的猪场很少需要用到兽药就是最好的证明。

  外国猪与本地猪各有优劣,而国内大部分猪场选择饲养外国猪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经济效益的问题。如果我们国家的消费水平能够欧再上两个等级,相信本地猪会拥有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