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简介
相关问答拓展:
玉米螟和玉米粘虫的区别?
玉米螟和玉米粘虫是玉米的两大主要害虫,两种害虫在玉米田常同时发生为害玉米,同属鳞翅目,但它们危害玉米的方式却不一样,现将玉米螟和玉米粘虫的区分办法介绍如下: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
玉米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
形态特征
1、幼虫
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腹足趾钩3序缺环。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玉米螟幼虫
玉米粘虫: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五条背线,所以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
玉米粘虫幼虫
2、成虫
玉米螟: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玉米粘虫:成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两个土***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
长在玉米里的像毛毛虫的虫子是什么?黏虫
玉米成长过程发现在玉米头上有毛毛虫应该是黏虫,黏虫(orientalarmyworm),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玉米粘虫最有效的农药是什么?玉米粘虫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
用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噻虫嗪飞防玉米粘虫效果很好!
玉米粘虫用杜邦康宽防治效果不错。
玉米田虫口密度达30头/每百株以上时,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克加水50千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或25%氰辛乳油20~3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用5%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5%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
脱粒玉米生虫都是什么样的?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
抗粘虫的玉米种子?郁青358是抗粘虫郁青358由于叶片较长,表面有较厚的绒毛,造成抗粘虫不适宜在该品种上产卵,有效降低了玉米螟的发生几率。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唯一一个非转基因抗虫玉米新品种。
郁青358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株高260厘米,穗位高94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层,抓地牢固,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不易发生倒伏。适合机械收获。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