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地上害虫 大豆玉米地上害虫
大豆和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们被广泛种植,但同时也会遭受许多害虫的侵袭。
大豆地上害虫
大豆地上害虫主要包括豆蝽、豆荚象和豆娘等。这些害虫会对大豆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豆蝽
豆蝽是大豆地上害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们会通过吸食大豆的汁液来损害植株,导致叶片变黄、萎缩和死亡。豆蝽的危害程度与其数量成正比,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豆蝽的数量非常重要。
豆荚象
豆荚象是另一种常见的大豆地上害虫。它们会在大豆的荚中产卵并孵化,幼虫会吃掉豆子内部的种子,造成大豆产量的损失。
豆娘
豆娘是一种小型昆虫,它们会在大豆的叶片和茎上产卵。豆娘的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茎的组织,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玉米地上害虫
玉米地上害虫主要包括玉米螟、玉米象和玉米叶甲等。这些害虫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地上害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们会在玉米叶片和茎上产卵,并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茎的组织,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玉米象
玉米象是另一种常见的玉米地上害虫。它们会在玉米的茎、叶和花上产卵,并孵化成幼虫。幼虫会吃掉植株的组织,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玉米叶甲
玉米叶甲是一种小型昆虫,它们会在玉米叶片上产卵。幼虫会吃掉叶片的组织,导致叶片变黄、枯萎和死亡。
控制方法
为了控制大豆和玉米地上害虫的数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化学农药喷洒,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使用天敌昆虫、细菌和真菌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例如使用陷阱、网罩和障碍物等来阻止害虫的入侵。
大豆和玉米地上害虫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护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相关拓展:
问:玉米地里飞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玉米地里飞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很多,危害玉米的蛾类玉米螟比较多。还有其它飞虫,不下百种
常见的蛐蛐,蝈蝈、蝗虫、苍蝇、蚊子、甲虫类、蛾类、
玉米地里的白色虫子叫什么名字
是玉米螟的幼虫,钻蛀类害虫,取食玉米叶片和钻柱危害,冬天潜伏在玉米秸秆中以老熟幼虫越冬。
玉米上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玉米上的虫子叫玉米螟.
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ubern)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并非人类》.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是在玉米地里发现的
我们那里叫马泡。黄的吃著甜,青的吃著苦。
学名叫做马泡瓜。可以在百科搜到。
玉米地里的什么虫子?
二点委夜蛾玉米新发虫害,与地老虎相似,容易造成混绕。防除,可用毒死蜱,敌百虫等拌毒饵傍晚撒施。或者敌敌畏拌毒土撒施。也可用高氯甲维盐,功夫,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喷雾灌根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秸秆,杂草可有效减少虫害发生。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使用,希望对您有用
这是玉米袋子里生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米象,俗称蛘子,归属鞘翅目象虫科,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
也有叫象鼻虫,米虫(大米里也经常发现它)
玉米地下有咬玉米的虫子,胖胖的,灰色的,叫什么名字,怎么消除?谢谢
玉米螟鳞翅目螟蛾科
抽穗前,玉米心叶初见排孔、幼龄幼虫群集心叶而未蛀入茎秆之前采用1.5%的锌硫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直接丢放于喇叭口内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穗期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可。
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西瓜地里有会叫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西瓜虫,学名ArmadillidiμmvulgareLatreille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
别名鼠妇;俗称潮虫。分布中国各地。
寄主在田间主要为害瓜类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浆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黄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苋菜、空心菜、莴苣等叶片及食用菌等。
为害特点为害幼芽、嫩根造成缺苗断垄,为害草莓时把浆果吃成孔洞;瓜类幼苗绿色部分受害后常不生蔓。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一14mm,体宽5—6。5mm,长椭圆形,共13节,灰褐色,头部具1对线状触角;***8节,各节具1对足,腹部具7对腹足,尾节末端为两个片状突起。雌成虫体背暗褐色,隐约可见黄褐色云状纹,每节后缘具白边,雄虫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黄褐色。初孵幼虫白色,半透明,长约1.3一1.5mm,宽0.5一0.8mm,后逐渐变深,形态与成虫近似,仅大小、体色不同。
生活习性该虫胎生繁殖,离开母体即可自由活动取食,取食后体壁颜色变深,身体增大,隔一段时间需钻入土中蜕皮,每雌可繁殖110头,幼虫孵化后多随雌成虫群集在一起,约经1—2.5个月后开始独立生活,经1年成熟,多发生在阴暗潮溼墙角或石头、土块下,夜出为害,以晚上21—22时、清晨7—8时活动最盛,阴天也出来活动,幼苗及贴地果易受害,对圈肥及腐草有趋性,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受惊后立即卷缩成“西瓜”状。
我国还有一种西瓜虫,学名为PorcellioscaberLatreille称球鼠妇,广布室内及潮溼之处,在田间也为害油菜等。
防治方法(1)离村庄近的菜地、塘埂沟边处应加强防治。田园内不留杂草,在田埂、垄间堆集腐草进行诱杀。(2)菜地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结合防治地下害虫喷药防治在油菜苗期,发现虫量大时开始喷洒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或20%虫死净可溼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溼性粉剂2500倍液。
狗狗进草地里身上的虫子叫什么名字
蜱虫
最好不要让狗进草地
回来可以给他驱虫e宠有福来恩
平时注意驱虫,不然得了面板病或寄生虫病很麻烦,望采纳
玉米地里的虫子用什么药治
玉米苗期是多种病虫害混合发生危害时期,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茎基腐病、蓟马、粘虫、小地老虎等,如不搞好防治,对玉米的生长、产量将形成大的影响。
一、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主要危害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充套件。轻者一般造成根部和茎基部木质部变褐,严重的主根、次生根坏死,造成茎基部和根部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部分表现为中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变褐,严重的整株枯黄。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前雨后晴天气较多,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发病较多。据市植保站近期调查,全市玉米田发病面积4万亩。
二、玉米苗期虫害
1、蓟马:蓟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虫害,成虫和幼虫多在玉米幼嫩部位危害,心叶处更为严重。玉米被害后,轻者叶片扭曲、破碎,重者造成玉米心叶分岔,后期不能结穗,老百姓叫“鲁心”或“油捻”。蓟马危害盛期集中于6月中旬--7月上旬,成幼虫在田间多为混合重叠发生。今年我市玉米多为6月初--6月上旬播种,苗期正好和蓟马发生为害相吻合。据市植保站预测,今年我市玉米蓟马普遍发生,发生面积将达到15万亩,应抓紧防治。
2、粘虫:又名剃枝虫、行军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爆发性害虫。自1998年以来,二代幼虫在我市玉米苗期均造成明显危害,轻者叶片被吃成缺刻,重者整株被食,造成缺苗断垄,危害极大。今年由于外来成虫较多,市植保站预测,二代粘虫将对我市秋作物造成严重危害,预计发生危害面积10万亩。
3、小地老虎:近几年来,小地老虎幼虫在我市发生为害较重,一般对春播、夏播作物危害较大。幼虫主要危害作物的茎基部及根部,咬断茎基部或根部,造成幼苗死亡,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大。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据市植保站黑光灯下诱蛾,小地老虎成虫发生量较大,预测幼虫发生危害较重,可危害玉米、豆类、花生等秋作物,发生危害面积11万亩,应搞好防治。
三、防治时期:6月中旬--7月上旬。
四、防治方法:玉米茎基腐病可亩用冠菌清15--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粘虫、小地老虎可亩用玉虫一盖净或独霸天下防治。
五、注意事项:
1、要重视茎基腐病防治。由于茎基腐病近几年来呈逐渐加重趋势发展,群众对此病了解不多,防治不力,造成损失较大,因此要加强防治。
2、蓟马要掌握好防治适期。玉米苗在3--5叶期要立即防治,错过这一时期,将造成浪费或损失较大。
问:大豆的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去科学防治?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大豆害虫对大豆高产危害极大,种类多且食性杂,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那么,常见的大豆苗期虫害有哪些呢?该如何防治?
大豆苗期虫害有哪些?
1、大豆根潜蝇(大豆根蛆)
又叫豆根蛇潜蝇,以黑龙江及内蒙受害最重。
此虫为单食性害虫,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以幼虫在大豆幼苗根部皮层钻蛀危害,被害根变粗、变褐或纵裂、畸形增生或生***。
大豆受害轻者,在幼虫化蛹后,根部伤口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小而少,顶叶发黄、荚少,产量降低,受害严重者逐渐枯死。
幼虫在根部造成伤口,还会导致根部病害,使大豆受害损失加重。
2、二条叶甲
俗称地蹦子,是大豆常见害虫之一,危害日趋严重。
成虫在苗期食害大豆子叶、真叶、生长点及嫩茎,被害叶形成小孔,严重时仅剩叶脉,呈网状;在开花期喜食花的雌蕊,造成落花,使大豆结荚数减少。
幼虫危害根瘤,影响根瘤固氮和植株生长,发生严重地块0厘米到10厘米深土层内的大豆根瘤,几乎被全部吃光,仅剩空壳。
3、地下害虫
a.蛴螬(雌虫)可食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
b.蝼蛄(拉拉古)以成虫或幼虫咬食大豆刚发芽的种子、幼根和嫩茎,并扒成乱麻状和丝状,使幼苗生长不良和死亡。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失水而死,损失非常严重。
c.地老虎(截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以1-2龄幼虫在土表或大豆的叶背和叶心取食;2-3龄幼虫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有的也危害生长点,3龄以后入土,夜间出土咬断整株苗,拖入穴中,常留少许叶露于土表,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甚至毁种重播。包衣是大豆栽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由于农药市场竞争激烈,种衣剂生产厂家及不同含量不同成分的种衣剂品种繁多,种衣剂质量差异较大,农民在使用种衣剂时,一定要选择适宜、高效、优质的种衣剂(围剿+纯粹)。
1、作物播种前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亩拌细土30公斤进行穴施或沟施。
2、毒饵诱杀:对地老虎发生严重的田块,可选用90%敌百虫800倍喷在青料(菜、阔叶草)上、撒在田间诱杀。对于地老虎、蝼蛄发生均严重的田块可选用菊酯类农药拌炒香的小麦、玉米、麦麸等进行诱杀。
3、药剂喷雾:对地老虎发生严重田块可选用20%灭扫利1000倍液于傍晚喷施。在7-8月金龟子产卵盛期可选用毒死蜱等药剂喷施于地表。对于花生等害虫危害部位是直接食用的不能使用长残效药剂灌根,以免农药残留超标甚至人畜食用后中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