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散养鸡技术大全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175 次
散养鸡技术大全

散养鸡技术大全

散养鸡是指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鸡,与工厂化饲养的鸡有很大的区别。散养鸡技术是指在散养鸡的生长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繁殖、饲养、管理等技术。散养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散养鸡的产蛋量、肉质量、免疫力和生存率等。

散养鸡的优点

相比工厂化饲养的鸡,散养鸡有以下优点:

  • 鸡的品质更好:散养鸡自由活动,食用天然饲料,没有使用激素等化学物质,肉质更加鲜美。
  • 鸡的健康更好:散养鸡免疫力更强,不易生病,也不会因为密集饲养而产生应激反应。
  • 环保:散养鸡生活在自然环境下,不会因为饲养密度过大而产生污染。
  • 更加安全:散养鸡生活在自然环境下,没有被过度使用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更加安全。

散养鸡技术的关键

散养鸡技术的关键在于科学繁殖、饲养、管理等方面。以下是散养鸡技术的关键点:

选用优质种鸡

选用能适应自然环境的鸡种,如土鸡、乡鸡等,这些鸡种的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免疫力强,抗病能力好,适应能力强。

合理饲养

散养鸡的饲养以天然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散养鸡技术的关键,包括定期消毒、驱虫、保温、通风等。同时,还要注意鸡的生长环境,保证鸡的生活环境舒适,如保持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

散养鸡技术的应用

散养鸡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

家庭散养鸡

家庭散养鸡是指在家庭中散养鸡,供家庭食用。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鸡的品质、安全,同时还可以减少家庭的食品开支。

生态农业散养鸡

生态农业散养鸡是指在生态农场中散养鸡,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化学物质等方式,保证鸡的品质、安全。这种方式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

养殖户散养鸡

养殖户散养鸡是指在养殖场中散养鸡,采用科学饲养、管理等方式,提高鸡的产蛋量、肉质量、免疫力和生存率等。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散养鸡技术的未来

散养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科学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未来散养鸡技术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如利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鸡的智能监测、管理等。

同时,未来散养鸡技术还将注重绿色化发展,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饲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散养鸡技术是一种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可以提高鸡的品质、安全、免疫力等。未来散养鸡技术将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更安全的农产品。

相关问答拓展:


林下养鸡如何起步?

1、林下养鸡选址

林下养鸡是在林地或灌木林地下进行的。要选择通风向阳的林地,而且排水性能要好,交通方便。养鸡场址应选择在林地郁闭度0.2~0.4、坡度15°以下、向阳的南坡天然林、人工林或植被覆盖度为0.3~0.5的灌木林地。

鸡舍应建在坡度为10°左右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建舍宜选择地势较高处、不潮湿阴冷、光照好且保温、通风流畅、方便消毒和清扫以及有利于防鼠害和野生动物伤害的地方。育雏室按8~10只∕㎡安排,活动场按1~2只∕㎡测算,活动场周围用竹栏或尼龙网圈住。

2、鸡舍搭建

林下养鸡对鸡舍的要求比较简单,可以搭建一个易移动的简易棚舍,其建造可就地取材。

可以用土坯、砖块、油链纸、麦结或木条搭建一个长10米,宽1.5米,茼2米的框架,并在中间开一个1米左右的门。鸡舍的大小由养殖规模而定,可大可小,此外搭建是要分开雏鸡房、产蛋房以及孵化室之间的区别。

3、进鸡前准备工作

林下养鸡环境的选择很重要,搞好鸡病预防工作是林下养鸡成功的基础,在饲养前就应制定好预防方案,并严格执行。

4、林下养鸡选种林下养鸡要选择对环境适应力强的鸡种,最好选择当地的土鸡,现如今人工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多鸡在人工条件下生长极快,往往一只鸡只需一两月即可出栏。

但大多都是人工催育而成,但长期食用存在很多隐患,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乡下地区饲养的家鸡或土鸡,这样不仅口味较好、营养丰富,吃起来更为放心。

林下养鸡技术!

1、林下养鸡饲养管理在清明季节放鸡进入林下,鸡苗可购买也可自己孵化,要做好雏鸡喂养,将雏鸡喂养在室内30度左右的环境,喂食时可适当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这样可加强雏鸡的抗病力。

但雏鸡在生长到一月时即可放养,放养时要训练鸡的觅食习惯,两人互相配合,一人投食,另外一人负责驱赶,形成鸡抢食习惯。之后再慢慢降低喂食量,尤其是早上的喂食,让其白天自行觅食,晚上喂食饲料,这样可加快鸡的生长。

2、林下养鸡疫病防治

林下养鸡主要的病害是寄生虫,由于鸡自行觅食,可能会吃下很多虫类,这些虫类会带有很多寄生虫,所以在饲料中要适当的加入驱虫的药物。另外还要注意鸡舍和林下的环境卫生,要定时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确保鸡群的健康。

林下放养的土鸡全天在林地行走,运动量足,吃林地的虫子和杂草,所以鸡肉更加鲜美。其市场价格比普通笼养鸡价格要高,市场售价一般在18-22元/公斤。

散养鸡棚怎么盖?散养鸡舍要如何建造呢?

为了提高鸡的品质,现在很多养鸡户都采用散养的方式来进行鸡的养殖,这种方法给鸡提供的活动空间比较大,鸡每天都能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活动,散养鸡的品质比圈养鸡的品质提高了很多,创造的效益更好。在进行鸡散养的时候,散养鸡舍的建造很关健,要布局合理,因地制宜,现给大家介绍五种散养鸡舍的建设方法。

(一)简易棚舍

在放养区找一背风向阳的平地,用油毡、帆布及茅草等借势搭成坐北朝南的简易鸡舍,可直接搭成金字塔型,南边敞门,另外三边可着地,也可四周砌墙,其方法不拘一格。要求随鸡龄增长及所需面积的增加,可以灵活扩展,棚舍能保温,能挡风。只要不漏雨、不积水即可。或者用竹、木搭成“人”字形框架,两边滴水檐高1米,顶盖茅草,四周用竹片间围,做到冬暖夏凉,鸡舍的大小、长度以养鸡数量而定。在荒山林地内搭起一定的临时荫棚,供鸡防风避雨和白天盛料盛水。值班室和仓库建在鸡舍旁,方便看管和工作。

(二)普通型

在建筑结构上,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修建成斜坡式的顶棚,坡面向南,北面砌一道2米的墙,东西两侧可留较大的窗户,南侧可用尼龙网或铁丝网,但必须留大的窗户。面积以16平方米为宜,这种鸡舍通风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保暖性能良好,南方、北方都适用。

这种鸡舍配有较大的运动场,可以建在果园里采用半开放式饲养。鸡既可吃果园中的害虫及杂草,还可为果园施肥。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鸡只觅食。放牧场地可设沙坑,让鸡洗沙浴。地面平养,每平方米面积可载大鸡10只左右,用木屑、稻草桔等做垫料;笼养、网养用木料和塑料(l厘米*l厘米的网目)自制。注意搭支架时,要保证鸡只自由进出、上下鸡舍休息和活动。

(三)塑料大棚鸡舍

塑料大棚鸡舍就是用塑料薄膜把鸡舍的露天部分罩上,利用塑料薄膜的良好透光性和密闭性,将太阳能辐射和鸡体自身散发的热量保存下来,从而提高了棚舍内温度。它能人为创造适应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小气候,减少鸡舍不合理的热能消耗,降低鸡的维持需要,从而使更多的养分***生产。塑料大棚鸡舍的建造,棚舍的左侧、右侧和后侧为墙壁,前坡是用竹条、木杆或钢筋做成的弧形拱架,外覆塑料薄膜,搭成三面为围墙、一面为塑料薄膜的起脊式鸡舍。

墙壁建成夹层,可增强防寒、保温能力,内径在10厘米左右,建墙所需的原料可以是土或砖、石。后坡可用油毡纸、稻草、秫秸、泥土等按常规建造,外面再铺1层稻壳等物。一般来讲,鸡舍的后墙高1.2~1.5米,脊高为2.2~2.5米,跨度为6米,脊到后墙的垂直距离为4米。塑料薄膜与地面、墙的接触处,要用泥土压实,防止贼风进入。在薄膜上每隔50厘米,用绳将薄膜捆牢,防止大风将薄膜刮掉。棚舍内地面可用砖垫起30~40厘米。棚舍的南部要设置排水沟,及时排出薄膜表面滴落的水。棚舍的北墙每隔3米设置l个1米*0.8米的窗户,在冬季时封严,夏季时逐渐打开。门应设在棚舍的东侧,向外开。棚内还要设置照明设施。

(四)开放式网上平养无过道鸡舍

这种鸡舍适用于育雏和饲养育成鸡、仔鸡。鸡舍的跨度6~8米,南北墙设窗户。南窗高1.5米,宽1.6米;北窗高1.5米,宽1米。舍内用金属铁丝隔离成小自然间。每一自然间设有小门,供饲养员出入及饲养操作。小门的位置依鸡舍跨度而定,跨度小的设在鸡舍内南或北一侧,跨度大的设在中间,小门的宽度约1.2米。在离地面70厘米高处架设网片。

(五)利用旧设施改造的鸡舍

利用农舍、库房等其他设备改建鸡舍,达到综合利用,可以降低成本。必须做到通风、保温。一般旧的农舍较矮,窗户小,通风性能差。改建时应将窗户改大,或在北墙开窗,增加通风和采光。舍内要保持干燥。旧的房屋低洼,湿度大,改建时要用石灰、泥土和煤渣打成三合土垫在室内,在舍外开排水沟。

五种散养鸡舍的建设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这五种散养鸡舍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因此大家在建造散养鸡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建造出合格、合理的散养鸡舍。农村养殖鸡该怎么养?

在农村养鸡优点

环境自然,食料成本低,建设房屋少。投资成本低。室外放养,鸡食杂草,小虫。营养丰富。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只鸡食料成本不足30元。土鸡价格高,虽然长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另外室外活动大,鸡肉质好。销路宽。本土化本地鸡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养。自然光照射时间长,鸡食五谷杂粮,青草,小虫。鸡体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爱。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农村养鸡虽然成本低,投资少,但管理难度大,只能针对本地土鸡做少量养殖,一般单批在1000只以下为宜。比较适合的品种有:本地三黄鸡,本地麻鸡,本地固始鸡。必需是本地鸡种。如广东三黄鸡在黑龙江养价值和意义就不大,也容易生病。所以土鸡必需要本土化鸡苗。

那么在农村养殖鸡该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二、种类选择

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三、养殖季节

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四、需要营养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五、养殖方式

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六、疾病防治

1.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眼睑闭合,羽毛疏松***,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2.细菌病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部分感染呈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治疗措施: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

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

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黏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防治措施: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小鸡开口的时候用丰强恒力源/头孢噻呋钠+维多利饮水,可净化白痢,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率)。

3.寄生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

绦虫病、蛔虫病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肠炎下痢等,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毫克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

球虫病半个月至2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驱除球虫的药物可选用妥曲珠利溶液饮水,平时用磺胺嘧啶混悬液+大肠杆菌特号饮水,做定期保健预防,并可控制小鸡的肠道感染,减少肠毒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