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病虫害防治介绍

2024-07-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405 次
小麦病虫害防治介绍

小麦病害防治图谱

小麦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等。以下是小麦病害防治图谱:

  • 白粉病: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菌剂。
  • 锈病: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菌剂。
  • 赤霉病: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菌剂。
  • 叶枯病: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菌剂。

小麦虫害防治图谱

小麦虫害主要有蚜虫、螟虫、飞虱等。以下是小麦虫害防治图谱:

  • 蚜虫:选用抗虫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虫剂。
  • 螟虫:选用抗虫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虫剂。
  • 飞虱:选用抗虫品种、清除病株、增施有机肥、及时喷洒杀虫剂。

小麦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相关拓展:

问:小麦病虫害有哪些,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会经常发生,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歼伍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减产和绝产。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麦病虫害有哪些,以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小麦病虫害有哪些
小麦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黄矮病、红矮病、全蚀病、赤霉病、叶斑病等。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细菌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黑节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
虫害有小麦蚜虫、麦种蝇、吸浆虫、红蜘蛛、叶蝉、蛴螬、金针虫、蝼蛄、麦叶蜂、麦秆蝇等。
二、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种植过程中几种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下:
1、小麦锈病的防治
主要危害的是小麦的叶片和叶鞘以及茎秆等位置,小麦条锈病呈现规则的性状,而叶锈病呈现混乱的性状,秆锈病主要呈现一个大红斑。其中发病种类最为常见的是小麦叶锈病,其次是条锈病,秆锈病的发病情况较少。
防治对策:一般在三月中下旬用药控制发病中心,四月初对发病麦田进行全面的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的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者25%的粉唑醇悬浮剂。
或者三唑酮粉剂每平方公顷兑水750~1125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其中药物的使用量分别问600m1、450m1、375m1、1500g。
2、小麦纹枯病的防治
小麦纹枯病有被称为立枯病、尖眼病。最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逐渐加重,如果该种***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一般会导致减产10%~20%左右,严重的地区可以导致减产达到50%以上。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关键技术是药物喷剂。施药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小麦拔节初期,以组织病害侵入茎秆,所用药剂可以是23%的宝穗乳油、20%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的三唑酮乳油、20%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者使用12.5%的烯唑醇悬浮剂等药物。
常规喷药洒水的药液一般每平方公顷使用600~750公斤。选择在上午有露水的情况下集中喷雾。连续喷雾2次,每次间隔一周半作用,同时上述药剂还可以切实防止小麦锈病和白粉病。
3、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的害虫,主要有麦红吸浆虫蠢悄和麦黄吸浆虫两重虫害,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时能够到导致小麦几乎绝产。
在小麦拔节期到抽穗期,大量吸浆虫越冬幼虫就会出土,然后发育到化蛹阶段,此时可以使用浓度大小在3%的辛硫磷或者甲基异柳磷颗粒每平方公顷使用30公斤进行撒施。同时也可以使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者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兑水,喷拌在细土中制成毒土,撒施于地面。
穗部的防治。在小苗抽穗到扬花期,可以使用浓度大小为40%的乐氏档或果乳油或者使用浓度大小为50%的辛硫磷乳油或者使用浓度大小为4.5%的高氯氟氰菊酯等兑水进行重点的喷施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同时小麦蚜虫和食叶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问:小麦苗期病虫害很多,小麦苗期有什么病虫害?

小麦苗期病虫害很多,小麦苗期有什么病虫害?

1、锈病

小麦锈病别名黄痘病,是在我国小麦生产制造中产生最广、伤害最重要的病害,关键出现在叶面上,也会伤害叶柄、茎杆及其穗部。产生的位置不一样,病症也各有不同,可以根据“条锈成形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来鉴别。在其中条锈病病发喜温为9-16、叶锈为15-22度、秆锈为18-25,因此在制造中一般病发次序是条锈—叶锈—秆锈。

防治措施:最先要采用抗病能力强的种类,在种植前得用药剂拌种,防止病害,栽种管理方法时要加强栽培技术,有效配搭氮磷钾肥,施足底肥,培养旺苗。小麦自生苗是3种锈病的关键露地栽培宿主,可以在融合栽培技术清除自生小麦苗,可以降低很多露地栽培菌源,减少锈病患病率。

2、纹枯病

又称之为小孔斑病,是一种根处病害,在小苗感柒纹枯病菌后,在苗期便会发生烂芽、病苗枯萎等病症。

防治措施:挑选中抗和耐病种类,这时经济发展畅行的控病措施,有效轮种,加强栽培技术,推行和小麦与油菜籽、黄豆等轮种,降低田里菌源累积,减少用种量,操纵主茎相对密度,均衡上肥。病发是应亩腔当立即打药,喷药时间在小麦抽穗前期,以阻拦病害入侵茎杆。

3、全蚀病

又被称为小麦青枯病、黑脚病,也是一种根处病害,可是只能侵染根和茎尖部1—2节,在小苗遭到侵染后,主茎主要表现为偏矮,下边枯黄多,种籽根和地中茎变为黑灰色,比较严重时导迅野衫致小麦苗联片枯萎。

防治措施:挑选抗病能力强的种类,有效轮种,加强栽培技术,栽种前深倾翻土,细致翻耕,有效上肥,那样能降低土壤层病原菌总数,适度培土能推动根部生长发育。可以在种植前开展药剂拌种,或是在栽种前要50%三唑酮或70%甲基硫菌灵2~3kg加细土20~30公斤匀称撒于地表随后耕机。

以上是小麦苗期关键病害的防治措施详细介绍,期待能帮助到你,想知道大量的相应专业知识,敬脊老请期待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