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用什么药

2024-07-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65 次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用什么药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黄瓜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黄瓜叶片枯萎、果实变软等问题,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木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防治剂,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灰霉病,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木霉的作用机理

木霉是一种产生抗菌物质的真菌,其主要成分是腐植酸和多糖物质。腐植酸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多糖物质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使其更加抵抗病菌的侵袭。木霉可以在防治黄瓜灰霉病的同时,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木霉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时,可以将木霉制成菌剂喷洒在黄瓜叶片和果实表面,也可以将木霉和有机肥料混合后施用于土壤中,以增强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活性。建议在黄瓜生长的早期和中期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同时,需要注意喷洒时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使用,以免影响效果。

木霉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木霉具有以下优点:

  • 天然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 不会产生农药残留,符合绿色、健康、环保的农业发展方向;
  • 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改善土壤环境;
  • 能够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力和适应性。

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木霉防治黄瓜灰霉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的生物农药生产厂家,购买质量可靠的木霉菌剂;
  • 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的副作用;
  • 避免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使用,以免影响效果;
  • 注意喷洒的时间和频率,避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拓展问题


问题一:黄瓜灰霉病的其他防治方法有哪些?

除了使用木霉以外,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还包括:

  • 使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 加强管理,保持通风、适度浇水、及时清除枯萎叶片等;
  • 使用其他生物防治剂,如三棱虫、蚜茧蜂等。

问题二:木霉菌剂的储存方法是什么?

木霉菌剂需要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的环境。开封后,应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

问题三:木霉防治其他作物病害的效果如何?

木霉除了可以防治黄瓜灰霉病以外,还可以防治其他作物的病害,如番茄枯萎病、苹果白粉病等。其效果取决于具体的作物和病害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问题四:如何避免木霉防治效果的降低?

为避免木霉防治效果的降低,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过量使用,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
  • 避免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下使用,以免影响效果;
  • 注意存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的环境;
  • 注意喷洒时间和频率,避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问题五:如何选择木霉菌剂的品种?

选择木霉菌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
  • 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
  • 环境条件和气候特点;
  • 菌剂的质量和品牌信誉度。

问答拓展:木霉菌(简称木霉)有哪些特点?主要防治哪些病害?

木霉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木霉属。常见的木霉有哈茨木霉、绿色木霉等。木霉具有较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基质上生长快,比较容易繁殖。木霉菌可以在植物根际繁殖,通过占据空间和营养控制有害真菌;木霉还可以通过分泌抗生物质抑制有害真菌的增殖,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对木霉菌的开发,一般是从自然界已存在的木霉菌中筛选出优良、高效的菌株,再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该生物,使其具有更多种功能或更优良的防病特性。
木霉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颉洞瞎颃作用(包括抗生、超寄生及竞生等作用),尤其是土传性真菌,例如镰刀病菌、腐霉病菌、白绢病菌及立枯丝核菌等,故常应用搭颤纳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上。木霉菌的特点:①木霉菌菌丝生长快速,对逆境耐受性强,有利于土壤环境的竞争及族群的建立;②木霉菌亦可产生抗生物质,具有防治腐霉病菌的效果;③木霉菌特有的超寄生现象可使其寄生于病原真菌的菌体上造成植物病原菌死亡,如木霉菌可以寄生于立枯丝核菌上造成立枯丝核菌菌体缢缩死亡。
目前登记知没的木霉菌产品有1.5亿活孢子/克、2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亿个/克木霉菌水分散粒剂。登记的防治对象为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大白菜霜霉病。

问答拓展:微生物农药的种类有哪些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类,包括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等自然产生的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农药,但不包括各类农用抗生素(各类农用抗生素统称为微生物源农药)和其它生物农药一样。微生物农药同样具有毒性较低、对天敌生物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为了卖纳让广大农药使用者能对此有比较全面、详细地了解,现把我国目前开发生产的微生物农药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1.细菌类微生物枣败农药
  1.1苏云金杆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约占到全部生物农药中岩没使用量的90%,可用于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茶毛虫、茶尺蠖、棉铃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枣尺蠖、玉米螟、苹果巢蛾和天幕毛虫等多种鳞翅日害虫。
  1.2多粘类芽抱杆菌可用于防治番茄、烟草、辣椒、茄予青枯病。
  1.3放射土壤杆茵可用于防治桃树根癌病。
  1.4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三七根腐病和烟草黑胫病等,还可用于水稻调节生长、增产。
  1.5蜡质芽孢杆菌可用于油菜抗病、壮苗、增产.还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姜瘟病等。
  1.6荧光假单胞杆菌可用于防治番茄青枯病、烟草青枯病和小麦全蚀病。
  1.7类产碱假单孢菌可用于防治草场牧草草地蝗虫。
  
  2.真菌类微生物农药
  2.1绿僵茵可用于防治滩涂飞蝗和一些鳞翅目害虫。
  2.2白僵茵可用于防治白粉虱、烟粉虱、金龟子、蛴螬等多种害虫。
  2.3耳霉菌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
  2.4木霉茵可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和霜霉病、大白菜霜霉病和小麦纹枯病等。
  2.5淡紫拟青霉茵可用于防治番茄线虫病。
  2.6厚孢轮枝茵可用于防治烟草报结线虫病。
  
  3.病毒类微生物农药
  3.1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甜菜夜蛾。
  3.2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等多种作物斜纹夜蛾。
  3.3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为害多种作物的棉铃虫。
  3.4荼足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茶树茶尺蠖。
  3.5油桐足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茶树茶尺蠖。
  3.6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3.7幕青虫颗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
  3.8草原毛虫核多角体病毒可用于防治草原毛虫。

问答拓展:木霉菌对农药的抗性

灰霉病是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部分木霉菌株对引起蔬菜灰霉凯仿病的灰葡萄孢霉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而速克灵是农业生产中防治蔬菜灰霉病的常用化学杀菌剂。王勇等(2024)从对灰葡萄孢霉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木霉菌中,进行耐速克灵药剂菌株的筛选,获得高耐药性菌株3株、中等耐药性菌株28株,其中筛选获得的高耐药性菌株能耐受500mg/L的速克灵。该研究还发现,木霉菌与速克灵协同作用对灰霉病菌的抑菌率高达85%,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速克灵和拮抗木霉菌剂的效果,同时应用菌+药、药、菌处理防治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7.6%、62.5%和51.5%,较单独利用拮抗木霉菌防治降低了病害的发病率,同时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剂量。程东美等(2024)对哈茨木霉T2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在供试的7种化学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甲霜灵、地菌净、露星、金雷、康有力)中,T2菌株对代森锰锌、露星较为敏感,浓度为800mg/L时菌落几乎不生长,抑菌作用达100%,浓度为200mg/L时其抑菌作用也较强,抑菌率分别为64.16%、91.39%。地菌净、康有力、甲霜灵、金雷对哈茨木霉T2菌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浓度为800mg/L时其抑菌率分别为87.02%、79.22%、77.16%和80.13%,随着处理浓度的降低,其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也减弱。T2菌株对多菌灵耐药性最强,在浓度为800mg/L时的抑菌率仅为13.73%,浓度为200mg/L时的抑菌率为3.14%,浓度在50mg/L以下时其抑菌率几乎为0,且各浓度的抑菌率差异不显著(P>0.05)。

有些木霉菌株本身没有耐药性或者耐药性不强,研究者通过紫外诱变等技术提高菌株的耐药性,以期达到能在生产中与化学农药混用,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化学农药用量的结果。于涵(2024)采用紫外诱变和含药培养基筛选的方法,分离并筛选出25株对代森锰锌有显著抗性的突变木霉菌株,通过生长势法筛选出7株生长速度大于20mm/d的木霉菌,平均生长速度最快的是Th-25,日生长速度为27.0mm。耐药性测定结果表明,耐药性最高的菌株Th-13达到12.10g/L。除Th-17以外,其他6株耐药菌株耐药性比较稳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7株耐药菌株均遗传了亲本菌株的拮抗能力,其中Th-25对早疫病的拮抗作用最明显,大田防病试验证明Th-25可与代森锰锌混用,在维返枣持防效的前提下,降低代森锰锌的用量。另外一项研究通过含药平板诱导和紫外诱变,获得了5株在多菌灵浓度为2.0g/L下生长较好的木霉耐药性菌株,EC50值最高提高了450倍。在对7种化学杀菌剂的毒力试验中,多菌灵、速克灵、甲基托布津、大菌丹和三唑酮的EC50有较大幅度提高,说明对这5种农药产生了交互抗性,而对扑海因和扑灰霉的耐性下降(李贵香,2024)。周红姿(2024,2024)利用紫外线照射和用亚硝基胍诱导,获得4株耐多菌灵的木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