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模式包括

2024-07-1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72 次
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的模式包括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融合了旅游和农业的新型业态,旨在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自然风光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在休闲观光农业中,农业不再仅仅是生产农产品的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与旅游、休闲、文化等多种元素融合的新型服务业。这种业态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休闲观光农业的特点

休闲观光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农业与旅游、观光、文化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休闲观光农业中,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环境、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等多种元素,同时也可以享受到美食、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休闲观光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休闲观光农业,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转化为旅游、娱乐等服务,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农民的收入。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增加农民的收益。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2000家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涉及到的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其中,南方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更为迅速,主要以亲子农场、花海观光园、果园采摘基地等为主,而北方则以民宿、农家乐、庄园等形式为主。

休闲观光农业的前景与挑战

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渴望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休闲观光农业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同时,休闲观光农业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休闲观光农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休闲观光农业的服务质量和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确保游客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休闲观光农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休闲观光农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拓展百科知识

1.休闲观光农业(xiūxiánguānguāngnóngyè),是指将农业、旅游、观光等多种元素融合的一种新型服务业。

2.农家乐(nóngjiālè),是指农民在自己的房屋、院落、田园中开展的农家餐饮、住宿等服务业。

3.庄园(zhuāngyuán),是指一种旨在提供高品质生活体验的综合性文化、旅游、休闲、疗养、康体、养生、教育、科普、创意、艺术、美食等服务的特殊场所。

参考来源:李忠义,张瑞刚,休闲农业学,202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问答拓展:

1、农业与观光的关系?

农业与观光业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双方的交汇处是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是大农业的一部分,可以视为农业的一个分支,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补充。观光农业对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观光农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观光农业区,如遂川等等。

2、农业观光体验的内容有什么?

观光农业是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

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务的,其目标市场主要在城市居民。

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等,而且达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观光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等目标。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农业旅游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旅游为招徕游客,除了在景点范围内营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场所外,必须绿化、美化周围地区的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开发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农业旅游景观特色。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如何打造高原特色农业观光旅游?

杏林大观园可全面体验新型文化旅游度假。供图

石林万家欢庄园鲜花盛开。

昆明“一县一示范”探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系列报道

长期以来,石林以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阿诗玛民族文化享誉世界,“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是世人对石林的赞美。近年来,这片火热的彝乡大地正在酝酿一场“土地革命”,以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称台创园)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正缓缓向我们走来,将成为石林献给世界的又一张新名片。

日前,昆明市下发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县一示范”实施方案》中就提到石林台创园的建设。以台创园为平台,着力建设和打造1200亩现代农业总部经济港(创业服务中心)、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园、蔬菜产业园、花卉产业园等核心示范区。利用“石林”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推进万家欢和杏林大观园、锦苑彝乡花海、枇杷庄园等都市农庄建设,打造具有石林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精品农业庄园,发展休闲体验观光农业,这无疑是加速了石林台创园的发展。

46个项目入驻园区产业培育初见成效

据介绍,石林台创园于2024年12月17日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园区总面积20万亩,其中,规划区5.4万亩,核心区1.2万亩,辐射面积14.6万亩。园区2024年6月正式启动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在市县党委**和上级农业、台办、科技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坚持科技驱动、旅游提效,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园区从无到有逐步壮大、从弱到强逐渐崛起,搭建起国家级农业园区及对台交流合作的平台,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昆明市休闲观光旅游的热点,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和品牌。

园区累计投资7.01亿元建成覆盖规划区较为完备的水、电、路、绿化、通信等配套设施。完成团结水库扩建工程,土地整理1.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3万亩,新建园区道路57.94公里、电力线路15.8公里、通信设施14.5公里、园区供水设施泵站5座、水池27座、生产生活供水管道143公里、渠道10.2公里,建设大棚150亩,新增绿化面积3906亩,推广喷滴灌面积2870亩。

截止目前,园区入驻项目46个,其中台资企业8家、亿元以上项目9家,开工项目14个、投产项目9个,协议投资额62亿元。实施产业培育“三个两年”工程,成立企业家协会和高原

4、为什么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呢?

《无题》

~黎百痴

1、保护绿水青山

2、合理利用资源

3、学习农业知识

4、体念生活乐趣

5、缓解生活压力

6、加强城乡融合

7、促进农业发展

8、深挖资源潜力

9、知道勤俭节约

10、解决农村留守孤独感,

让城里孩子们学习和体会粮食、瓜、果、蔬菜有季节性,而不是产自超市和库存,如何将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农村是一所大课堂,是寻找初在哪里?用心去体会的课堂,书本和网络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深耕于现实中,去寻、去感悟更多的未知数,知识来原于生活创造……。

2024.11.16日夜原创随笔

拓展好文:吴中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吴中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风光景色秀丽宜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都市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区统一思想,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环太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以规划为引领,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在项目建设、品质提升、资源整合营销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生机,取得了优良的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共接待游客1030万人次,综合经营收入达15.87亿元。

  一、加强政策扶持

  先后出台《吴中区旅游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吴中区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制定《吴中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十四五”规划》作为全区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性文件,立足各版块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东部传统农业生产、体验、休闲区;中部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环太湖林果茶休闲观光农业集聚区三大休闲观光农业区。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对获评各级各类休闲农业认定和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的经营主体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二、激发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吴中区拥有全市最多数量共享农庄的优势,以全区25家共享农庄为主阵地,开展多元推广宣传。专题拍摄吴中区“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与共享农庄宣传片,积极开展以“苏韵乡情”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推介活动,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农村创业创新活动,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吴中区轻绣森林共享农庄、林渡暖村共享农庄在2024年第六届苏州市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中分获初创组二等奖、优胜奖。今年上半年全区共享农庄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综合收入约8000万元。

  三、打造新兴业态

  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至今保留着的独特水乡农耕活动和渔业捕捞养殖活动同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形成了现代新农村风貌、高新科技农业园区、乡村生态环境、古村落、花卉林果种植、水产养殖、观光休闲农园、农家乐、农俗节庆活动等9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