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刺粉虱的防治方法(茶园黑刺粉虱的防治方法)
吡蚜·呋虫胺是由吡蚜酮和呋虫胺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而成的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害虫。吡蚜酮为三嗪酮类杀虫剂,只要蚜虫、粉虱、飞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害虫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呋虫胺为最新一代超级烟碱类杀虫剂,通过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而达到杀虫的目的,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二者复配后,能快速击倒害虫,增效作用十分明显。主要剂型
40%、50%、60%、70%水分散粒剂,30%、60%、75%可湿性粉剂,28%可分散油悬浮剂等。主要特点
(1)杀虫谱广:该配方扩大了杀虫谱,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白粉虱、烟粉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黑尾叶蝉、稻蛛椽蝽象、星蝽象、稻绿蝽象、红须盲蝽、稻筒水螟等几十种害虫。尤其对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蓟马、褐飞虱等特效。
(2)击倒速度快:害虫取食含有该药剂的食物,10秒产生口针阻塞效应,是目前击倒速度最快的药剂,阻止害虫进一步危害。
(3)持效期长:该药剂不但击倒速度快,持效期也很长,一般持效期可达4-8周,是目前持效期最长的药剂,大大减少了喷药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
(4)内吸性好:该药剂不但触杀性好,还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药剂能通过根、茎、叶等部位快速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跨叶层杀虫,无死角杀灭抗性害虫。
(5)持续杀虫,二次高峰:施药后10-15小时达到一次死虫高峰,3-4天达到二次彻底死虫高峰。
(6)低毒、低残留:该药剂是一种低毒制剂,对作物无药害,使用更安全。可用于无公害粮食作物、蔬菜、果品等产品的生产。
防治对象
该药剂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蓟马、灰飞虱、褐飞虱、黑尾叶蝉、稻蛛椽蝽象、星蝽象、稻绿蝽象、红须盲蝽、稻筒水螟、矢尖盾蚧、绿盲蝽、桃小食心虫、桔潜蛾、茶细蛾、黄条跳甲、豆潜蝇、茶小绿叶蝉。角腊蚧、小菜蛾、二黑条叶甲、茶黄蓟马、烟蓟马、黄蓟马、柑橘黄蓟马、大豆荚瘿蚊、番茄潜叶蝇等几十种害虫。适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苹果、柑橘、梨树、樱桃、猕猴桃、番茄、茄子、辣椒、西瓜、黄瓜、西葫芦等多种作物。使用技术
防治蚜虫、稻飞虱等,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可用50%吡蚜·呋虫胺可湿性粉剂11~14克/亩,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防治白粉虱、烟粉虱等,可在分数盛发期使用,每亩每次用7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8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其它害虫防治,可参考以上害虫防治方法的用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