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锈病历害能减产不 玉米黄绣病怎么办
玉米黄锈病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玉米黄锈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玉米黄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玉米叶片和茎秆,导致叶片凋萎、干枯,茎秆变薄甚至折断,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防治玉米黄锈病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黄锈病的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个抗玉米黄锈病的品种,选择这些品种是防治玉米黄锈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2.合理施肥。玉米黄锈病的发生与缺乏营养元素有关,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该合理施肥,增加玉米的抗病能力。
3.喷洒农药。在玉米生长期间,定期喷洒玉米黄锈病的防治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玉米黄锈病的危害
玉米黄锈病能够引起玉米减产,而且会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严重的话还会使玉米死亡。玉米黄锈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相关问题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锈病会导致农民的收成减少,以安徽省豪州市的玉米种植为例,正常年份当地夏玉米的平均产量约为1300斤,染病较轻的地块亩产量大概为1000斤,而感染锈病严重的地块,亩产量降至300斤左右,锈病的发病温度为15-35度,相对湿度为95%以上。
玉米锈病对产量有什么影响
玉米锈病会导致农民的收成减少,以碧梁裂安徽省豪州市的玉米种植为例,正常情况下,当地夏玉米的平均产量约为1300斤,而感染锈病严重的地块,产量降至300斤左右,病害较轻的地块亩产量大概为1000斤。
玉米感染锈病的原因
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该地的玉米锈病多为气传病害,其孢子主要是由台风带来,菌源来自菲律宾和台湾,通常在8月份天气转凉后开始爆发,在平均温渣历度为26-28度且湿度高时,锈病传播最为迅速。
玉米锈病的发生规律
玉米锈病的病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为15-35度之间,最合适的传播温度为20-30度,相对湿度为95%以上,在玉米开花结穗期至采收中后期,为孢子形成和入侵的适宜时期。
玉米锈病如何预防
种植玉米时,为了预防锈病的发生,应该选用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与其它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每年收获玉悔闭米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栽培期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雨季及时开沟排水。
问:锈病对玉米的影响
侵害叶片:初期叶片底部生出淡***斑点,后期出现黑色疱斑。产量降低:不及时处理植株会干枯死亡,导致减产。拯救措施:使用97%敌锈钠原药、50%退菌特喷雾处理。栽培方法:选择抗病性团含好的早熟品种,播种深度在4厘米左右。
锈病对玉米有哪些影响
1、侵害叶片
锈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底部和主脉,生出淡***斑点,然后会形成红色的疱斑,锈病进入后期会出现黑色的疱斑,发病严重的,叶片上会布满密密麻麻的孢子,导致叶片干枯。
2、产量降低
锈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也很大,发病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玉米早衰,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叶片出现轿侍脱落,植株干枯死亡,导致减产,感染程度较轻的减产10%-20%,感染较重的会减产30%。
3、拯救措施
发现玉米感染锈病,初期用25%三唑酮液闭或吵以及50%多菌灵液,每7-10天使用一次,使用2-3次即可恢复健康,感染较重则对孢子使用97%敌锈钠原药、50%退菌特喷雾,日常需要合理进行施肥,提升植株的抗病性。
4、栽培方法
玉米要选择抗病性好的早熟品种,使用肥沃、排水性好、疏松的土壤来种植,播种深度要3-5厘米左右,播种时间通常在4月底以及5月初为最佳,同时选用磷钾肥最为基肥,能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产量。
问:玉米叶黄锈病能喂牛吗
不能,如下:玉米黄锈病是甘蔗叶片易发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体是由担子菌亚门的黑顶柄锈或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病害发生时,起初在叶片上产生淡***小斑点,后来病斑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长2~10ram的橙***至褐色夏孢子堆,因此称为黄锈病。后期变为黑色冬孢子堆。病情严重的叶片枯死。
恩雪名品,专注绿色食品!
问:玉米黄锈病怎么防治
您好,这个是玉米锈病。玉米叶子,发病的玉米叶子上有一个个小***,叫夏袍子,还可以看到或摸到红色粉末,是锈粉,是玉米锈病。防治玉米锈病可用三唑类药,如戊唑醇,腈菌唑,氟硅唑,三唑酮,丙环唑,己唑醇等药喷雾防治,防治高效而且价格经济。各个地区抗性不同,建议喷两次,间隔7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两次。
个人推荐用药:苯甲.丙环唑(丙环唑)+磷酸二氢钾,
对玉米锈病即可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玉米大.小斑也可同时兼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