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的四个关键阶段要点
玉米种植的四个关键阶段要点
一、土壤准备阶段
土壤准备是玉米种植的重要阶段之一。在准备土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玉米生长需要一定的酸碱度,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在播种前进行土壤酸碱度的检测和调节。
2.施肥
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较高,所以在土壤准备阶段需要进行充足的施肥。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二、播种阶段
播种是玉米种植的重要阶段之一。在播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播种时间的选择
玉米的播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的生长周期来确定。一般来说,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播种时间可以选择在春季。
2.播种深度的掌握
播种深度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播种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播种深度应该掌握在3-5厘米之间。
三、生长阶段
生长阶段是玉米种植的重要阶段之一。在生长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灌溉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因此在生长阶段需要进行充足的灌溉。一般来说,每次灌溉的水量应该控制在玉米根系可承受的范围内。
2.病虫害防治
在生长阶段,玉米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进行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以保障玉米的生长发育。
四、收获阶段
收获是玉米种植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收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收获时间的选择
玉米的收获时间需要根据玉米的品种和生长周期来确定。一般来说,在玉米籽粒充实后,可以开始进行收获。
2.收获方式的选择
玉米的收获方式有手摘、机摘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收获方式对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在选择收获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答案: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象、玉米叶斑病、玉米锈病等。
问题二:玉米种植中常用的农药有哪些?
答案:玉米种植中常用的农药有苯酚噻唑、吡虫啉、氟吡呋喃等。
问题三:玉米的生长周期是多久?
答案:玉米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00-120天左右。
玉米的百科知识
玉米,又称玉蜀黍、棒子、大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玉米起源于中美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同时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参考来源:
1.《现代农业技术手册》
2.《玉米种植技术》
问答拓展:玉米不同时期田间管理要点分析
玉米被誉为长寿粮食,含丰富的蛋白燃胡敏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玉米皮枝不仅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为,也是家畜的优质饲料。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上升,种植玉米的农户越来越多。
但是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玉米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
一、苗期田间管理
1、查田补苗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方面的原因,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条,这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
在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
2、适时间苗、定苗
间苗宜早,应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一般在幼苗3-4片叶进行。
间苗的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
如果间苗过晚,会使植株过分拥挤,互相遮光,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定苗一般在5-6片叶时根据品种和地力进行。
定苗时间也是宜早不宜迟。
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和地块应增加间苗次数,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
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地茬苗。
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而且要注意间苗要在晴天进行。
3、中耕除草
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分生长,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消灭杂草、防止草荒,从而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和病虫的传播,为玉米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苗期一般应进行三次中耕,第一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时进行,深度3-5厘米;第二次在定苗后,幼苗30厘米高时进行,深度为7-8厘米;第三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5-6厘米。
应遵循头遍不培土,二遍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
二、拔节期孕穗期田间管理
1、追肥
追肥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这个时期是玉米需要养分和水分的高峰期。
根据地力的高低进行适量追肥。
一般亩追施**素60-80斤。
2、去除分蘖
玉米的分蘖一般不形成果穗,所以应将分蘖及早除去以减少养分的无效损耗。
去除分蘖要及时、认真,以防损伤主茎和根系。
在去除分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中耕培土。
大喇叭口期前后应拔除不能结果穗的弱株。
三、花粒期田间管理
1、及时排涝
玉米生育期间如果雨水过大,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根系作用受到抑制,植株易倒,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因此玉米生长后期做肢也应注意排涝,以免根系窒息涝死。
2、去雄授粉
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
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变养分的运转方向,将更多养分**雌穗生长需要,改善玉米群体通风状况,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
去雄可每隔一行去掉一行雄穗,也可以每隔两行去掉两行或一行。
但要注意边行不能去雄,山地、小块地不去,阴雨天、大风天不去。
去雄时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3、割除空秆,去除病株
空秆植株严重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
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白白耗费养分,而且还能传播病害,必须除去。
以上就是玉米不同时期的田间管理要点,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种地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只有科学种植、精心管理,才能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和控制成本,希望以上田间管理要点对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
问答拓展:玉米的种植过程?
玉米的种植过程: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乱升世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哗肢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笑局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问答拓展:种植玉米时,都有哪些管理要点?
出苗管理:从出芽至拔节环节,必须立即查苗补苗,并除去弱苗保存旺苗。穗期田里管理:从拔节至抽雄环节,可在幼苗至后4-5片,幼苗至后30cm左右,及其拔节前开展3次中耕。大喇叭口期管理:能施20-25kg**素溶液与5-10kg钾肥。花粒期管理:雨天时要立即防涝,并在抽雄期开展去雄。
玉米管理技术要点
出苗管理(出芽至拔苗)
出苗就是指从出芽至拔节这一段阶段,关键以根茎与叶茎生长为主,这段时间的管理是为了能确保幼苗的密度,及其出芽是不是齐整,匀称,健硕。
查田补苗
因为种子品质与土地质量等领域的缘故,很有可能会造成种下的幼苗,发生差异水平的弱苗,病苗,虫苗,幼苗等,期内必须时常到玉米地开展观察,有益于及时处理幼苗发生的难题,并按时开展补苗。
适度补苗,现蕾期必须在三叶期开展补苗,期则迟渗内要除去弱苗,随后保存旺苗,消除掉杂苗,保存齐苗与色调一致的苗,及其除去病苗,保存健硕苗,假如补苗不按时的话,幼苗在生长发育环节主茎会发生拥堵的状况,造成阳光照射不均匀,而且水分与营养物质也不充裕,不利幼苗的成长发育。
穗期田里管理(中后期管理)
穗期就是指从拔节至抽雄环节,这时是叶茎生长发育生长期,慢慢开展穗**,并且营养生长和生殖系统生长同时开展,也是苞米田里管理较为关键的阶段,主要是为了促秆壮穗。
中耕松土
中耕能够松软土壤,推动旦耐主茎长根生长发育,防止倒苗,而且便捷提灌与埋藏野草,出苗一般开展3次中耕,第1次可在幼苗4-5**上皮细胞开展中耕,深度1为3-5cm左右,第2次可在幼苗至后30cm左右时开展中耕,深度1为7-8cm左右,第3次可在拔节前开展中耕,深度1为5-6cm左右。
适当施肥
在苞米大喇叭口期期能够适当施肥,期内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供货穗**对液肥的要求,而且提升中上端叶子的光合作用生产效率,使其运输到花穗中的营养较多,推动长出去的玉米穗大,粒多,一般1亩能施20-25kg**素溶液与5-10kg钾肥。
花粒期管理(中后期管理)
花粒期就是指从抽雄至苞米完善环节,这时玉米营养生长发育终止,关键以籽粒生长发育为核心,管理是为了能确保授粉授精,并推动籽粒注浆,防止发生衰老的状况。
立即防涝
在苞米生长发育期内,如果有碰到多雨时节,会使田里存水没退,并致使土壤层缺氧,不利主茎孙脊生长发育,而且非常容易倾倒的状况,因而要按时排水管道。
去雄授粉
可选取在抽雄期开展去雄,每过1-2行除掉1-2行,山坡地与一小块地不可以去雄,去雄的情况下,不可以带叶,要不然会致使限产。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