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 百菌清能与吡唑醚菌酯混配不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291 次
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主要成分是十吡唑醚菌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
作用机理
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和代谢过程,破坏其生长和繁殖。它可以阻止真菌细胞壁合成,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应用范围
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畜牧业等领域,可以用于防治多种病害,如霜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病毒病等。
在农业上,它可以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葡萄、苹果、桃子、橙子等作物的防治。在畜牧业上,它可以用于猪、牛、羊等动物的***预防和治疗。
使用方法
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可以将其溶解在水中,喷洒或灌溉作物。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期,以避免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注意事项
使用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不要与其他农药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 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
- 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喷洒器具和手部。
- 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百菌清十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杀菌剂,可以帮助农民和畜牧户预防和治疗病害,提高农作物和动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关拓展:
问:百菌清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可防白菜软腐病吗?
百菌清与吡唑醚菌酯复配,不能防白菜软腐病。百菌清,是高效低毒广谱的除菌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菜叶等多种害虫,对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用作工业防霉剂、水果保鲜剂。;
对多种作用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药效稳定,残效期长。可用于麦类、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物。如麦类赤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1.3g/100m
兑水6kg喷雾;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用75%可湿性粉剂135至150g,对水60至80kg喷雾;果树霜霉病、白粉病,用75%可湿性粉剂75至100g对水30至40kg喷雾。
使用方法
1、防治枣、苹果等巧仔扰果树病害。从初发病时开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喷洒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可防治多种果树腐烂病、霜霉病、褐斑戚李病和白粉病等。注意与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
2、防治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果宝”(果树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3、防治多种蔬菜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1000倍“菜宝”(瓜茄果专用型),每7至10天1次,连续喷洒2至3次。
4、蔬菜病害的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及霜霉病,在病害发生初期,每亩用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喷雾,每隔7至10天喷1次。
可防治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黄瓜灰霉病、叶霉病等。
使用时注意不能与石硫等碱性农药混用。FU和DP最好在叶面有结露的条件下使用,有利发挥药效。
使用浓度:56%嘧菌·百菌清水乳剂800至1000倍液,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5%烟剂200至250g/亩;5%粉剂1kg/亩。
注意事项
1、百菌清对鱼类有害,施药时必须远离池塘、湖泊和溪流。清洗药具的药液不要污染水源。
2、本品应该防潮防晒,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严禁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以防误服、误用。使用孝旦后的废弃容器要妥善处理。
3、10%油剂对桃,梨、柿、梅及苹果幼果可致药害。
4、对家蚕、柞蚕、蜜蜂有害,用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问:吡唑醚菌酯能和百菌清乳油剂混用打大蒜苗吗?
吡唑醚菌酯不能和百菌清乳油剂混用打大蒜苗。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除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掉,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樱郑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作用方式及特点
属甲氧基氨基甲酸酯脊肢颂类,通过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应用技术
1、防治葡萄白粉病、霜霉病、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可用100克/公顷,施药5至7次,施药间隔期为12至14天。
2、防治枇杷角斑病,可用25%乳油1000至3000倍液喷雾,间隔10至15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3、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饥碧病等,可用50g/hm2施药2至3次,施药间隔期为34至58天,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4、防治草坪褐斑病,可用25%乳油125至250mg/kg喷雾。防治草坪病害如立枯病、疫病、白绢病、雪腐病等,可用250至560克/公顷,施药3至5次,间隔14天。
5、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6、葡萄黑痘病、白粉病,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发生蔓延,应采取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即在发病前喷1次,相隔7至10天视病情发展,气候条件情况再喷2至3次,可有效预防多种葡萄病害的发生。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均匀细致地细喷雾。
7、防治各种草坪腐霉枯菱病、夏季斑病、币斑病、镰刀枯萎、白粉病等病害,使用浓度为1500至3000倍,即每一背包手动喷雾器水加10至20毫升25%凯润乳油。
8、对蚕有影响,对附近有桑园地区使用时应严防飘移。梨树上使用时,在开花始期及落化的20天左右时间内,为防止药害应尽量避免施用。
问:番茄苗有花和结果时可以喷苯甲吡唑酯?
番茄苗有花和结果时可以喷苯甲吡唑酯。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除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除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除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除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除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可全面替代百菌清、甲托、多菌灵等常规除菌剂。
2、主要特点
(1)除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某病、白粉病、霜霉病、蔓古病、立古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古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古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除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除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除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某病、蔓古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茎古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古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古病、炭某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某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
问:苯甲吡唑酯伤到人体会怎样?
要赶紧用水冲洗。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除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除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除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除乱灶信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除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可全面替代百菌清、甲托、多菌灵等常规除菌剂。
2、主要特点
(1)除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炭某病、白粉病、霜霉病、蔓古病、立古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古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蔓古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除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除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哗轮内的病菌彻底除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炭某病、蔓古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茎古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纹古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古病、炭某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某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辩租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
上一篇:防治瓜果白粉病药品 瓜果霜霉病和白粉病用什么药物 下一篇:鲜食葡萄品种价格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