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土传病害有哪些 番茄土传病害有哪些种类
疫霉病
疫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它会导致番茄植株叶片上出现黑色或褐色的斑点,随着病情恶化,这些斑点会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整个叶片枯萎。疫霉病还会影响番茄果实,导致它们腐烂。
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是一种寄生虫,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它们会在番茄的根部寄生,导致根部肿胀和变形,最终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受感染的植株可能会变得矮小,叶片会变黄并且易掉落。
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通过土壤传播的病毒,可以感染许多植物,包括番茄。感染的植株可能会出现叶片发黄、卷曲和畸形,产量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病毒还可以通过叶蝉等昆虫传播。
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它会导致番茄果实和叶片上出现灰色的霉斑,随着病情恶化,这些斑点会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整个果实或叶片腐烂。灰霉病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
叶霉病
叶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它会导致番茄叶片上出现***或白色的斑点,随着病情恶化,这些斑点会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整个叶片枯萎。叶霉病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番茄土传病害。为了避免这些病害的发生,您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定期除草、轮作作物、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使用健康的种子和植物等。如果您的番茄植株已经受到病害的侵袭,您可以考虑使用杀菌剂或请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相关拓展:
土传病害释义:
在节能温室中栽培的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已经发现的病害有100多种,经常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有50余种,在这些病害当中,除黄瓜霜霉病等极少数病害是借助气流和人们的农事活动从温室外面传入外,而绝大多数真菌性、细菌***害和部分病毒***害,其病菌都是在土壤中或借助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这些病害的初次侵染,几乎都是来自温室内的土壤。问:西红柿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虫害:立枯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青枯病。下面先来说病害:1、立枯病,幼苗期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一般不倒伏,主要危害大苗或育苗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侧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皮层腐烂,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不应求逐渐萎蔫枯死。主要通过水流和农具传播,还有播种过密、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容易引发该病。
防治措施: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水剂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淋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或恶霉灵水剂。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同时发生时,可以用醚菌酯悬浮剂视病情间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对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病初的时候茎侧下向上出现凹陷区,使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变黄,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序始发,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叶完好外,其余都枯死。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还有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土温28度、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或者中耕时伤口很多,植株生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还有酸性土壤以及线虫取食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措施:选用耐病品种,轮作倒茬,一般应轮作3年以上。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微生物菌剂一块使用,提高植株抗病力。采用新土育苗和床土消毒,定植时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蘸根使用。发病初期喷淋或浇灌甲基硫菌灵胶悬剂或乙蒜素乳油进行灌根。
3、番茄灰霉病:灰霉病是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腊乱病害,病菌主要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再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也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始见于叶片,表面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尤其高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温度在15度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为发病的起始条件,保护地在春季偶遇连阴雨天气,如不及时放风,棚内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时,则本病严重发生,植株密度过大,生长繁茂和管理不善均能促进病害发生发展。
防治措施: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光照,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建议在上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应适当增温,避免植株叶面结露。浇水要选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浇水,同时要控制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最大限度的降低湿度,对病叶,病果和病枝要早轿及时摘除,装在塑料袋内,带出棚外集中处理,防治病菌再次侵染。
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轮睁档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烟熏可以用百菌清烟剂,傍晚分点布放,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一夜,次日开门通风,这个也是需要技术的。重点是抓好3点: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残枝败叶减少菌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温闷棚和熏蒸消毒,利用夏秋休闲高温季节,密闭大棚。
4、叶霉病也叫黑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茎,花器和果实,一般在盛果期前后发生,该病从番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中上部叶片蔓延,叶片发病先在叶背产生椭圆形谈绿色绿斑,后变成浅***,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以后霉层变紫褐色或黑褐色,叶片正面病斑谈***。
该病在番茄的各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以在结果盛期为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大,大棚、温室内通风不良,高温高湿,叶霉病发生严重,减产百分之三十左右;温度20度-22度.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严重;当肥料不足、植株生长势衰弱或种植密度大、茎叶过于繁茂时,影响通风,都会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选种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现病情早防早治,药剂轮换使用。保护地可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烟剂于傍晚用药。
5、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的重大病害,流行性很强,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发展迅速,难以控制,造成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幼苗和成株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迅速向叶柄和颈部扩展,使之变细呈褐色坏死,幼苗萎蔫死亡,成株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茎秆,严重时也为害青果。发病规律该病菌是一种强寄生菌,在活的寄主上寄生才能长期存活。在生产中,病菌主要在保护地番茄、茄子上为害过冬,也可在储藏的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在其越冬寄主上产生孢子囊,由气流或雨水传播至番茄上引起发病,最初发病的植株叫做“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又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使病害向四周迅速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便于将雨水及时流至沟中。
采用生态和农业调控技术,生产上结合放风调温调湿,减少结露量和时间,就可减轻发病,从开花前开始,随时进行田间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叶),并进行药剂防治,决不能怠慢,喷药要均匀、雾细、周到。选用的药剂有醚菌酯悬浮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等。
6、番茄细菌性青枯病:苗期虽有侵染,但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继出现萎蔫的,中午明显,傍晚以后又恢复正常,发病后如果土壤干燥,气温偏高,数日后即枯死,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所以称青枯病。
病源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如果没有寄主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最长可达6年之久,时生温度为25度,病源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
防治方法:番茄与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瓜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最好是与水稻等作物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最为理想,不能与茄子、辣椒、马铃薯、花生以及豆科作物在同一块地上连作。
推广高畦种植,开好三沟,做到厢沟、中沟和围沟想通,排灌方便,多施腐熟有机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浇灌噻菌铜悬浮剂等,首次用药应在发病前10天,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
问:番茄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该怎么正确进行防治?
脐腐病也叫顶腐病,主要损害番茄果实。是本身的生理***害。在气温高、土壤干湿不一、水份供应不协调的情况下,番茄植株不能正常吸收养分,体内钙元素缺乏,番茄枯萎病,属于土传病害,在连续多年重茬种植的田块中发病严重,种植番茄,一旦出现枯萎病,就会因此而出现减产,要有计划地进行三年以上的倒茬种植。
早疫病又叫轮纹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侵染所致。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茎和果实。在叶片上初期呈水浸状暗褐色病斑,后不断扩展成轮凯橘友纹斑,棉铃虫又叫食心虫在番茄上1年可发生2~3代,害虫在土壤中越冬。以幼虫蛀食植株的花蕾、果实、嫩茎为主,造成果实因伍迅被钻食而形成孔洞、感病、腐烂而脱落。
缓苗期、苗期、花果期管理,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2-6次,也可同时灌根;病害高发期同时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灰霉病:于发病初期,番茄每亩选用40%施佳乐1500倍液或50%腐霉利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茄子每亩选用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播种前盯槐用50--52℃热水浸泡20分钟,可杀死种子内外大部分病菌,然后,再进行浸种催芽。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加5-10克雷多米尔充分混匀后播种,盖土也要经过同样处理。撒基肥的时候,多施一些基肥,使用农家肥或者是家畜粪便,人类粪便是最好的,在种植时,每个种穴中撒入适量的氮肥、磷肥、复合肥。
问:西红柿病害
这类病害一般以预防与田间管理防治为主,农药之类不是很有效,现在的新方法是生物基因多样性抗病,不过还在研发,建议你根据周围环境,详细咨询当地农科站与专家再做措施。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深沟高厢,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②发现田间有中心病株时及时拔除,并清理病叶病果,对周围植株进行施药防止蔓延。③不与马铃薯连作,远离马铃薯种植区。④及时喷药,药剂可用0.3%波尔多液;75%百菌清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问:番茄的土传病害都有那种?
一般就三种:黑痉病,枯萎病和青枯病。黑痉病较少见。枯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一般病株率3%-5%,重时可达10%以上,一定程度地影响番茄生产。青枯病寄主范围较广,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严重。两种病害症状相似,常因分辨不清而影响防治,在生产上应注意区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症状识别:
两者均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发病,剖开茎部均可发现变褐色,都表现萎蔫***,病害最终都表现为全株性的。
识别要点:
枯萎病常在开花期以后发生。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在中午时萎蔫,早晚恢复正常,随病害发展,植株中、上部更多叶片开始发病萎蔫,至最后全株叶片萎蔫发黄,最后整株枯死。发病中期植株茎基一侧出现水渍状黄褐至暗褐色坏死条斑。空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少许淡粉红色霉层。
青枯病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植株高30厘米左右开始发病。植株先是顶端叶片萎蔫***,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至全株萎蔫。有时仅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发病初期,病株仅在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重病株不能恢复。发病后土壤干燥,气温偏高,2-3天全株即凋萎。如气温较低,连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维持1周后枯死。植株死后叶片仍保持绿色或稍淡,所以称青枯病。病茎表皮粗糙,维管束变褐色,并产生不定根,根部变褐腐烂。横切病茎,轻轻挤压,可流出白色菌液,以此与枯萎病相区别。
问:土传病害引起的番茄霜霉病怎么防治
番茄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番茄霜霉病的致病菌不止来自土壤,还有雨水,或者干农活的时候伤害到番茄植株,导致有伤口,然后被传染了,你要是想防治番茄霜霉病就需要从土壤和地上两方面做,土壤里可以用一下专门针对土传病害的药,最好是含有有益菌的,地上可以用一下专门针对番茄霜霉病的药,上下结合,效果比较好。问:种了辣椒的土能不能再种花
种了辣椒的土可以种花的,在平时种地有一种说法叫种地不从茬,不能老在一块地种一种作物,可以栽花的。你说的长式是取决你用的肥料好坏和多少!
种了辣椒的土能不能再种花
可以种花的,没关系的,正常种就可以了,土跟你种的什么没有太大关系,种过辣椒的土壤和其它土壤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种过辣椒土壤会变辣不能种其它花卉,但是最好不要种白菜、茄子、西红柿、土豆的地块作苗床。
因这几种作物同属一科,病害相同,重茬易感病
种了辣椒的土能不能再种花
可以,再重新松下土就行。但是最好不要种白菜、茄子、西红柿、土豆的地块作苗床。因这几种作物同属一科,病害相同,重茬易感病害。
将两种植物种在一起,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表现“相亲相爱”,相互助长有些则冤家对头,“八字相克”,搞得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就是植物间的相亲相克行为。
如果把蓖麻和芥菜种在一起,虽然前者要比后者粗壮许多,但前者下部的叶子会大量枯黄而逐渐死去。如果让番茄和黄瓜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它们就会彼此天天赌气,不好好地生长,因而导致减产。如果甘蓝和芹菜间种,两者生长都不会好,甚至死亡。
在葡萄园种甘蓝,葡萄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在森林里,如果栎树和榆树碰到一起,那么你会发现栎树的枝条会背向榆树弯曲生长,力求远避这个“坏邻居”。
很多植物会从体内分泌出某种气体或汁液,影响或者抑制了其它植物的生长。但也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对某些病毒、细菌和害虫有很强的杀伤力,因而,它能同其它植物相处甚密,相得益彰。因此它们能互惠互利,长期共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