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种植与管理,芦笋的种植与管理方法怎样?
芦笋的种植与管理
芦笋,是一种蔬菜类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钾、维生素C等。芦笋的种植与管理方法是关键,直接影响着芦笋的产量和品质。
芦笋的种植方法
1.土壤选择
芦笋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最好选用含有机质丰富、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2.种植时间
芦笋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5月份,也可以选择秋季进行种植。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施肥。
3.种植方式
芦笋的种植方式有两种:直接播种和插秧。直接播种需要在土壤表面撒放芦笋种子,插秧则需要先在育苗盘中进行育苗,然后再将幼苗移植到田地中。
芦笋的管理方法
1.浇水
芦笋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度浇水会导致根系腐烂。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1-2次,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整浇水量。
2.施肥
芦笋生长期需要适量的肥料补充。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基础施肥,之后每隔2-3周进行追肥。
3.病虫害防治
芦笋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白粉病等。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芦笋的收获时间是什么时候?
芦笋一般在种植后2-3年才能进行收获,收获时间一般在春季4-6月份。
2.如何判断芦笋是否成熟?
成熟的芦笋颜色鲜绿,直径在0.5-1.5cm之间,长度在15-25cm之间。
3.如何保存芦笋?
芦笋可以在冰箱中保存2-3天,也可以选择将芦笋放入水中保存,但需要更换水每隔一天。
4.芦笋容易受到哪些病虫害的侵袭?
芦笋容易受到蚜虫、白粉病、叶斑病等病虫害的侵袭。
5.如何防治芦笋的病虫害?
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定期对芦笋进行病虫害防治。
结尾
芦笋的种植与管理方法是关键,需要注意土壤选择、种植时间、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芦笋的种植与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来源:
《现代农业技术》
《农业科技》
《中国农村科技》
问答拓展: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包括有:选地整地、种植时间、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播后管理、适时采收等。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疏松肥沃、浇排方便的地块进行栽培。选好地后,每公顷施腐熟厩肥千克,翻耕入土能让幼苗生长得比较好,如孝游果用营养钵育小苗,最好制备营养土。
2、种植时间
芦笋最佳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4-5月份,此时的温度条件最有利于芦笋植株发芽。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在20-25℃水温下,浸种2天(新种子在35℃水温锋碧下浸种2天)银慎举。注意每天早晚换水一次。浸种完成后第二天加入多菌灵,12小时后用清水漂洗晾干待用。
4、播种方法
播种时要在畦田造墒的基础上二次开沟浇水,水渗下后单粒将芦笋种播入,行距、株距一般为15cm—20cm,播后及时覆土2cm—3cm,并轻踩**,让种子与土壤密接。
5、播后管理
长笋期每月可追肥一次,亩施三元复合肥或**素5公斤—10公斤,追肥后应浇水,并及时除草,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在60%—70%为宜。雨季注意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另外,对于地老虎、金针虫、茎枯病、褐斑病等常见病虫害也要及时地及时地进行防治。
6、适时收获
当芦笋的底部直径达到0.8cm的时候,就可以采收。过多的采收会造成芦笋的死亡,所以在采收的时候必须要留取母茎,母茎要保护好,直到全年的芦笋采收结束。
问答拓展:芦笋的种植与管理
1、进行催芽:将种子放在1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2个小时,然后捞出放在阴凉处。2、准备土壤:使用微量元素丰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3、种植方法:将芦笋种子与细沙混合,用条播的方式播种。4、管理技术:出苗后施加有机肥或者腐熟的农家肥。
芦笋正携怎么种植与管理
1、进行催芽
种植芦笋前,要先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将其放在水温为10摄氏度的凉备清码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捞出用湿布包裹,每天淋水3次,1个星期后芦笋就会发芽。
2、准备土壤
芦笋适宜生长在微量元素丰富、排水性好、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或者黄壤土中,种植前要进行深翻,并施入粪肥,让芦笋种子生长在透气、肥沃的土壤中。
3、种植方法
种植芦笋时,把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混合,用仿哪条播的方式播种,并覆盖一层0.5厘米厚的细土,然后浇透水,等土壤湿润后用地膜将芦笋遮盖起来。
4、管理技术
后期养殖芦笋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使叶片快速长出,并且植株出苗后,要追施有机肥,或者喷洒磷酸二氢钾,为芦笋提供养分,促使根茎生长旺盛。
问答拓展: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如何管理
种植时间:3月至4月种植,不可将种植的时间推迟过久。处理种子:首先选择圆润饱满且无虫害的种子,并将其放在水温为10℃的凉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搭派包裹起来放入井中,每天用水淋3次,等1个星期后将种子捞起晾干即可。播种:用条播的方式播种,并覆上一层0.5cm厚的细土,随后浇水盖膜即可。
一、芦笋的种植与栽培技术
1、种植时间
通常在3月至4月时就可种植芦笋,种植的时间不宜推迟太久,因为芦笋虽然具有一定的耐寒性,但是其幼苗怕晒且易倒伏,若播种时间太晚,不利于生长。
2、处理种子
(1)选种:选择圆润饱满、无虫害的种子。
(2)处理方法:首先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放在水温约为10℃的凉水中浸泡2小时,接着将种子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起来并放到井中离水面10公分的地方(井下温度约5℃),每天用水淋3次,待一个星期后,就可将种子捞起来放在阴凉处晾干。
3、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排水性好、土质较为疏松的沙壤土或者黄壤土。注意:栽种前需要翻新土壤。
(2)种植方法:首先把处理好的种子与少量的细沙混合,用条播的方式播种并覆盖一层0.5cm厚的细土,然后浇水,待土壤微湿润后再用透气的塑料薄膜将其盖起来。通常等待10天左右,种子能破土而出,等种子破土后把薄膜收起来即可。
4、定植管理
(1)定植时间:播种1个月,待幼苗长出约3片叶子便需要进行定植管理。
(2)首先用细腻的泥河土将芦笋茎干固定住,然后在土壤的周围施稀释的氮肥,待一个星期后再施肥一次,等到7月时,便可以人工采收。
二、种植芦笋后如何管理
1、新植苗
(1)在定植后一个月施追肥,主要以清粪水为主,此后每隔2个月追施一次,浓度可适当增加。
(2)对宏袜芦笋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工作,结合中耕浅培土1-2次,能防根系外露,通常在定植当年所长出的嫩茎应全部保留。
2、摘除雌株花果
因为雌株开花结果会消耗大量养分,从而影响当年以及次年产量,所以需要及早摘除。
3、灌水追肥
(1)在采笋期,需要及时灌溉,不能受旱,通常7-10天灌一次。
(2)在芦笋产量最高的第3-4年后,每年需要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秋发肥和冬肥,注意:避免偏施氮肥,氮、磷、钾肥应搭配合理。
4、防治病虫害
防治茎枯病、褐斑病、锈知绝贺病、根腐病、斜纹夜蛾、小地老虎、蛴螬等病虫害。
5、采收时间
在种植的第二年开始少量采收,于每天早上或者傍晚进行,每次采收时必须将所有嫩茎全部采完,不论大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