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05 次
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的症状)

小麦纹枯病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一般发病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者减产70-80%。

纹枯病病症

小麦拔节后,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茎秆侵染增多,病情指数上升快,病菌由叶鞘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变软及烂茎现象,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是病株“花杆”、叶鞘上生“云纹斑。

小麦孕穗抽穗后,受温度及茎壁组织增厚等因素影响,纹枯病发展趋于稳定,因此时小麦需肥需水量加大,发病重植株因茎壁失水坏死输导组织受害,水肥供应不足,导致发病以上组织迅速失水及营养不良枯死,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小麦纹枯病田间侵染发病可分为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5个阶段。

纹枯病爆发条件

其发病程度与播种密度、温湿度有关。冬前温度高、多雨,有利于病菌侵染,秋苗发病率高;春季雨日多,田间湿度大,小麦返青后气温升高,田间郁闭度增大,有利于病菌扩展蔓延。病害发展快慢、流行程度取决于3—4月份的气温、雨量和雨日。

小麦纹枯病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

纹枯病防治关键期

化冻之后,大概3月中旬开始,这时候气温回升,是一波感染高峰期。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是防治纹枯病的最佳时期。

因为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主要危害麦苗基部,如果不下田细看,很难发现。症状表现明显后已到小麦孕穗期,这是防治往往没有很好地效果(茎秆较高难以将药液喷到植株下部),所以要抓好关键时期做好预防。

如果错过这个最佳防治时机,造成大面积爆发,会造成巨大损失。

纹枯病防治方法

科学开展防治。要合理运用清沟理墒降渍、科学运筹肥料等措施,控制群体数量、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逆性,创造不利于纹枯病发生发展的致病条件。

要因地制宜开展防治,对病株率达5%的田块,及时开展化学防治;对病株率20%以上的重发田块,7-10天后开展二次防治。要用足药量和水量,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傍晚对准麦苗基部施药,亩用水量不低于40kg。

防治药剂可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井冈霉素、己唑醇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并注意轮换用药。

药物防治一定要注意用药时间,因为纹枯病主要在小麦茎基部进行为害,因此喷药时要确保药液喷到小麦茎基部,一般才能有最好防效,尤其对没有内吸性的药剂而言,如果药剂喷不到纹枯病发生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基本没有效果,加之现在农户喷药,一般不愿意多喷水,所以也经常有人反应为啥用了当前防治纹枯病最好的药剂,效果有时也不尽人意。

这个就是因为用水量少,加之喷药时间不对影响。因此纹枯病防治要想少喷药,效果好,一定要选在上午叶片还要露水时喷药,这样药液容易流动小麦茎基部,直到发病部位,进而能明显提高防效。如果没有露水,一定要加大用水量喷施,使药液流动茎基部。

除此之外可以做的防治措施还有播种时选取抗病耐病的品种,拌种防治,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等措施。

附:

安徽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小麦纹枯病全省偏重发生,其中淮北西北部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

二、主要依据

1.当前田间纹枯病发生数量接近与上年同期,但近期发展较快。据3月初各监测点调查,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一般为0.4%-5.0%,其中沿江的潜山、宣州和淮北东部泗县等地病株率较高,一般为7.5%-12.3%。全省平均病株率2.9%,较一周前增加26.1%,近期病情发展速度快。

2.品种、苗情以及田管措施等总体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沿淮、淮北多数小麦主栽品种为感病品种。小麦主产区受去年秋播期干旱的影响,播期整体偏迟,当前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大,小麦个体和群体指标好于上年同期,略差于常年同期,对纹枯病抗病性不强。部分麦田杂草发生偏重通风透光条件差、稻茬麦区普施返青拔节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等因素将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3.田间小气候和未来气候条件对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利。入春以来,我省多阴雨天气,大部分麦田处于过湿状态,有利于纹枯病病菌侵染蔓延。据省气象部门预报,春季(3-5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沿淮淮河以南大部偏多2成以上,沿淮淮北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淮河以南较常年偏高。当前田间小气候和未来的气象预报均有利小麦纹枯病发生。

三、防治技术意见

1.农业防治: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防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偏施重施氮肥。

2.化学防治: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开展以防治纹枯病为主,兼治部分地区麦蜘蛛、苗期蚜虫等其他病虫的总体防治。

(1)防治适期:大部分地区药剂主治时间在3月中下旬。

(2)防治指标:纹枯病病株率大于10%的田块。

(3)用药技术:选用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烯唑醇、井冈霉素A、丙环唑等药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施药后10天左右再防一次。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关于加强小麦纹枯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小麦产区各市、县(市、区)植保站: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我省小麦即将全面进入拔节期。据各地监测,当前小麦纹枯病病情重于上年同期,加之前期持续阴雨寡照天气,田间湿度大,非常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侵染危害,发生形势总体趋重。为切实抓好全省小麦纹枯病防控工作,力争夏粮重大病虫防控首战告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随着气温回升和小麦生长加速,纹枯病发生普遍率、严重度将急剧增长。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前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间,若病害不得到及时有效防治,其危害将逐渐加重,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各地要高度重视,明确防治责任,落实防治任务,严格控制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

二要加强监测,及时预警。

三要科学选药,合理防控。

要结合当前小麦田间管理措施,依据纹枯病当前病情,坚持达标防治,做到适期精准用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A、丙环唑等药剂防治。同时,要注重对麦蜘蛛发生数量达标田块进行兼治。由于前期持续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小麦生长,受渍害严重的麦田可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

四要加大宣传,做好服务。

要充分利用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小麦纹枯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治病害的自觉性和防治水平。同时,加大统防统治力度,以统防统治带动联防联治,营造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要动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培训,组织农民群众积极防治,将病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2024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