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锈病1998年流行 玉米锈病1998年流行什么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它也面临着许多病害的威胁,其中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1998年,玉米锈病在我国南方地区流行,给当地玉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防治玉米锈病,成为了当时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袭玉米的叶片和穗部。玉米锈病的症状为叶片和穗部上出现***、橙色或红色的粉状物,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凋萎、穗部不发育,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玉米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玉米锈病主要通过风、水、虫媒等途径传播。在生产中,我们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病害的传播。例如,定期对玉米田进行清理、消毒,及时发现病害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玉米锈病?
防治玉米锈病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对病害进行防治,这种方法效果明显,但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害进行防治,这种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但是效果相对较弱。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防治玉米锈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锈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在品种选择上,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例如,及时清理田间杂草、秸秆等,定期消毒,避免连作等。
3.科学施肥。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在施肥上,我们需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玉米锈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彻底治愈玉米锈病。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及时发现病害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果病情较轻,可以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果病情较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如更换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
玉米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哪些?
玉米锈病的流行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病害的发生会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病害的传播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如何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
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例如,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害的发生。定期对玉米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害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手段。
玉米锈病的防治成本有多高?
玉米锈病的防治成本视具体情况而定。化学防治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效果明显;生物防治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效果相对较弱。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控制防治成本。
玉米锈病的防治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化学防治玉米锈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会污染土壤、水源等。生物防治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是效果相对较弱。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防治玉米锈病是保障玉米生产的关键之一。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选择抗病品种,科学施肥等,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拓展:
问:山东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是哪一年
2024年。根据查询山东省玉哪销戚米南方锈病预防斗运对策可知:山东玉米南方锈病发生在2024年。玉米南方李陵锈病是一个在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地区最常见的病害,流行速度快影响产量严重,比普通玉米锈病更危险,这个病害的病原菌在南方沿海地区冬季种植玉米的地区越冬,一个生长季节长距离随暖湿气流从南向北由夏孢子传播。问:为什么近年来玉米锈病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如何控制?
我国高发的玉米锈病有两种,分别叫做“普通型”和“南方型”,普通型锈病发生较广,但危害较小;南方型锈病一旦感染,减产非常严重。但“南方型”并不是只会在南方产区发生哦,北方玉米种植区同样要警惕。普通型锈病的病斑为圆形到细长型,咖啡色,可出现在叶片上下两面,而南方型锈病在则是产生淡***长形、卵形或梭形小脓疮或病斑,一般只产生在叶片上表面。
如果实在不能分辨也没关系,综合来说,发病初期,叶片锋颤上产生淡***小斑点,稍微突起,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越来越多,随后成圆形或者椭圆形红褐色锈斑,隆起的***斑点表皮破裂,撒出黄褐色的粉末,后期成为黑色斑点。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上述病斑,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大量叶片干枯。严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秆干枯,致使果穗营养不良,出现小穗秕粒甚至不结实,最后导致减产。
玉米锈病的病源是一种真菌,它主要是通过气流进行传播的。在有病原菌菌源存在的条件下,合适的气候是造成玉米锈病流行爆发的主要因素。玉米普通锈病在温暖高湿天气适于发病,气温为16~23℃有利于病害发生;南方锈病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发病严重,温度为27℃时最适发病。降雨是影响病害的重要因子,降雨次数多,有利于病菌孢子萌发、传播和侵入,可加重病害的发生为害。
在管理方面,排水不畅易产生积水的低洼地块、密度过大通透性差的地块易发病。过多使用氮肥会降低作物抵抗力而加重病害发生。
除此之外,种植的品种对于感病情况的差异也是很大的。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甜质型玉米的抗病性也较差,而马齿型品种则较抗病。玉米叶色及叶片的多少与玉米锈病的发病轻重也有关系,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碧基亩。
目前容易感染普通型锈病的玉米品种有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2、掖单13、丹玉13、铁单8号、西玉3号、沈单7号、郑单958等;容易感染南方型锈病的玉米品种有郑单14、郑单958、掖单12、掖单13等。
首先就是尽量避免锈病的高发环境了。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锈病高发条件主要是高湿。那么我们一定要在整个生育期防止水渍,避免大水漫灌。尤其是高温多雨季节及时排水,可以提高作物抗病力。
在施肥上,避免氮素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自身抵抗力。注意中耕松土,防止土壤过分板结。如果连作使病原菌在土中积累,会使土壤带菌量增大。与非禾本科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积累。
如果锈病已经发生,为防止病害扩散蔓延,就要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了。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0.2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玉米锈病的防治关键是掌握防治时期,在感病品种面积大且阴雨连绵的情况下,要密切注意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做到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病叶期及时防治,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次数视防治效果而定,一般间隔7~10天,连喷2~3次即可控制病害。若喷后24小时内下雨,应当在雨后补喷。
除此之外,悔森种植抗病品种是玉米锈病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准备种植玉米的种植者们可以参考鲁单50、农大108、中原单2、鲁单981等品种,抗病性都较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