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豆荚螟 豆荚螟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05 次
豆荚螟 豆荚螟

豆荚螟是豆类作物上一种重要的害虫,对于豆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就豆荚螟的生命习性、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豆荚螟的生命习性

豆荚螟是一种昆虫,其幼虫主要靠吃豆荚来获取营养。豆荚螟的卵在豆荚上产生,孵化后的幼虫在豆荚内进行生长和发育。豆荚螟的幼虫期一般为30天左右,成虫有着灰色的身体和狭长的翅膀,体长约为6毫米。

豆荚螟的危害特点

豆荚螟主要危害豆类作物,如大豆、花生、豇豆等。其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豆荚螟幼虫在豆荚内进行生长和发育,导致豆荚的形态变形、发黄、变薄等,严重影响豆荚的品质和产量。

  • 豆荚螟在豆荚内大量繁殖,会导致豆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升高,诱发豆荚内腐烂,增加了豆荚的营养流失。

  • 豆荚螟的幼虫还会导致豆荚表面出现小洞,破坏豆荚的美观度。

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豆荚螟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 选用抗病虫种植:优选种植抗病虫的豆类品种,如抗豆荚螟的大豆品种“黑龙江4号”等。

  • 早期防治:在豆荚螟成虫出现前,采取一些物理防治措施,如粘黄板、灯诱虫等方式来进行早期防治。

  •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农药来进行防治,如吡虫啉、氯氰菊酯等农药。

  • 生物防治:可以引入豆荚螟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如寄生蜂、天牛等。

豆荚螟是豆类作物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对豆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治豆荚螟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拓展百科知识

豆荚螟(dòujiámíng):一种属于螟蛾科的害虫,主要危害豆类作物,其幼虫在豆荚内进行生长和发育,导致豆荚的形态变形、发黄、变薄等,严重影响豆荚的品质和产量。

抗豆荚螟大豆品种“黑龙江4号”:一种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大豆品种,适合在豆荚螟等害虫频发的地区种植。

吡虫啉(pǐchónglíng):一种常用的农药,对螟蛾科、刺蛾科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氯氰菊酯(lǜqíngjūzhǐ):一种广谱杀虫剂,可防治多种害虫,但使用时需注意剂量控制和环境保护。

相关问答拓展:

1、什么农药能杀死中华稻蝗?

据悉甲基复甲胺磷、敌百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维菌素、辛硫磷等农药

防治方法:①及时翻耕灌水,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蝗卵;保护和利用天敌。消灭越冬虫源,减少向本田迁移的基数。秋冬季修整渠沟、铲除草皮,春季平整田埂、除草,可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在稻1、2龄期,重点对田间地头、沟渠及周围荒地杂草及时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减少稻蝗迁移本田基数。

  ②平均每丛有蝗蛹1头,在若虫3龄前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上打下,为高效特异性杀虫剂,防治效果明显。

2、中华稻蝗用什么呼吸?

用腹部两侧的气孔呼吸,一般蝗虫都这样呼吸。

3、中华稻蝗触角类型?

从昆虫学上触角分类上说,蝗虫的触角与音羽状的蛾子类有明显区别,蝗虫属于棒状形状的能角。稻蝗虫有发达感觉器。

成虫雌体长36mm~44mm雄体30mm~33mm,全身绿色或黄绿色,左右各侧有暗褐色纵纹,从算眼向后,直到前胸背板的后缘,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4、飞蝗能吃吗?

蝗虫能吃,煎炸,蒸炒都可,蝗科共有859种蝗虫,能入药供食用的主要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这两种蝗虫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蝗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治病良药,有暖胃肋阳,

5、农林八大目昆虫?

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1、直翅目

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

斑腿蝗科:中华稻蝗、**黄脊蝗;

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2、缨翅目

主要是蓟马。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

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3、同翅目

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

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

蜡蝉科:斑衣蜡蝉;

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

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

绵蚧科:吹绵蚧;

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

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

4、半翅目

主要是蝽类。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

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

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

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

5、脉翅目

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

6、鳞翅目

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虹吸式口器,形成长形而能卷起的喙;已知有十四万种左右,其中蛾类90%多,蝶类不足10%。蛾与蝶的异同蝶类触角末端膨大,而蛾类触角呈线状或羽状;蝶类休息时翅合拢立于背上,而蛾类休息时则将翅平放于身体两侧或收缩成屋脊状;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而蛾类大多夜间活动,通常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谷蛾科:谷蛾、衣蛾;

刺蛾科: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

麦蛾科:麦蛾、棉红铃虫、甘薯麦蛾;

菜蛾科:小菜蛾;

蛀果蛾科: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

卷蛾科:大豆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苹果顶梢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

螟蛾科:二化螟、豆荚螟、玉米螟、三化螟、菜螟、稻纵卷叶螟、条螟、棉卷叶*螟、桃蛀螟;

夜蛾科:食叶种类有黏虫、斜纹夜蛾、稻螟蛉、棉小造桥虫、甜菜夜蛾;蛀食种类有大螟、棉铃虫、鼎点金刚钻;切根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

毒蛾科:盗毒蛾、舞毒蛾;

天蛾科:甘薯天蛾、豆天蛾;

弄蝶科:直纹稻弄蝶、隐纹谷弄蝶;

凤蝶科:柑橘凤蝶、玉带凤蝶;

粉蝶科:菜粉蝶;

蛱蝶科:苎麻赤蛱蝶、苎麻黄蛱蝶;

7、鞘翅目

昆虫纲第一大目,有30万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通称甲虫,简称“甲”。一般躯体坚硬,有光泽。头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状的(象鼻虫),末端为咀嚼式口器。前翅角质化,坚硬,称鞘翅,无明显翅脉。

芫菁科:豆芫菁;

步甲科:金星步甲、皱鞘步甲、麦穗步甲;

叩头虫科:沟叩头虫(沟金针虫)、细胸叩头虫(细胸金针虫);

皮蠹科:谷斑皮蠹、黑皮蠹;

吉丁虫科:柑橘小吉丁虫、金缘吉丁虫;

瓢虫科:益虫有澳洲瓢虫、龟纹瓢虫、黑襟瓢虫、七星瓢虫;害虫有马铃薯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等;

拟步甲科:黄粉虫、黑粉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

丽金龟科:铜绿异丽金龟;

鳃金龟科:暗黑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

天牛科:桑天牛、星天牛、橘褐天牛、桃红颈天牛;

叶甲科:(又名:金花虫)大猿叶虫、小猿叶虫、黄守瓜、黄曲条跳甲;

豆象科: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象甲科:玉米象、米象;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

8、膜翅目

主要包括各种蚁和蜂。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叶蜂科)和细腰亚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等)。

叶蜂科:小麦叶蜂、梨实蜂;

姬蜂科:黄带姬蜂、黏虫白星姬蜂、螟蛉悬茧姬蜂、棉铃虫齿唇姬蜂、螟黑点疣姬蜂;

茧蜂科: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螟蛉绒茧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印度蚜茧蜂、棉蚜茧蜂;

小蜂科:广大腿小蜂;

金小蜂科:黑青小蜂、蝶蛹金小蜂;

赤眼蜂科:广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

9、双翅目

主要包括蚊、蝇、虻等。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前翅膜质发达,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瘿蚊科: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稻瘿蚊;

实蝇科:柑橘大实蝇、瓜实蝇;

食蚜蝇科:细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潜蝇科:麦叶灰潜蝇、美洲斑潜蝇、豆秆黑潜蝇;

黄潜蝇科:麦秆蝇;

花蝇科:种蝇、葱蝇、萝卜蝇;

寄蝇科:伞裙追寄蝇、玉米螟厉寄蝇、黏虫缺须寄蝇。

拓展好文:农作物的八大类害虫汇总,附介绍及配图

  1

  地下害虫

  (1)大黑鳃金龟

  昆虫名,为鞘翅目,鳃金龟科。在中国分布于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东起前苏联东境,西至甘肃,折入四川。寄主于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核桃以及多种作物。幼虫食害各种蔬菜苗根,成虫仅食害树叶及部分作物叶片,幼虫的为害可使蔬菜幼苗致死,造成缺苗断垄。

  (2)暗黑鳃金龟

  昆虫,鞘翅目、金龟科,分布在我国20余个省(区)市,是花生、豆类、粮食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就分布之广、危害之重而言,在金龟子类中逐渐上升到首位。防治此害虫,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化学等方法防治。

  (3)铜绿丽金龟

  昆虫名,为鞘翅目,丽金龟科。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寄主于杨、核桃、柳苹果榆葡萄苹果海棠山楂等。幼虫为害植物根系,使寄住植物叶子萎黄甚至整株枯死,成虫群集为害植物叶片。

  (4)蝼蛄

  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东北称为地蝲蛄;亦称为剪柳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体小型至大型,其中以短腹蝼蛄体型最小(体长<2厘米),以单刺蝼蛄体型最大(体长>4厘米);分类上隶属于蟋蟀总科,独立为蝼蛄科。此类昆虫身体梭形,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雌性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结构简单,雌雄可通过翅脉识别(雄性覆翅具发声结构)。

  (5)沟金针虫

  是鞘翅目叩甲总科叩甲科的一种昆虫,幼虫别名铁丝虫、姜虫、金齿耙等,成虫则称叩头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区,属于多食性地下害虫。在旱作区有机质缺乏、土质疏松的粉砂壤土和粉砂黏壤土地带发生较重;长期生活于土中,约需3年左右完成1代。

  (7)黄地老虎

  夜蛾科地夜蛾属的一个物种。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全体黄褐色。前翅亚基线及内、中、外横纹不很明显;肾形纹、环形纹和楔形纹均甚明显,各围以黑褐色边,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卵半圆形,底平,直径约0.5毫米。

  (8)大地老虎

  大地老虎又叫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是一种害虫,幼虫将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9)种蝇

  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种蝇又名灰地种蝇、菜蛆、根蛆、地蛆,以幼虫在土中为害播下的蔬菜(瓜类、豆类、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葱蒜等)种子,取食胚乳或子叶,引起种芽畸形、腐烂而不能出苗;钻食蔬菜根部,引起根茎腐烂或全株枯死。种蝇为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粤北发生较多。

  (10)蟋蟀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2

  麦类害虫

  (1)黏虫

  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2)麦蚜

  俗称蜜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常见的麦蚜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黍镒管蚜。这三种蚜虫在安徽各麦区均有分布,常混合发生,以麦长管蚜与麦二叉蚜为主。麦蚜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小麦茎、叶和嫩穗的汁液。小麦苗期受害,轻者叶色发黄、生长停滞、分蘗减少,重者麦株枯萎死亡。穗期受害,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干枯不结实,甚至全株死亡。麦蚜还可以传播多种麦类毒素病。麦长管蚜和二叉蚜是黄矮病的主要传病媒介,二叉蚜的传毒力最强。麦蚜除危害麦类外,还可危害玉米、高粱等作物。野生寄主有看麦娘、鹅观草、雀麦、马唐等。

  (3)小麦吸浆虫

  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

  (4)小麦叶蜂

  昆虫名,为膜翅目,叶蜂科。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为害麦类作物及看麦娘等杂草。小麦叶蜂以幼虫危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

  (5)害螨

  害螨的螨虫也叫火龙虫、红蜘蛛、黄蜘蛛等,它不是昆虫,属蛛形纲蜱螨目。害螨种类繁多,园林植物中危害严重的有史氏始叶螨、麦岩螨、毛白杨瘿螨、朱砂叶螨、呢柳刺皮瘿螨、山楂叶螨等,属叶螨科和瘿螨科。主要危害苹果、桃、杨、柳、山楂、大叶黄杨、国槐、悬铃木、草坪、月季、玫瑰、白三叶、花椒等多种园林植物。

  3

  禾谷类杂粮害虫

  (1)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向日葵、水稻、甜菜、甘蔗豆类等作物。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2)东亚飞蝗

  蝗虫是直翅目蝗亚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中国有600多种,危害性大的有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在中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黄淮海地区常发。小麦、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也可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3)高粱条螟

  昆虫名,为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中国大多数省份,常与玉米螟混合发生。主要危害高粱和玉米,还危害粟、甘蔗、薏米、麻等作物。以幼虫钻蛀作物的茎秆为害,被蛀茎秆内可见幼虫数头或十余头群集,被害株遭风易倒折成秕穗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受害植株苗小时形成枯心苗,心叶受害展开时有不规则的半透明斑点或虫孔,附近有细粒虫粪。

  (4)玉米蚜

  蚜科缢管蚜属的一种昆虫。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5)粟灰螟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华东北部等北方谷子产区,以及广东、台湾、广西和四川等省(区)的一部分甘蔗产区。

  4

  棉麻虫类

  (1)棉蚜

  蚜科蚜属的一种昆虫。俗称腻虫。为世界性棉花害虫。中国各棉区都有发生,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寄主植物有石榴、花椒、木槿、鼠李属、棉、瓜类等。

  (2)棉叶螨

  棉叶螨又称棉花红蜘蛛,我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寄主广泛。棉叶螨主要在棉花叶面背部刺吸汁液,使叶面出现黄斑、红叶和落叶等危害症状,形似火烧,俗称"火龙"。暴发年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它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都可危害。

  (3)棉铃虫

  鳞翅目,夜蛾科,属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

  (4)麻叶甲

  俗称麻跳蚤或地蹦子、地狗子,为一种青铜绿色的甲虫。该虫体长1.8—2.6mm,翅鞘先端浓赤褐色,腿节非常发达,善于跳跃。我国各地麻区均有发生,东北麻区每年发生一次,山东等麻区每次发生两次。麻叶甲以成虫在土中1—1.5cm处或麻叶、残草、植物残株及土壤裂缝处越冬。成虫啃食**叶片成许多小孔,影响麻株生长,也啃食花序和未成熟种子,以苗期为害严重。

  (5)盲蝽

  是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棉花。为害症状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使子叶期棉苗顶芽焦枯变黑,长不出主干;真叶出现后,顶芽被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棉,或被害顶芽展开成为破叶丛,叫破头疯;幼叶被害,叶展开成破叶,叫破叶疯;幼蕾被害,由黄变黑,2~3天后脱落;中型蕾被害,苞叶张开成为张口蕾,不久脱落;幼铃被害,轻的被害处呈水渍状斑点,重的僵化脱落;顶心和旁心被害,枝叶丛生疯长,称为扫帚苗。

  (6)蓟马

  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昆虫纲缨翅目。幼虫呈白色、**、或橘色,成虫则呈棕色或黑色。进食时会造成叶子与花朵的损伤。

  (7)麻天牛

  昆虫名,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和江苏等。寄主于**、苘麻、苎麻、棉花等。以幼虫钻入麻茎里蛀食茎部或成虫取食麻叶、嫩头,影响麻株生长发育且易被风刮倒,影响产量和品质。

  5

  油料作物害虫

  (1)大豆食心虫

  属昆虫纲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大豆害虫。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以东北3省、河北、山东受害较重。**、朝鲜及苏联远东沿海边区也有分布。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2)豆荚螟

  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3)油菜蚜虫

  是油菜常见病虫害之一,多密集在叶背、菜心、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生长停滞,花、角果数减少,常致植株枯死。

  (4)草地螟

  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一带。建国以来,草地螟在东北曾于1956、1979、1980和1982年严重发生。

  (5)菜粉蝶

  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别名菜白蝶,幼虫又称菜青虫。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密被白色及灰黑色长毛,翅白色。雌虫前翅前缘和基部大部分为黑色,顶角有1个大三角形黑斑,中室外侧有2个黑色圆斑,前后并列。后翅基部灰黑色,前缘有1个黑斑,翅展开时与前翅后方的黑斑相连接。菜粉蝶属完全**发育。主要寄主在十字花科、菊科、旋花科等9科植物,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芥蓝、甘蓝、花椰菜等受害比较严重。

  (6)豆天蛾

  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展翅宽105~120mm。主要特征是**背侧中央有1条黑褐色纵线。上翅为较单纯的褐色,翅膀末端有1个小型的三角形黑褐色斑。雌雄差异不明显。近似种为葡萄天蛾及锯线天蛾。成虫出现于4至10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夜晚具趋光性。豆天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

  (7)黄宽条跳甲

  别名黄宽条菜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伪黄条跳甲、菜蚤子、土跳蚤、土圪蚤、黄跳蚤。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甘肃、山东、山西、江苏等,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8)小菜蛾

  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6

  薯类害虫

  (1)马铃薯瓢虫

  属鞘翅目瓢虫科,成虫、幼虫在叶背剥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状如箩底。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玉米、白菜等蔬菜,分布广泛。能将叶吃成孔状,甚至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亡。果实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苦味,不能食用。

  (2)甘薯麦蛾

  昆虫名,为鳞翅目,麦蛾科。分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以幼虫吐丝卷叶危害,幼虫啃食叶片、幼芽、嫩茎、嫩梢,或把叶卷起咬成孔洞,发生严重时仅残留叶脉。

  7

  糖类害虫

  (1)甜菜跳甲

  昆虫名,为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在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黑龙江等。寄主于甜菜、藜、荞麦、大黄、酸模。成虫为害甜菜幼苗,被害叶表皮被吃,形成浅色斑点,渐成孔洞,致全株枯萎。

  (2)甜菜象甲

  昆虫名,为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寄主植物有甜菜、菠菜、白菜、甘蓝、瓜类等。成虫在甜菜幼苗出土后,咬食子叶和真叶成缺刻,严重时把叶片吃光或咬断幼茎,造成缺苗断垄。幼虫在地下咬食甜菜块根,影响块根生长,重则整株枯死。

  8

  储粮害虫

  (1)玉米象甲

  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受害重。1年发生1代至数代,因地区而异。既能在仓内繁殖,也能飞到田间繁殖。耐寒力、耐饥力、产卵力均较强,发育速度较快。

  (2)麦蛾

  鳞翅目,麦蛾科,麦蛾属的一种昆虫,已记载3,700多种,包括几种重要害虫。世界性分布。成虫褐色,有灰色或银色斑纹。翅展一般19公厘,前翅狭。后翅的外缘凹入,翅顶尖突。幼虫色浅,**。生活方式不一,或蛀入植株中,或织网,或形成虫瘿,或将叶卷曲。

  (3)谷螟

  以幼虫为害各种粮食和加工品、豆类、油料、花生、各种干果、干菜、**粉、蜜饯果品、中药材、烟叶等。其中以禾谷类、大豆、瓜生、红枣及谷粉等受害最重。幼虫喜食粮粒胚部,影响发芽率;蛀食干果、干菜成孔洞、缺刻,常吐丝连缀粮粒及排泄物,并结网封闭其表面,使其结块变质。

  (4)豆象

  昆虫名,为鞘翅目,豆象科,豆象属。体卵圆,中小型,少数种类较大。复眼大,前缘强烈凹入。触角11节,锯齿状,栉齿状。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河南、天津、浙江、湖北、广西等地。主要危害豇豆,也危害赤豆、绿豆、鹰嘴豆,稀危害大豆、豌豆,不危害菜豆。

  (5)谷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