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病害及防治方法
这篇农资文章会给广大网友阐述一下“小麦苗期病害及防治方法”的内容进行说明,期望对广大农资人有少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小麦纹枯病:可发生在小麦苗期至抽穗期。
苗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位。出苗后,会损伤小麦的地下茎、棕色斑点或椭圆形斑点,并向上发展。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可在小麦苗期浸染,出苗后20-30天是浸染病的高峰期。3、
小麦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后期出现红褐色粉泡。夏孢子堆积小,橙褐色,叶片散落不规则。
当病叶率达到10%,秋季气温高,雨水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酮防治。
1、小麦纹枯病1、
纹枯病可发生在小麦苗期至抽穗期。苗期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
出苗后,还会危害小麦地下茎,导致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发展。2、
每亩20%粉锈宁可湿性粉75克或20%井冈霉素40克水50公斤顺垄喷洒,效果较好。1、
病原菌可在小麦苗期感染,出苗后20-30天左右为浸染病高峰期。2、
对于过去发生过小麦全蚀性**的地块,每亩可使用12.5%和果利可湿性粉15-20克或20%粉锈宁乳油120-200毫升水40-50公斤,顺麦垄喷洒幼苗,可显著降低小麦穗期的发病率。3、
小麦锈病1、发病初期会出现褪绿斑,以后会出现红褐色粉泡(夏孢子堆)。
2、夏孢子堆较小,呈棕色,叶片散生不规则。
3、后期在叶背和茎上长出黑色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的冬孢子堆,埋在表皮下,有麦秸纵向排列的趋势。
4、当病叶率达到10%,秋季气温高,雨水多时,必须立即喷洒禾果利或**酮进行防治。
4、小麦根腐病1、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地下根茎。
严重时,叶子会枯萎,根会腐烂。随着根腐烂,地面部分也会枯萎。
2、根腐病与气候和耕作模式有关,也与氮肥施用过多有关。
苯醚甲环唑可用于混合,恶霉灵可用于防治严重**。5、小麦基腐病1、
小麦基腐病发生在苗期,在返青期发展迅速。病斑会在茎基节间形成,严重时小麦会死亡。
2、湿度高较高时,也会出现白霉层。
基腐病的发生与氮肥的施用有关。如果冬季不浇水,也可能导致**。
3、小麦基腐病可以用包衣预防,可以减少返青后的发病率。
六、白粉病1、白粉病可在苗期至成株期进行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还可危害叶鞘、茎、穗。2、
病原体早期会产生小黄点,然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会产生一层白粉状霉菌(分生孢子),霉菌会逐渐变成灰白色,最后变成浅棕色。3、
我们必须选择抗病产品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率较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降低秋苗发病率,避免播放量过高,导致田间群体密度过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