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怎么找到白蚁的窝??

2024-03-2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95 次
怎么找到白蚁的窝??

  这篇汇总会给全国农资人介绍“怎么找到白蚁的窝??”的内容进行介绍,期望对农友们有少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白蚁的巢通常离它们采食的地方有两三里的距离,所以通常在半山坡上能够找到。一般在岩石的缝中见多。还有最直接的办法肯定能找到,那就是白蚁的巢能和一种叫三堆菇,书名为鸡棕的食用菌共生在一起,一般长三堆(因为白蚁的巢有三个区组成)。一般此菌为雪白颜色,把它拔起来,下面绝对是就是白蚁巢。

  家里如发现白蚁,应及时向当地白蚁防治部门申报,请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灭治。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拿起杀虫剂一喷了之。

  虽然能杀死了部分白蚁,但残留的白蚁还会继续筑巢危害。不同的白蚁种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灭治。

  常用的白蚁灭治法有诱杀法、投放药包、纸片法等,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运用得当,否则,治标不治本,因白蚁喜群居,一个巢的白蚁数量多达数万,绝大部分生活于地下或墙内,在外活动的仅仅是极少部分。如民间常用的挖巢法,巢穴里逃出的白蚁将产生补充型蚁王、蚁后,由一个蚁巢发展到若干个蚁巢,往往造成更大的危害。

  白蚁防治重在防。购房居家时要注意把好三关:一是购房时一定要查验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是否办理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合格证。二是在装饰装修房屋时,要实施必要的白蚁预防处理,以免因小失大。三是每年3—5月白蚁分飞季节,傍晚一定要关好门窗,严防白蚁飞入。

  防治白蚁也要与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扫除垃圾及阴暗处的杂物,减少喜欢阴暗的白蚁栖息之所。

  一、灭白蚁要先找到白蚁窝。

  杀灭白蚁前可以寻找白蚁窝。蚂蚁的繁殖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白蚁窝得以幸存的情况下,很快蚁后就会繁殖出更多的白蚁。

  寻找白蚁窝时,可以重点检查家里的木地板、门框窗框、木质家具这些有木材的位置,特别是一些潮湿的地方,通过找到白蚁窝,从而可以更好地消灭白蚁。

  二、灭除白蚁首先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通过药物来消灭它们,而使用药物也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方法。

  白蚁药可以使用洁兵即必白蚁药,它是既可以彻底消灭白蚁,又可以起到预防白蚁的效果,双重作用。洁兵白蚁药按药和水按1:50倍的比例稀释为药液,稀释过的药液直接喷洒到白蚁出现的位置,另外没有发现白蚁的地方,特别是门缝、龙骨、木质家具等也需要喷散药液达到预防白蚁的效果。

  喷洒洁兵药后,白蚁会吃到或者触到药慢慢死亡,用药后就慢慢可以把白蚁消灭或长效预防白蚁的。

  白蚁是天生的杰出的建筑师。

  白蚁是巢居生活的昆虫,蚁巢是白蚁集中生活的大本营,但群体活动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巢外相当远的距离。各类白蚁不论如何生活,都有或简或繁的蚁巢,有些在地上筑垄高达9米,基部直径20-30米,有的巢筑在地下,也有的筑在墙壁里、树木中。

  在天然环境中脱离蚁巢的白蚁很难长期得以生存,所以蚁巢在白蚁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x0d\蚁巢不仅有保护白蚁群体免受外敌侵害的作用,而且提供一个适于白蚁生活的稳定环境。

  蚁巢内的温度经常保持在温暖的幅度内,冬季巢内温度高于巢外,而在夏季巢内温度却低于巢外。黑翅土白蚁的主巢温度通常处于25-28℃,当冬季周围土温降至9-19℃时,巢内温度不低于20℃,夏季巢外酷暑,而巢温仍然相对稳定。

  巢内湿度的保持也是依赖于蚁巢的外壳,白蚁自身的活动和菌圃的代谢作用,都可以调节巢内的温度和湿度。\x0d\而堤坝白蚁具有巢深、路远、近湿、隐蔽、活动点不固定的特点。

  巢位一般都选择在通风向阳,深层土壤中、树根旁、墓坟中等营巢。跟踪蚁道寻找蚁巢开挖。

  \x0d\1、从主蚁道追挖蚁巢\x0d\在跟挖蚁道的过程中,发现蚁道变大,口门呈拱形下扎。几条蚁道汇合一个方向。大量菌圃出现,且颜色较深。工蚁封闭迅速,兵蚁活动激烈。插入蚁道中的细树枝被白蚁包裹、蚁酸味浓。锄头挖土有“空空”回声等,这都是离主巢很近的特征,继续跟挖,即得主巢。如果蚁道平行,口径小而扁。白蚁数量少,封闭不急。或偶尔出现菌圃,颜色淡灰,质地疏松等,这都表明离主巢较远。

  \x0d\2、分群孔找巢\x0d\土栖白蚁分群孔是堤坝白蚁最重要的地表外露特征,分群孔距主巢很近。通过分群孔进行追挖,一般能很快的挖到蚁巢。

  \x0d\3、真菌指示物找巢\x0d\土栖白蚁蚁巢菌圃上,一些主蚁路附近或主蚁路上,在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能产生鸡枞菌、三踏菌、鸡枞花等多种可食用菌。顺着鸡枞菌等向下追挖,容易找到主巢。

  但鸡枞菌出土后一般3天左右即枯萎,故必须抓住时机检查或标记。另外还可以根据死亡巢地炭棒的产生,生长情况,了解堤坝白蚁的灭治效果。

  \x0d\除了上面提到的找巢方法外,还有锥探找巢法、同位素探巢法、探地雷达找巢发等找白蚁巢方法。